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媒体人还有多少初心?

传统媒体人,始终是我们心中的品牌形象。

在媒体形式单一的在传统媒体时代,能上电视就是名人,电视主持人、新闻记者、播音员、出版社编辑更是名人中的名人。他们就是大家公认的媒体人。

那时媒体人的声音更多的代表官方,他们的言论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国家新闻文化导向,所以他们所言所行也应该是严谨、认真、具有权威性的。

这是传播职业本身就赋予媒体人一种责任和担当!

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用了几年时间自费拍摄转基因食品的纪录片,用一种责任与担当揭示转基因食品的真相。

大家都知道崔永元去年遭遇了死亡威胁,可是他不畏黑暗,继续前行,用一种公民意识与素养曝光娱乐圈的黑幕。

娱乐圈事件后,小崔又开始趟法律圈的浑水,针对陕西千亿矿权案的案卷丢失导致不能执行的问题,用一种坚定的情怀与信念,在千难万阻中直怼最高法院。

我们不知道小崔的一系列曝光行动吓到了多少人,但是我们知道,在寂静无比的长夜,能发声支援小崔的不止是袁立,还有白岩松,他用文章《请认清崔永元的嘴脸》来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直正义的人。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媒体人还有多少初心?

崔永元

他们就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人!

新媒体时代

进入新媒体的数字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移动的媒体!这个时代,人们不仅能听官方新闻联播,还能听到民间的段子,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社会越来越趋向文明。

今年春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手实现了多平台协同直播,强化互动模式,大小屏联动,在红包互动、内容互动上加大创新,创下收视传播新记录。

自媒体人更是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下,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流和巨大的收益。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自媒体人都在感受着数字时代的红利。

闻名全国的“腰子姐”烤肉店就是由咱们本地媒体人在媒体传播中创造的奇迹。

春节期间,带着几分好奇,我走进了烧烤店。我看到的“腰子姐”,带着围裙,笑容满面,一边招待客人,一边与全国各地的客人拍照留念,还时不时的喊着那句自带流量的“来了,老弟!”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媒体人还有多少初心?

腰子姐

自媒体带给“腰子姐”的不仅是增多的收入,更美的生活,还有自我价值感的提升。这就是媒体的力量!这就是传播的力量!

媒体人,不仅是千山万水间的一座桥,更是百姓心中的一杆秤,媒体人不仅要跨越这座桥把握好商机,更要在传播中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否则,财富将与你无关。

功利的世界

我们熟知的咪蒙公众号,一条广告费是65—80万,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如果不能坚守职业底线,出问题是必然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咪蒙公众号两次出问题:去年被封号,今年2月公众号被停整改60天,微博永久关停。文人如果被商业利益诱惑,也会变成有文化的流氓。

上网搜了咪蒙的文章,单从题目看,煞费苦心。例如,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最好的人生就是瞎几把过》,我想,这就叫博眼球么?咪蒙也是文学硕士,居然能写这样的题目?再看看内容,感觉不对我口味。我读文章大多为了有所收获,而咪蒙的文章,让我找不到北,语言碎片化,内容迎合大众,情绪感比较强烈,看完的感觉就是真特么爽。奇怪的是,这样的文章,篇篇都是10万加,人家就是有读者啊!

我不知道是读者造就了咪蒙,还是咪蒙利用了读者!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媒体人还有多少初心?

如果不是为了盲目追求流量,不是为了博读者眼球,不是为了挣更多的广告费,一个有文学功底的硕士怎么就放下身价,放弃职业道德,不顾社会良知,急功近利的迎合那些焦虑的社会心理,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真的写成极端呢?

人在金钱面前竟是如此的卑微,看到了金钱,就看不到自己,看不到他人,更看不到坚守的职业道德。

为了流量或者博眼球,最近又有一些自媒体人在批复旦大学哲学教师陈果。他们或者直接转发别人的文章,或者引用别人的言论,断章取义,抨击陈果的“朋友是无用的,道德是无用的”“与黑暗和解”,甚至有人还用恶毒的语言对陈果进行人身攻击。

这些自媒体人根本就没有看过陈果的课程视频,更不懂哲学,盲目从众,用自己的理解来揣测陈果的思想,这是无知的表现。

我听过陈果老师的课, “朋友是无用的,道德是无用的”,指的是没有功利之用,如果朋友是被利用的,朋友就不是朋友,而是人脉,这是陈果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批判陈果老师的人,现在是否汗颜?

关于“与黑暗和解”,陈果发布声明:“近日有人对本人只言片语不顾愿意,刻意曲解,把黑暗解释为邪恶、强奸。本人说的黑暗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不幸和痛苦,如生老病死生离死别。与黑暗和解,不是与邪恶和解或投降,相反,将强奸犯绳之以法,使之不再构成威胁与焦虑,才是释怀。和解不是忍受,而是超越——看清问题,解决问题,对过去的释怀”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媒体人还有多少初心?

复旦大学哲学教师陈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媒体人,什么都不懂就去妄加评论,是对知识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我忽然想起电影《搜索》,一个刚刚被诊断恶性淋巴癌的女患者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因为没有给身边的老人让座,就被同坐在车里的媒体人录像且报道,在遭遇网络暴力后,她选择了自杀身亡。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媒体人还有多少初心?

电影《搜索》

不要以为这是电影,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影子。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有关网红打孕妇的故事,在网红被人肉搜索、淘宝店商品全部下架,还有她的爷爷被网友送来的花圈气死后,故事发生了反转,原来网红当时只是心疼狗被踢才与孕妇老公发生争执,“互相推搡”也不是网红先动的手,随后网红发微博,指出孕妇的证据造假,陈述夸大等。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媒体人还有多少初心?

看到这么多被网络暴力的悲剧,我只想说,作为媒体人,在将故事写成文字的那一刻,能不能多一份责任呢?作为吃瓜群众,在你盲目跟风的网络抨击中,能不能多一份理性呢?

媒体人的荣光与使命同在。

媒体人在传播中必须恪守职业规则,真实报道新闻、保护公民隐私、传播正向能量,维护公平正义,这是媒体人必备的特殊使命。

同时,自媒体做的是品牌形象,自媒体本身没有意义,是媒体人的人格和价值观带动的品牌形象让自媒体产生了经济利益,让自媒体更有意义。

不知不觉,我也进入了新媒体领域,成为了自媒体人。

也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写文章的人好比制作商,文字是制作文章的基本材料,既然是商品,就有一个商业道德问题。文字的特殊商品还具有一个持续消费的特点,这种消费不仅体现在现在,还可以传递到未来。因此,制造文章需慎之又慎,思想深刻的可以流传万世;粗制滥造的会让你身败名裂。

所以,我在写文章时,总会提醒自己,要敬畏文字,因为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一个生命。

敬畏文字,就是尊重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