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悲秋也傷春

暮春野望

春山染秋色,影長日已斜。

倦鳥入深林,輕煙出農家。

村巷喚牧童,柴門迎獵馬。

缺月千里外,獨照落庭花。


古人有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花木凋零的秋季,蕭瑟肅殺,放眼一去總見衰頹,在外的遊子也就難免聯想到自身命運,心生哀愁。杜甫看到“無邊落木蕭蕭下”,才有了“萬里悲秋常作客”的慨嘆。

然而,不光是“秋心拆兩半”才惹得憂愁。在萬物復甦的春日裡,特別是晚春時節,也會招致遊子思婦的多愁善感。初唐才子王勃羈留川蜀時就作,“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歸。還傷北園裡,重見落花飛”。

其實,不管什麼季節,人們看到蒼老死亡、衰敗終結的景緻,就會感觸“好景不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對於漂泊無依的遊子呢,那更會是思鄉心切,悲慼難言了。尤其是看到別人的團圓美滿 ,看到別人有所成就,而自己孤苦伶仃、籍籍無名時,他就更要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了。

噫籲嚱!所處之地,雖信美,而非吾土!

遊子悲秋也傷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