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条微博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 网民:经过我允许了吗?

【综合讯】中国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近日启动,称公开发布的微博都将被保存,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青年报》21日报道,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19日在北京启动,首家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落户新浪。

据介绍,该项目旨在联合中国各信息保存机构,在全中国范围内构建分级分布的中文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保存体系,保存互联网时代的国家记忆和数字遗产。

国家图书馆将根据基地保存规范、数据遴选机制和服务需要提供使用需求,适时将部分基地数据纳入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体系,并与共建主体联合开展数据分析,服务于政策决策、学术研究等非商业用途。

2000亿条微博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 网民:经过我允许了吗?

微博政务相关消息截图

此次互联网信息保存项目启动后,新浪网发布的新闻和微博上公开发布的博文,都将被国家图书馆保存。截至2018年12月,微博全站发布博文超过2000亿条、图片500亿张、视频4亿个、评论和赞总量近5000亿。新浪网和微博上新发布的内容,也将持续保存。

该消息一经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有网民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微博已经被“记入历史”了。

2000亿条微博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 网民:经过我允许了吗?

网民评论截图

不过还有不少网民质疑,这样的行为是否侵犯隐私了?

网民评论截图

对此,有网民回应称,“微博运营方对微博内容享有使用权”,还有网民解释称并不是所有发的微博都会保存。

2000亿条微博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 网民:经过我允许了吗?

网民评论截图

据悉,建设互联网信息保存基地,国际上早有先例。早在2010年,Twitter向美国国会图书馆捐赠推文数据的消息就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国会图书馆与 Twitter当时发布的协议约定,Twitter将捐赠从Twitter成立到协议日期的所有公开推文。

很多国家也都在开展互联网信息存档工作。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副研究馆员敦文杰介绍,国际上已完成或正在推进的相关项目大约有100多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