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几个重点地区

在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上海扮演叫的角色非常重要,之前都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来对接上海,现在作为龙头的上海,也在越来越多地主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

从长三角城市群的格局图上面可以看出,上海的面积只有一隅之地,7000平方公里左右,上海的发展也是需要长三角城市群作为腹地的。

关于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几个重点地区

长三角城市群的格局

上海几个可以和长三角城市群实现一体化的地区,大约就是下面几个,如图所示。

关于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几个重点地区

上海几个可以和长三角城市群实现一体化


上海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第一个区域:安亭-花桥

苏州市的花桥地区,就是上海市府刚派人去调研的地方。由于上海的安亭组团是个很大的城镇,甚至跟嘉定城区也差不多,那么安亭跟毗邻的花桥,搞一体化,确实是有条件也有可行性。尤其是地铁11号线还贯通花桥,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同城化,确实比较便利。安亭有产业,花桥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双方能优势互补。

安亭-花桥地区的鸟瞰图如下所示。

关于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几个重点地区

安亭-花桥地区的鸟瞰图


上海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第一个区域:枫泾-嘉善

上海的枫泾地区需要跟浙江嘉善地区实现一体化。枫泾的位置比较偏远,处于上海西南末梢,跟浙江交界的地带。枫泾跟附近的上海其它城镇距离较远,而且是个重要的旅游小镇,但它仍然保持较好的古镇原生态,并没有像朱家角古镇那样彻底实现商业化。

由于枫泾的特殊位置和原生态优势,加上它离嘉善城区只有几公里,双方就很有互补性。而且嘉善城区离嘉兴城区又距离很远,所以它跟枫泾组团也就更有可行性。那么,将来枫泾跟嘉善的同城化,是可以推进的举措。枫泾有旅游业,而嘉善城区有人口和繁华的商业和公共设置,类似于安亭和花桥组团,枫泾和嘉善的同城化也有助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

枫泾地区的鸟瞰图如下所示。

关于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几个重点地区

枫泾地区的鸟瞰图


上海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第三个区域:青浦淀山湖地区

青浦淀山湖一带的开发,可以考虑同苏州下属地区进行一体化对接。淀山湖区域的鸟瞰图如下所示:

关于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几个重点地区

淀山湖区域的鸟瞰图

但是,青浦青浦淀山湖一带会涉及到更复杂的生态环保议题。由于靠近黄浦江上游的水源地和保护区域,淀山湖地区的开发,就不能急于求成,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着眼于远景,寻求最优方案。所以,这个区域尽管也是上海对接长三角实现一体化的重要纽带,不过它并不属于短期开发的目标范围,应当进行长期规划。

上海其他地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

而在这几个区域之外,在上海区域内,跟长三角城市群其它区域的直接对接,一体化,同城化,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比如地理距离太远,缺乏互补性,文化的障碍,制度壁垒,等等原因,都还很难实现对接的具体可操作性。

所以,上海跟长三角城市群其它区域的对接,在可预见的未来,实际上就只有两个焦点区域:安亭-花桥组团,以及枫泾-嘉善组团,这是上海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两个契合点。因此,上海跟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接,就应当围绕这两个组团来展开,来尽快实现目前已有可行性的一体化和同城化政策导向。

最近上海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也引发了很多争吵。很多上海本地人,尤其是郊区的,往往不太开心。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说连上海的郊区都还没一体化,不是很发达,这时去搞长三角的一体化,似乎是比较空洞,不太有可行性。那这个问题还是要具体地看,相对于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的面积太大,搞一体化,虽然这个地区经济发达,有一定优势,但这仍然是个长期目标,短期内恐怕还是没发达到欧美日本那样的程度。但也不要因此而否定一体化的思路。在更具体的层面来分析,也就是上海区域内的城镇,跟上海周边的城镇,到底有没有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下来,大概有这么几个地区,在短期内是有条件搞一体化的。

上海郊区的一体化

此外,长三角的一体化,上海跟长三角的对接,在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中,是更应该体现在上海郊区之间的有效对接,像这种对接,一体化,同城化,才是更有意义的政策,它也是实现更广义的长三角一体化的现实基础。脱离了上海郊区之间的有效对接和一体化,那长三角的一体化,必然像沙上建塔,政策只会流于形式,显得空洞,缺乏内容和可操作性。因此,上海应当推进郊区的一体化,打造出嘉宝、松浦、浦南三大新区,配合安亭-花桥和枫泾-嘉善两个组团,一同推进,这才能真正有效推进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

以上是一些关于上海主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实现一体化的计划。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海也正在放下龙头的架子,这也是非常有利于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发展的。

喜欢小喵奇谈关于城市生活的知识性文章,请点赞、分享和收藏,并请关注小喵奇谈百家号,每日为您提供新鲜的原创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