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中的食品添加劑,你瞭解多少?

如果讓你列舉幾個“垃圾食品”,你會想到什麼?我猜,方便麵應該是其中之一,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添加劑太多了。方便麵的配料表上密密麻麻的,少說也有幾十種食品添加劑。可有時候咱們還是離不開方便麵,比如晚上吃個宵夜,趕飛機沒時間吃飯,颱風過境停水停電等。那應該怎麼選方便麵呢?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選添加劑種類多的就行了。是不是很意外?“明明我不喜歡食品添加劑,你還讓我選食品添加劑多的,沒搞錯吧?”那我就以最常見的紅燒牛肉麵為例,看看這一碗泡麵裡到底有哪些食品添加劑,它們有什麼作用。

麵餅

麵餅中的食品添加劑包括味精(穀氨酸鈉)、碳酸鉀、碳酸鈉、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焦磷酸鈉、黃原膠、薑黃素、梔子黃、核黃素,共10種。

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你了解多少?

穀氨酸鈉是增味劑,使麵條吃起來更鮮美。

碳酸鉀和碳酸鈉是酸度調節劑,它們可以讓麵條更筋道、抗拉伸、耐煮,平時在家做麵食的時候加鹼面也是這個道理。

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焦磷酸鈉在一起叫“復配保水劑”,用途很廣,也是嫩肉粉的核心成分之一。它們的主要作用是讓麵條在泡或煮的過程中能迅速吸收水分,同時還能增強麵條韌性,口感更飽滿、順滑。

黃原膠是增稠劑,來自澱粉發酵,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它能夠與水分子、蛋白質、澱粉、脂質結合,增強麵條的韌性和彈性,也使麵條口感更順滑。

薑黃素、梔子黃和核黃素都是色素,其中薑黃素、梔子黃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色素,核黃素就是維生素B2。高溫油炸容易產生潛在致癌物丙烯酰胺,因而生產企業對面餅的油炸溫度和時間都有嚴格控制,這樣會使麵餅顏色偏白。加色素可以讓麵餅呈現油炸後誘人的金黃色,增進食慾。

調料包

調料包中的添加劑包括食用香精、穀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辣椒紅、焦糖色、二氧化硅,還有配料帶來的檸檬酸、冰乙酸、異抗壞血酸鈉、焦亞硫酸鈉,共10種。

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你了解多少?

食用香精是調香用的,無需多解釋。

穀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屬於增味劑,兩個一起用類似雞精的作用。

辣椒紅和焦糖色是色素,前者是從辣椒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後者和家裡炒的糖色、老抽是類似的東西,它們可以調節湯汁的顏色。

二氧化硅是抗結劑,沙子裡的主要成分就是它,不過用在食品中是經過提純和研磨的,可以避免調料結塊。

配料帶入的食品添加劑主要是酸度調節劑和抗氧化劑,可以增強產品穩定性,減少其中的營養物質流失。

檸檬酸來自澱粉發酵,水果裡面也有;冰乙酸就是醋酸,是醋的主要成分;異抗壞血酸來自澱粉發酵,抗氧化性能優於抗壞血酸(維生素C);

焦亞硫酸鈉也是抗氧化劑。

菜包

菜包中的添加劑主要是牛肉粒、雞蛋粒帶入的,包括前文介紹的三種磷酸鹽和兩種增味劑,此外還有卡拉膠、碳酸氫銨、山梨糖醇、茶多酚、維生素E、胡蘿蔔素。

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你了解多少?

卡拉膠是增稠劑,從海藻中提取,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它可以吸附大量水分,令牛肉粒口感柔軟。

碳酸氫銨和山梨糖醇是膨鬆劑,可以讓雞蛋形成多孔結構,吃起來比較鬆軟可口。

茶多酚和維生素E是抗氧化劑,可以保護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胡蘿蔔素是天然色素,可以使雞蛋粒的顏色更鮮豔,也是一種營養物質。

食品添加劑能少些嗎

食品添加劑均經過嚴格的評估,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不會危害健康。不管是一次吃很多還是天天吃、很多種一起吃,都不會有問題,國內國外都這麼用,所以你真沒必要疑神疑鬼。去掉重複品種,這一碗方便麵中大約有23種食品添加劑,若去掉其中任何一種,方便麵的品質都要做出一定犧牲,比如麵條不夠爽滑筋道、短時間泡不開或者一會兒就爛了、牛肉粒太硬嚼不動、雞蛋粒吃起來像橡皮等。

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你了解多少?

同類食品添加劑可相互輔助

你可能注意到了,有些食品添加劑發揮的是同樣的功能,比如同時有三種保水劑。這是因為同類食品添加劑常常相互輔助,用更少的總添加量就能實現最好的工藝性能。所以說,如果你希望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少一點,企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食品添加劑的總添加量就要高一些。

換句話說,如果你真的很介意食品添加劑,那就應該選擇食品添加劑“品種”較多的那個食品,因為它很可能也是“用量”較少的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