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導語:1912年4月15日,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郵輪,永遠地沉睡在了北大西洋海底。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預言了這一切。

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圖: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號”沉沒在北大西洋

“那是四月裡一個晴朗寒冷的夜晚。這艘史上最大的船長約244米,排水量4.5萬噸,被稱為“永不沉沒”之船。那天晚上,大約2500名乘客正在睡夢之中。

突然,這艘正以25海里速度航行的大船撞上了一座冰山。當時,它距離紐芬蘭有400海里。在撞上冰山後,船沉得很快,由於救生艇數量不足,船上的大部分乘客都沉入了大西洋海底。”

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圖:《徒勞無功》

對任何一個對泰坦尼克號稍有了解的人來說,上面的兩段話看起來應該都很熟悉了。然而,它並不是“泰坦尼克號”事件的真實記錄。這實際上是小說《徒勞無功》(Futility)中的一部分情節,這部小說是在泰坦尼克號起航的十四年前出版的。

1898年,一個名叫摩根·羅伯遜(Morgan Robertson)的人寫了一本小說,名叫《徒勞無功》。它講的是一個名叫約翰·羅蘭(John Rowland)的人的故事。他是一個酒鬼,曾經是一名海軍軍官,不過由於名譽不是很好,所以他在世界最大的“泰坦號”郵輪上找到了一份工作。

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圖:“泰坦尼克號”

羅伯遜將“泰坦號”郵輪描述為“永不沉沒的船”,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後來,“泰坦號”在航行途中不幸撞上冰山,最終沉沒海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悲劇之一。這本小說描述的故事幾乎可以完全重現“泰坦尼克號”悲劇。也正因為如此,這讓它看起來更加怪異。

“泰坦號”和“泰坦尼克號”的相似之處遠不止一個名字和一座冰山。前者長度約為244米,後者則約為是260米。前者以25海里的速度撞上冰山,後者則是22.5海里。前者搭載了2500名乘客,後者則搭載了2200多人,但兩艘船的載客量都是3000人。

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圖:“泰坦尼克號”(非實船)

兩艘船都是英國人所有。大約午夜時分,兩艘船的右舷船頭都被擊中。兩艘船都在距紐芬蘭約400海里的北大西洋沉沒。兩艘船都嚴重缺乏救生艇,“泰坦號”只有24艘,而“泰坦尼克號”只有20艘。此外,兩艘船都有一個三螺旋槳。

雖然有一些不同之處,但它們少之又少。例如,“泰坦號”在沉沒後只留下了13名倖存者,而“泰坦尼克號”則留下了705名倖存者。“泰坦號”在沉沒前發生了傾覆,而“泰坦尼克號”在沉沒前分裂成了兩半。

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圖:“泰坦尼克號”(非實船)

此外,小說中“泰坦號”的主人公約翰·羅蘭還殺死了一隻生活在冰山上的北極熊,而現實中“泰坦尼克號”上面的乘客只剩下與生命賽跑的時間。

在“泰坦尼克號”悲劇發生後,羅伯遜甚至被認為是“能預見未來的人”,因為他的作品和現實生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當然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一個人寫了一本如此類似於一場尚未發生的悲劇的書,這種可能性太小了。

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圖:摩根·羅伯遜

然而,羅伯遜將這些相似之處歸因於他在造船方面的廣博知識以及對海事趨勢的研究。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遠洋郵輪是最方便的旅行方式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旅行方式之一。和“白星”(White Star)類似的公司往往宣傳他們的船是一座一流的漂浮酒店,並且承諾速度和保障安全,還可以享受所有在陸地上的奢侈品。

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十四年前,一個小鎮的作家成功預言了一切

圖:“泰坦尼克號”(非實船)

羅伯遜是一位船長的兒子,在成為一艘商船的大副之前,他曾是一名船艙男孩。因此,他從無數郵輪故事和對船舶內部運作中獲得靈感就不足見怪了。

小說中的“泰坦號”所航行的路線也很容易解釋——這是從英國到紐約最快、最直接的路線。因此,“泰坦尼克號”也選擇了這條路線。

參考資料:《泰坦尼克號》、《徒勞無功》、維基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