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對孩子說“不”有智慧

怎麼說不,無論他是在商場還是在街上,還是在家裡客廳裡,胳肢窩一戳,帶到臥室裡去,1對1,這個事兒媽媽可以,爸爸可以做,奶奶可以做,爺爺也可以做,他跟誰鬧誰來做。抱起來帶到臥室,放地下,為什麼?把門一關,再管他的時候,不能讓他看到別人的眼睛,然後我們有這個知識大家知道,只要有一個人管,其他人不要出聲,你覺得他管得不對,你事後跟他說,但是他管的時候你不要摻和。尤其是爺爺奶奶,一定要想得開,媽媽爸爸管的時候,我們不參和,怎麼管呢,把他放地下,門一關。你只要一句話:

你要哭就哭吧,你這樣是不對的。拿一凳子坐下,第一不要罵,第二不要打,第三不在這會兒講道理,第四不要走開。四不做。那麼四個不做幹嘛呢?這是坐下看他哭,那麼他會怎麼樣呢?他會先後睜三次眼,這三次眼,第一次是很憤怒,還不過來;第二次是求你了,哎呦我都累了;第三次是,今兒就這樣了,不哭了。你就坐在那,笑眯眯地看著他,他每次一睜眼特別不好意思,特氣憤,到最後一看就這樣了哈~

那麼當他哭聲漸弱的時候,你起身出去,拿一塊熱毛巾給他擦一下臉,擦的時候他一定心理覺得,你還是愛我的,擦完放下,你坐下,說還哭麼,要哭接著哭我等著你,他就知道了,今天徹底沒戲了,他以後就知道,哭是沒有用的,然後呢,你說哭累了,咱們上床歇會兒吧,鞋一脫往床上一放,小衣服一扒,然後被子一蓋,你陪著他拍拍他,為什麼我剛才前面講,不打不罵這大家都明白了,為什麼在那個時候不能講道理,她在哭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出聲,你出聲要不就是罵,要不就是囉嗦,給他的感覺呢,你要好好說的話,他會覺得你是在求他,所以無言自威,在他鬧的時候,你不要做任何反應

叫做不理你,鬧沒用。啊,為什麼不要走開呢?因為走開算單獨禁閉,他沒有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意義在哪兒呢?要讓你看到我的表現,我不在乎你,如果你從小就給他這個信息,他大了以後不會給你幹這個,我們現在有好多孩子動不動就玩自殺,他覺得你不是愛我麼,我死給你看,你要讓他知道,你就是哭得再傷心,我也就這樣,我不在乎,這個要讓孩子學會,有問題解決問題不要鬧。

所以一定要止住他鬧,那麼當他這個躺了一會兒不想睡了,你說他想起來了,那好咱出去吧,因為他哭半天了,先給他喝點水,喝完水問他想吃麼,想吃東西,那等會,吃東西之前,咱倆先要說一個事兒,把他拉過來,說什麼事兒呢,現在你長大了,你能夠說話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立一個規矩,有話要說出來不能哭鬧,你哭半天沒用,你要說,說出來讓我聽懂,你說完了以後我聽懂了,我也說你也聽,咱倆誰對聽誰的,這就是第2個規矩。說出來,而且還要聽,誰對聽誰的,這就是家庭關係,你告訴他,你說爸爸能跟奶奶哇哇亂哭嗎?媽媽不高興了,跟爸爸哇哇的哭。

我們一家人一有不高興就哇哇的哭,你覺得這個家好嗎?所以你長大的第1個要學會的,不能以哭喊來解決問題,要好好說,這是第2個規矩;第3個,孩子到4歲上下,之前我們給他買玩具,4歲我們可以帶他去買玩具,帶他去買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記住,你有意而為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帶他去買的第一次,不要給他交錢,讓他挑好這玩具,然後問哎喲這多少錢?其實你早就知道多少錢,然後你大聲的念出來,哇,180塊錢,呀,孩子啊,這超出我計劃了,什麼叫超出計劃了?他一定眼巴巴的看著你,怎麼回事啊?

你蹲下來跟他講,我每天去上班,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要去掙錢,你知道這個掙錢怎麼掙法嗎?我得上30天班才給我開一次工資,所以我這次錢要分30天,我每天米、面、菜、水果,還有你的托兒費,咱們的床單,爸爸的這個抽菸媽媽的衣服啊,化妝品還有什麼什麼,咱們家燈泡換了都得花錢,所以我都得有計劃,我這個月給你的計劃買玩具是150塊錢,現在180塊錢超了30,怎麼辦呢?叫我想想啊,其實吧,我有時候回來晚會加班,我加班他有時候他給我點加班費啊,我這星期要回來晚三四天,我就能拿到30塊錢,我拿到30塊錢,咱們下星期六,咱把這玩具拿回家。通過這過程,第一讓他知道,錢不是白來的,咱們的錢得有計劃,第二呢就是,這個錢呢我加班很辛苦,然後下週就能拿回家,你看你看,好幾個呢,沒問題,咱們跟阿姨說好,給我們留好啊~領他回來,也就是咱們帶他商場溜一圈,然後他因為做過說不的訓練,他不會跟你鬧,回來以後呢,你就有條件了,你說我加班很辛苦,你能不能自己早點上床啊,9:30必須到床上去啊,然後呢,我很累啊,你過來幫我捶捶背吧,你幫我把拖鞋拿過來,你幫我把地掃一掃啊,你以後就開始可以給他安排事兒了,然後這個要求呢,以後還可以變成別的要求,比如讓他畫畫,你給我畫出畫來,畫多少張,你就可以提個要求,這個畫呢,第1張畫出什麼都行,貼牆上,5分。以後你開始把這個畫的難度增大,為什麼?

孩子小點,小的時候讓他學會拿筆就行,字不要讓他過早的寫,就拿筆就行了,拿筆畫畫隨便畫,然後你開始給他買本,那個本的難度越來越大,也就是說畫完這一頁,他沒有20分鐘畫不出來,這一頁沒有30分鐘畫不出來,你從4歲開始給她佈置這樣的事情,到他6歲能在桌前坐半個小時,坐半個小時,你領他到學校去,他今後回來寫作業,你不用煩心了,因為他半個小時的時間他會習慣的,他坐這就是半個小時,就跟我講課,我是有感覺的,有時候我要給大家休息,我都不用看錶,我就知道一個小時多一點。

所以這個讓他變成一個習慣,我們什麼叫方式?這就叫方式,坐得住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式,所以這是第三個問題,第四個,他自己,你把這個管住了哈,當然我們這個過程是父母的一個智慧了,怎麼去跟他商量,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然後剛開始可以是滿足他,後邊可以要求他自己選擇目標了,然後,為了這個目標你得努力多少張畫,實際上這個畫有可能是兩月的,有可能是三個月的對吧,所以我們這個要求呢,就會讓他熬,讓他學會通過一個長時間的東西,去得到一個更好的東西,那麼這個是第3個。

李玫瑾:對孩子說“不”有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