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上涨或超70%!食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近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2019年一季度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猪肉价格上涨或超70%!食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唐珂介绍,自去年8月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同比降幅逐月扩大。据农业农村部对400个县定点监测,3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同比降幅达到近10年来最大值。

1.产能降低,猪肉价格止跌反弹

受产能调减的影响,一季度猪肉价格止跌反弹,3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市场均价为19.48元/公斤,环比涨6.3%,较去年8月非洲猪瘟发生前高2.1%,较去年同期高7.6%,生猪集贸市场均价环比涨14.3%,同比高20.5%。

然而,目前的猪价上涨还只是前奏。唐珂表示,二季度猪价有望保持波动上行走势,猪价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唐珂说:“考虑到部分屠宰企业前期储备的冻猪肉陆续出库,以及上半年季节性消费相对平稳等因素,猪价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

猪肉价格上涨或超70%!食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百姓喜食热鲜肉,对冻猪肉往往不太放心,普遍的想法认为不新鲜。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指出,虽然口感上可能逊于热鲜肉,但从安全性上,冻肉其实大于热鲜肉。

“冻肉是在屠宰猪之后降温到零下18℃的低温下保存的。在这个温度下,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停止了生命活动,致病菌也没法生长,所以肉保存起来很安全。从安全风险角度来说,冻肉大于冷鲜肉,又大于热鲜肉。”朱毅说。

朱毅表示,即便二季度储备的冻猪肉会出库,但它只占市场上猪肉总量很小的比例,杠杆意义大于它的实际投放量。

2.中国需求增加,带动多国猪肉价上涨

随着国内猪肉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而大洋彼岸的美国猪肉价格也因对中国出口增加而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几乎要消费全世界一半的猪肉。从2007年起,我国从猪肉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进口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根据海通证券的一份报告,2018年,来自欧盟成员国的猪肉进口量占我国进口猪肉总量的60%以上,其中,德国和西班牙分别以22.8万吨和22万吨位列前两位。加拿大、巴西、美国分别以16万吨、15万吨、8.6万吨,位列第三至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猪肉进口国,2011年,美国进口猪肉占中国全部进口猪肉的比例高达53.98%。但由于美国生猪养殖过程允许使用瘦肉精,而中国不允许流通猪肉检测出瘦肉精,因此,中国进口商转向欧洲猪肉生产商,特别是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家。

猪肉价格上涨或超70%!食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不过,国内猪肉供给不足,最近几个月,中国进口自美国的猪肉大幅上升。美国农业部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美国对中国猪肉出口达到2.99万吨,环比增长27%。路透社还援引美国农业部数据称,3月7日当周,中国购买了2.38万吨美国产猪肉。

此外,美联储公布的最新一期“褐皮书”显示,由于中国决定将牲畜采购纳入中美贸易谈判,近期伊利诺伊州的牲畜价格,尤其是生猪价格上涨明显。伊利诺伊州是美国主要的肉类加工工业基地之一。

不仅美国,中国猪肉需求增长还推动德国猪肉价格上涨。德国养猪协会市场专家Matthias Quaing 4月1日对德国明镜在线表示,近三周以来,中国对欧洲猪肉的需求急剧上升,推高了德国生猪价格,平均每头上升了近20欧元。

3.下半年猪肉价涨幅或超70%

等二季度储备的冻猪肉销售完之后,过了二季度波动上行的喘息之机,下半年的猪价或将迎来一个高峰。唐珂直言,专家已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

“下半年随着生猪出栏量进一步下降,再加上下半年是节日需求的高峰,猪价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专家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创历史新高,养猪的盈利水平将持续向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给出了一个更明确的预测,他认为,明年元旦到春节将是猪价的一个高点。

朱增勇表示:“主要是因为从去年10月开始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就出现了明显地下降,到2019年的2月同比降幅达到了19.1%,这是近十年以来能繁母猪降幅最大的月份,也就预示着在10月以后,供给下降的幅度会加大。”

朱增勇认为,随着国内猪肉供给下降,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将进一步带动猪肉进口量增加。而对标国际市场,可进口的量有限,预计2019年中国进口猪肉也只能在170万至200万吨。

猪肉价格上涨或超70%!食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免责声明:本文的图片,以及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仅供用户浏览。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