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拿到血常规化验单如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我在墾丁天氣晴


我发现很多家长对血常规有误解,总觉得孩子一生病到医院扎一针,十分心疼。但是我们要知道不是每次感冒发烧都必须使用抗生素的,医生做血常规也是为了不滥用抗生素。

我记得我有次孩子去上海,结果在那里一直发高烧,去医院验血,血象正常,医生就说到了38.5用退烧药,多喝水。当时烧到39度我十分焦急,就问要不吃点消炎药吧快点好。被严厉的批评了,说我身为医务人员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不知道吗?结果第二天孩子自己退烧了。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白细胞,中性,淋巴,c反应来判断孩子是炎症引起还是病毒引起。

1,白细胞,白细胞其实是人体重要防御细胞,对人体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超出了正常范围不一定只是感染,现在很多医院的正常值大部分是以成人为标准,其实新生儿时期到儿童会有不同的程度的升高。如果医生以此开判断,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2,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明显增多,表明细菌感染得可能性很大。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要不要使用抗生素了。有的宝宝抵抗力强,精神很好,其实是可以先观察的,但是如果病情加重,则需要积极复查,发现不对劲,还是需要考虑使用抗生素的。

3,淋巴细胞,如果白细胞正常或者下降伴随着淋巴细胞上升,那么宝宝有可能存在病毒感染,这个时候我们一般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4,C反应蛋白,是急性炎症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病毒感染有可能引起轻度增高。但是C反应过高,则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作为家长的我们看见孩子生病,肯定很多时候都会失去判断能力,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相信医务人员。生病都是我有一个过程,没有什么药能马上恢复健康。平常还是要加强锻炼,多去户外运动,减少生病的次数。


Sz叽哩咕噜小丸子


这是个好问题,很多家长也应该了解的常见临床问题。

血常规怎么判断细菌感染

1、白细胞往往升高大于1.5万,更有意义。

2、抗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特别大于75%以上。

3、严重感染有时白细胞会严重下降。

4、一般现在医院除了血常规,还化验超敏CRP,CRP大于10以上,甚至更高,往往提示细菌感染。

5、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细菌感染也会明显升高。

血常规提示病毒感染

1、白细胞正常或者稍下降。

2、白细胞分类以以淋巴细胞为主,单核细胞升高。

3、超敏CRP小于8以下。

4、血清淀粉样蛋白A也会升高,比细菌感染升高更明显。

其实不管血常规和超敏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都有它的局限性,一定要结合孩子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或者其他化验综合来考虑分析,这样才不会主观判断错误。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哇塞赛,我只能说你刚好问对人!之前我才写了一篇过于如何看化验单的文章:

《「化验单」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应分3段来看,才心里有数,不乱花钱》,刚好刷到这篇文章,果断来分享下!


简单来说:血常规化验单,一般都可以分这3段去看,最起码做到心里有数,不乱花钱!


第一段:看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可以说是人体里面的清道夫!他主要是用来吞噬异物,细菌,抵御病原体入侵我们人体的作用。就例如我们摔伤了,伤口除了出血,最后伤口上都会有一滩粘稠的白白体液渗出来,这个其实就是机体一个“自然消毒杀菌”的过程,最后才会结痂。

说直接点的,我们白细胞每天都工作着,我们才不得病!

这里面我们只要重点关注这2个指标!


1、淋巴细胞百分比

如果这项提示的箭头是偏高,很大几率上说明是:病毒感染;因为淋巴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和运载抗体、防御病毒感染的作用。来来你要的答案在这里!

2、中性粒细胞计数

如果这项提示的箭头是偏高,很大几率上说明是: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血细胞成分之一。来来你要的答案在这里!


然后我也再多科普几句,后面的项目怎么看,主要看哪几块!

第二段:看红细胞总数

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简单理解:就是这类细胞里面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有用元素,例如:铁,维生素等等,所以他才是“红色”。红细胞也叫会呼吸的细胞,它肩负着我们体内,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的重任!它时刻保持着动态平衡,来满足着我们日常代谢的需要!

这里面我们也是只要重点关注这2个指标!

1、血红蛋白

如果这项提示的箭头是偏低,则说明宝宝是否有贫血!

2、平均红细胞体积

如果这项提示的箭头是偏低,说明是缺铁,或者是缺维生素B12,叶酸!

如果这些指标下降的不是十分太严重的话!一般都可以通过食补去完成,不要去打针吃药了!食补是最好的!


第三段:看血小板总数

血小板主要作用是当我们受伤时,他们会马上牺牲自己,聚集在破损处成团。防止血液再流出去的作用。另外它还会释放一种物质,来帮助血管,肌肉收缩。

简单理解血小板就是牺牲自己来堵住血不往外流的,当然如果不正当的堵的多了就会形成血栓了!

所以这里我们主要看这个数值是否偏低,如果是偏低说明凝血功能会出现障碍!

最后来总结下:第一段看白细胞最常用,判断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第二段看红细胞,判断贫血还是缺铁,维生素;第三段:看血小板总数,判断止血效率靠不靠谱。

关注【十二美喂养艺术】,做最懂你的孕育知识分享平台。我这里还有很多有趣有用的内容等着你哟!

十二美喂养艺术


这个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很多人问过。不过更多的人反映,医生讲了那么多,最后也是不能确定。所以,我的回复可能要给提这个问题的朋友泼一盆冷水:

血常规不能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

因为,如果能够轻易这么判断的话,其他有关感染方面的很多检查,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比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甚至细菌培养等等。如果是这样就好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1.白细胞的数值有有多大意义?

那些关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出多少,提示是细菌感染的观点,对于患者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因为血常规的数值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2.感冒化验血常规有意义吗?

患者需要的是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而实际上,从医学的复杂性上来说,感冒化验血常规基本上是毫无意义的。

3.都知道是感冒了,干嘛还查血常规,去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

回到原先的问题,感冒发烧,如何通过血常规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这个前提说的很清楚,是感冒!

感冒正式的医学名称,叫上呼吸道感染,是由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

所以,既然这样的话,就不需要用血常规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了,本身就是病毒感染。

4.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

有人会说,病毒感染久治不愈,会继发细菌感染呀。那时候怎么判断?我们知道,感冒是可以自愈的疾病,一般7天以后,病毒的直接作用已经消失。所以,还是要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仔细的观察、问诊来做基本的判断,这样会比血常规来的更靠谱一些。

感冒发烧一段时间,基本上超过3~5天,仍然发热的话,要考虑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了细菌感染。继发细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病毒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使呼吸道定植的一些细菌,或者接触到其他的细菌,由此而引发细菌感染。

5.继发细菌感染的表现

  • 咳嗽加重,痰液逐渐变浓稠、变绿、变黄;
  • 鼻涕也由清鼻涕变成黄鼻涕,或其他颜色的鼻涕;
  • 反复的发热;
  • 原有的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好转,但是,仍然觉得并不是十分的畅快。

这些时候,考虑可能继发了细菌感染,可以查一下血常规。

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

继发细菌感染,一般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同时升高,而淋巴细胞减少!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我见到很多病人在看血常规的时候,看到一些指标上升或者下降了,总是很简单,其实里面很多指标高一点,低一点,如果结合病人的没有不适症状,一般情况,问题都不是很大的。
那拿一份血常规报告单,如何判断是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呢?

A 首先声明一点,必须结合病人的症状状态及其他一些检查如C反应蛋白来判断血常规才有意义,尤其是一些小孩,本身就伴有细菌和病毒共同感染到情况,所以不能单一判断,需要结合实际。

B细菌感染主要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1、白细胞计数大于正常值有可能是细菌感染,超出正常值越多,表明其感染的情况越严重,但如果是重症感染,白细胞也有可能降低的。而且并不一定白细胞计数增多就一定是细菌感染,有可能是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一些情况。

2、中性粒细胞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如果其高于正常值的话,说明其可能出现细菌感染到情况,同样的,超出正常值越多,那就说明体内细菌的数量越多,需要注意,当然也有少数情况。

C 病毒感染主要看淋巴细胞的相关数据

1、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高说明病毒感染,化验单上面显示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增加其实就是说明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主要产生抗体来对抗病毒。

2、中性粒细胞低于正常值也可能说明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低于正常值的话,同样需要怀疑是病毒感染,其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到情况越严重(一般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在病毒感染时是无明显变化的,但是也有例外)

D 单核细胞无法判断是否细菌还是病毒但是能估计其发热程度,单核细胞增多,并不能说明其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的,甚至可能是共同感染,单核细胞主要起到吞噬作用,其超出正常值越高,说明其发热的程度越重,当然也可能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 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多数应该就是寄生虫感染、过敏等疾病的情况导致的,这种情况需要用抗过敏的药物或抗寄生虫治疗,慢慢恢复,当然,如果是没有相关症状的话,观察就行,平时多喝水就可以,注意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就可以。

更多健康知识,请点右上角的“关注”吧!


健康守护神阿波罗


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中,血常规检查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孩子感冒后去医院检查,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做血常规化验。

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其中,细菌感染时中性细胞多增高,超过70%;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多增高,超过50%。

如果在白细胞增高的同时存在中性细胞的增高,比较符合细菌感染;

在白细胞“正常”或稍降低水平的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增高,比较符合病毒感染。


国内领先办公设备租赁平台,关注微信公众号:闪租网


用户106632740203


一张血常规报告上的项目很多,主要分为3大类,一是白细胞总数(WBC)、二是红细胞总数(RBC)、三是血小板总数(PLT)。

白细胞主要有两个主要成分,一个淋巴细胞,一个中性粒细胞。当淋巴细胞增高时,提示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是细菌感染。红细胞里面有个血红蛋白,这个可以判断有没有贫血;还有一个红细胞体积,可以判断是缺铁还是缺维生素B12和叶酸;血小板如果偏低,凝血功能会出现障碍。


鲁南制药健康小达人


不用太纠结,只要不高烧,加强环境管理,加强个人护理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