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海和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幾個重點地區

在目前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過程中,上海扮演叫的角色非常重要,之前都是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來對接上海,現在作為龍頭的上海,也在越來越多地主動對接長三角城市群。

從長三角城市群的格局圖上面可以看出,上海的面積只有一隅之地,7000平方公里左右,上海的發展也是需要長三角城市群作為腹地的。

關於上海和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幾個重點地區

長三角城市群的格局

上海幾個可以和長三角城市群實現一體化的地區,大約就是下面幾個,如圖所示。

關於上海和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幾個重點地區

上海幾個可以和長三角城市群實現一體化


上海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的第一個區域:安亭-花橋

蘇州市的花橋地區,就是上海市府剛派人去調研的地方。由於上海的安亭組團是個很大的城鎮,甚至跟嘉定城區也差不多,那麼安亭跟毗鄰的花橋,搞一體化,確實是有條件也有可行性。尤其是地鐵11號線還貫通花橋,這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同城化,確實比較便利。安亭有產業,花橋可以吸納大量人口,雙方能優勢互補。

安亭-花橋地區的鳥瞰圖如下所示。

關於上海和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幾個重點地區

安亭-花橋地區的鳥瞰圖


上海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的第一個區域:楓涇-嘉善

上海的楓涇地區需要跟浙江嘉善地區實現一體化。楓涇的位置比較偏遠,處於上海西南末梢,跟浙江交界的地帶。楓涇跟附近的上海其它城鎮距離較遠,而且是個重要的旅遊小鎮,但它仍然保持較好的古鎮原生態,並沒有像朱家角古鎮那樣徹底實現商業化。

由於楓涇的特殊位置和原生態優勢,加上它離嘉善城區只有幾公里,雙方就很有互補性。而且嘉善城區離嘉興城區又距離很遠,所以它跟楓涇組團也就更有可行性。那麼,將來楓涇跟嘉善的同城化,是可以推進的舉措。楓涇有旅遊業,而嘉善城區有人口和繁華的商業和公共設置,類似於安亭和花橋組團,楓涇和嘉善的同城化也有助於雙方實現優勢互補。

楓涇地區的鳥瞰圖如下所示。

關於上海和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幾個重點地區

楓涇地區的鳥瞰圖


上海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的第三個區域:青浦澱山湖地區

青浦澱山湖一帶的開發,可以考慮同蘇州下屬地區進行一體化對接。澱山湖區域的鳥瞰圖如下所示:

關於上海和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幾個重點地區

澱山湖區域的鳥瞰圖

但是,青浦青浦澱山湖一帶會涉及到更復雜的生態環保議題。由於靠近黃浦江上游的水源地和保護區域,澱山湖地區的開發,就不能急於求成,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著眼於遠景,尋求最優方案。所以,這個區域儘管也是上海對接長三角實現一體化的重要紐帶,不過它並不屬於短期開發的目標範圍,應當進行長期規劃。

上海其他地區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

而在這幾個區域之外,在上海區域內,跟長三角城市群其它區域的直接對接,一體化,同城化,目前由於各種各樣的制約因素,比如地理距離太遠,缺乏互補性,文化的障礙,制度壁壘,等等原因,都還很難實現對接的具體可操作性。

所以,上海跟長三角城市群其它區域的對接,在可預見的未來,實際上就只有兩個焦點區域:安亭-花橋組團,以及楓涇-嘉善組團,這是上海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的兩個契合點。因此,上海跟長三角城市群的對接,就應當圍繞這兩個組團來展開,來儘快實現目前已有可行性的一體化和同城化政策導向。

最近上海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也引發了很多爭吵。很多上海本地人,尤其是郊區的,往往不太開心。一個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說連上海的郊區都還沒一體化,不是很發達,這時去搞長三角的一體化,似乎是比較空洞,不太有可行性。那這個問題還是要具體地看,相對於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地區的面積太大,搞一體化,雖然這個地區經濟發達,有一定優勢,但這仍然是個長期目標,短期內恐怕還是沒發達到歐美日本那樣的程度。但也不要因此而否定一體化的思路。在更具體的層面來分析,也就是上海區域內的城鎮,跟上海周邊的城鎮,到底有沒有一體化的可行性?分析下來,大概有這麼幾個地區,在短期內是有條件搞一體化的。

上海郊區的一體化

此外,長三角的一體化,上海跟長三角的對接,在具體可操作的層面中,是更應該體現在上海郊區之間的有效對接,像這種對接,一體化,同城化,才是更有意義的政策,它也是實現更廣義的長三角一體化的現實基礎。脫離了上海郊區之間的有效對接和一體化,那長三角的一體化,必然像沙上建塔,政策只會流於形式,顯得空洞,缺乏內容和可操作性。因此,上海應當推進郊區的一體化,打造出嘉寶、松浦、浦南三大新區,配合安亭-花橋和楓涇-嘉善兩個組團,一同推進,這才能真正有效推進長三角的一體化進程。

以上是一些關於上海主動對接長三角城市群,實現一體化的計劃。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上海也正在放下龍頭的架子,這也是非常有利於長三角城市群快速發展的。

喜歡小喵奇談關於城市生活的知識性文章,請點贊、分享和收藏,並請關注小喵奇談百家號,每日為您提供新鮮的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