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鄉愁,在文人的筆下如詩如歌,在思鄉人的心裡揮舍不下。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青灰色沉重的大石頭,不言不語。

當初離家的時候,你不想走,它默默挽留......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余光中說: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無論何時,無論身處何方,“鄉愁”是每一個漂泊在外的異鄉人,心底裡隱藏最深的那縷惆悵。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我曾經有8年的時間,在外地客居。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思鄉情,外面的大千世界,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也讓自己的閱歷不斷豐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博愛老家的思念就愈發濃烈。

粵式早餐再經典,也抵擋不住對博愛肉丸的渴望。記憶中的那一碗肉丸湯,加一疙瘩牛肉和一根軲轆麻燙,灑一勺辣椒麵,讓我在夢裡也垂涎欲滴。

饕餮大餐再豪華,吃多了也會索然無味,比不上博愛老家那一碗飄著油花的土信面,百吃不厭。

走在高樓林立的城市大道上,風景再美,也比不上老家院子裡那棵滿街飄香的槐花樹。

餐館裡的香椿炒雞蛋,價格再貴,也沒有媽媽做的香。

大型超市的產品再豐富,卻仍然找不到我最愛喝的玉米糝,即使有相似的,也沒有老家村東頭那個磨房裡,磨出來的更正宗。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鄉愁”,其實很簡單,它是童年裡的那條小路,它是小時候的打麥場,它是老家院子裡的那棵大樹,它是留在記憶中揮之不去的老家味道。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客居異鄉,你是不是經常想品嚐正宗的博愛味道,卻不知道去哪裡購買?雖然老家遍地都是,但卻不想麻煩別人郵寄?

比如一包粉紅色老包裝的“豫竹”方便麵,或者是兩斤西關的“小車牛肉”,亦或是農村磨房裡正宗的玉米麵?

家裡的香椿,你在老家的發小早已經吃上了!

小飯店裡的“給糝窩”,你是不是想了很久了?

寨豁的櫻桃再有半個月就紅透了!

說著說著,你是不是已經有了買票回家的衝動?

看著看著,你是不是很想在第一時間吃上老家的味道?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鄉愁”是老家院子裡,那塊青色的大石頭

老鐵,不用著急,老家博愛這幾年的電商發展非常迅猛,很多產品都已經搭上了電商快車,走向了全國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