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

勇敢堅強ygjq


朱熹,字元晦,又稱“朱子”,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思想家。朱熹自幼好學,十九歲即中進士,三年後任泉州同安縣主簿。赴任途中,結識了程頤,程顥的三傳弟子李侗。紹興二十八年,朱熹決定師從李侗,由此為延承二程學說,建立程朱理學,並使理學系統化奠定了基礎。

上帝在為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定會再給你打開一扇天窗。朱熹仕途略顯坎坷,在朝做官僅46天。但他為教育事業和理學所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朱熹先後修繕了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並親自分別為兩所書院制定了院規,這為朱熹教授理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此外,朱熹提出了“四書”概念,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編纂了對封建社會中後期產生深遠影響的《四書章句集註》。

之所以說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是因為朱熹不僅吸取總結了以往的理學理論和主張,還使理學更為系統化,體系化,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元代開始,程朱理學被奉為官學,在科舉考試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一定程度上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

關於朱熹,我們所熟知的應該是他“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思想,其實質是強化了“三綱五常”。同時,“三綱五常”也是“存天理,滅人慾”的外在表現形式。朱熹的理學以二程的理本論為基礎,並吸取了周敦頤的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佛家,道家的思想。

簡單地介紹一下朱熹的理氣論,格物致知論與人性二元論。

  • “理”與“氣”

理學的最高範疇是“理”。理是形而上者,先於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氣是形而下者,有形,有具。理是第一性,氣是第二性。理與氣之間,理是根本,邏輯上理先於氣。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離不開氣。朱熹認為萬物皆有其理,萬物之理終歸一,即“太極”。同時,理也是事物運動發展的規律。

  • 格物致知

朱熹在二程的基礎上,闡發了自己對知與行的看法。朱熹認為,做到格物致知,就能夠躋身至聖人的境界。如若做不到,那就請安靜地做個普通的凡人好了。在知行關係上,朱熹認為先知後行。而認識來源於實踐,顯然,朱熹的知行觀是錯誤的,是不符合實際的。

  • 人性二元

張載在氣本論中,將人性分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認為因稟氣不同,所以才有了人的善惡之別。這一點,朱熹是非常贊成的。張載之後,二程對“天理之性”與“氣質之性”進行了區分。

在張載與二程的基礎上,朱熹闡釋了新的人性二元論思想,即“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理先於人,人形成後,理便融入於人體內,幻化為先天的仁,義,禮,智等德性,即“天命之性”。但由於人體體質,品性等各方面的不同,就有了善人,惡人,窮人,富人等等的差異,朱熹稱之為“氣質之性”。這兩種性共同存在於人身,也即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論”。

可以看出,朱熹的哲學體系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


如有異議,歡迎指正~


迷途的mao


朱熹之所以能夠成為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首先在於他具備廣博的學問和探究事理的“窮理”精神。他不僅總結了北宋以來各派學說並融會貫通,同時也吸取改造了某些唯物主義思想,將之納入了自己的理學體系;對佛、道思想也是剔除其有悖於封建倫理的觀念,吸取其哲理的部分;對自然科學知識也表示了一定的尊重,認為它雖是“小道”,卻不是“異端”。朱熹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在理學家中是無人能及的。

朱熹理學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天理論,以理氣說為中心內容。“理”是朱熹思想的最高範疇,以“理”作為宇宙的根本,“氣”是第二性的,強調理本氣末。在政治上,他的“理一分殊”學說是為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做論證,而萬物各自的分殊的理,只是最高的“理”的體現。另外,他肯定了張載“一物兩體”的說法,指出“凡事無不相反相成”,認為質變是在漸變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這種觀點是對古代辯證法思想的一個新貢獻。

關於知行學說,朱熹強調知先行後,但又認為“知行相須”,注意行在認識中的作用。性命之說也是朱熹理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他認為性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所具有的天理,人類稟受天理的因素,因而有仁義禮智的道德。但是人也是物質的形體,稟受的氣有清濁的不同,所以有智愚善惡之分。朱熹從先天氣稟的不同來論證人的賢愚善惡,從而說明了封建社會善惡是非的先天根據。對於“理”和“欲”的問題,他提出“人慾中自有天理”,“然天理人慾,同情異行”,認為道德意識與物質慾望是不可分的。他認為,凡是超越了封建道德原則規定的人慾,就是與“天理”對立的,所以說“天理人慾,不容並立”。在歷史觀上,他認為堯、舜、禹的時代“天理”流行,體現為“王道”政治;三代後就“人慾橫行”,體現為“霸道”政治。

總之,朱熹的學說可以說集理學之大成。他一生著作豐富,對理學的基本問題幾乎都有論述,他是理學的最後完成者,也是孔子以後對儒學貢獻最大的思想家,他創立了一整套完整、精密、獨特的理學思想體系,成了元、明、清時代佔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朱熹(1130—1200),也稱“朱子”,他集學者和思想家於一身,他學識淵博,為《四書》作注,是為了不起的大學者。他思想精深,是一流的哲學家,理學系統在朱熹這裡達到頂峰,此後數百年中,他在中國思想界佔統治地位。



之所以說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是因為他吸收總結了前人理學的思想,並且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1 “理”

朱熹說“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比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還是人為,都是其理。



某物是其理的具體實例,若沒有如此之理,便不可能有如此之物(類似柏拉圖的形式和質料)。

程頤認為,理是永恆,有某物,必有某理,朱熹把程頤關於“理”的學說,講得更清楚。

2 太極

朱熹說“事事物物,皆有個極,是道理極至。……總天地之理,便是太極”。每事每物都有理,理使這類事物成為它應該成為的事物,至於宇宙的全體,也有個終極標準,它是最高的,它是萬物之理的最高概括,叫做太極。



朱熹的這種思想認識來自周敦頤和邵雍,他們倆個最早講由《易經》發展而來的宇宙發生論。

3 氣

朱熹說“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行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這個具體的物質世界,必須有“氣”,並在“氣”上加個“理”的模式才能成為具體的物質世界。



在此之前,張載的宇宙發生論裡特別強調“氣”,氣聚形成具體的萬物,氣散,就造成萬物的消亡。朱熹在張載“氣”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

4 心,性

朱熹贊同程頤“性即理也”的說法,“此理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惡?所謂惡者,卻是氣也。

所謂“氣質之性”指在個人氣稟中發現的實際稟受之性,如柏拉圖說,它力求合乎理想,但是總不相和,不能達到理想。而固有的普遍形式的理,朱熹稱為“天地之性”。



張載已經做出這種區別,程頤,朱熹繼續堅持這種說法。

5 精神修養方法

朱熹認為,人人,其實物物都有一個完整的太極,太極就是萬物之理的全體,所以這些理在我們內部,只是由於我們的氣稟所累,這些理未能明白現實出來。

能使太極顯示出來,朱熹繼承了程頤的學說,一是“致知”(格物致知),二是用敬(來自佛教用靜)。程頤說“涵養須總敬,進學在致知”!

我們可以看到,朱熹的“理”,“氣”,“太極”“心,性”,“個人修養方法”等理論都有前人,比如張載,邵雍,程頤等為其鋪墊,朱熹總結前人學說,憑藉自己淵博的學識和精深的思辨,又有所發揮總結,所以朱熹成了理學系統的集大成者,理學在朱熹這裡達到頂峰!


我是一個小書蟲


朱熹是南宋初年的儒學大師、理學集大成者,別稱“朱子”、“雲谷老人”、“紫陽先生”。他的《四書章句集註》更是明清科舉的教科書,他影響了元明清三代整整600年。

但是近年來,網絡上很多人無端扣上“偽君子”的帽子,被人拿著偽造的野史瘋狂抹黑。還有人把中國落後捱打的責任推諉在朱熹身上。

一代理學集大成者者,成了冤大頭!

要了解朱熹,必須得理解他的思想,才會明白他的影響力。

朱熹的理學成就擱在宋代,甚至歷史上是最為傑出,思想體系也可謂最為龐大,近乎包羅了前一千年所有的儒學內容。

他總結、綜述、超越前人的理論,把理學修繕成為一座精工細雕的大廈。

我們簡單剖析一下朱熹的思想:

一.理氣與太極

理氣、太極是朱熹思想體系的中流砥柱,朱熹的思想核心是天理,天理的核心在理氣。

朱熹的理氣、太極是基本上沿襲了程頤的理氣說,在此基礎上,再有機地吸收融合了周敦頤的太極說、張載的太虛之氣說、邵維的先天說等。

朱熹認為“理”是天地萬物的根本,先一切而存在,天地、人類...都是從理而生。

“未有天理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使亦無天地,無人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

對於太極,朱熹認為太極就是理。

“太極只是天地方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

在理與氣的兩者關係上,朱熹認為理為根本,氣是依附於理的。氣為形而下的物質,理為形而上的模板。

天下沒有無理之氣,也沒有無氣之理,兩者依附依存。


關於萬物與理的關係,理學家提出“萬物各其一理,萬理同出一源。”,萬物都來自一個理,而萬物都擁有一個理,聽上去很矛盾,之前的北宋儒者討論了很久都沒法圓的邏輯設定。

對於“理一分殊”的難題,朱熹參考了佛教的“月印山川”譬喻:

“本只是一太極,而萬物各有稟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極耳。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則隨處可見,不可謂月已分也。”

天上唯有一個月亮,但是月亮映照河川,卻又是隨處都可得到,並不是月亮分身無數。

二.心性論

1.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

儒家先賢裡最早提出心性論的是孟子,孟子提出性善論,之後荀子提出性惡論。一千年之後,韓愈繼續討論心性問題,提出性三品說。

北宋的張載和程頤把心性,闡述分為

天命之性氣質之性

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二分法,遠比比韓愈的性三品、荀子的性惡、孟子的性善等說法更有說服力。

朱熹把天命之性,氣質之性用理氣聯繫起來。他在《孟子集註》中指出:性是天理的體現,是形而上的本然狀態;人稟氣而生,是形而下的有形存在。人是天理的體現,萬物也是天理的體現;人是稟氣而生的,萬物也是由氣而構造的。

但人與物的根本不同在於,人才具備仁義禮智信五常,物則是沒有。

為什麼人與物都有理氣,但卻有天壤之別,那就要進一步談論“心與性情”。
<strong>

2.心與性情。

心在朱熹的理學殿堂也很重要,但不同於佛教能生一切的“心王”。

朱熹的理學體系裡,心的作用是“虛靈知覺”。

虛靈是表明心稟賦了理,能夠修成至善之性。

知覺是心接觸外物,產生觸覺反應的作用。

朱熹再區分了“人心”與“道心”。

“知覺從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覺從義理上去,便是道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道心是來自性命之正,是天理的體現,是人心的主宰。

人心是氣質的表現,是形氣之私,因為要接受忍住的統領。

這就是“心統性情”

三、理學修持

朱熹的早年參禪學佛,後來學儒,修持的功夫是大體上繼續沿襲程顥、程頤。

方法大約包括持敬、格物致知及知先行後行這樣幾個方面。朱熹發揮為前人的持敬說和格物致知論,以為敬是為學修持的樞紐。

有人認為朱熹是禁慾主義,在之前,周敦頤的“正靜”,主張“無慾故敬”,要直接消滅合理慾望,其實更加禁慾主義,所以實踐中根本少人用。

朱熹更近乎人情,他認為周敦頤的主靜要求太高了,沒人能做到,恐怕做到的都去當和尚去了。

因此他接受二程的“持敬”

敬首先從外表做起,“正衣冠”、“肅容貌”、“整思慮”

持敬並不是要長年累月放下父母妻子,躲進深山古廟靜坐修練,而是無事時敬在裡面,有事時敬在身上。有事無事,持敬的功夫不要中斷,維持住這個狀態。

朱熹舉了生活中的例子,客人來造訪,就要在灑掃應對上居敬,好好對待賓客;賓客離開之後,敬又回到整思慮,專心做該做的事。

居敬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窮理”

窮理又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致知本是《大學》提出的一種修養方法,但文中沒有詳盡的解釋。

朱熹認為,格物即是窮理,格為至,為盡;物為事,上至無極太極,下至一草一木,君臣、父子都可視為物。

但是朱熹格物目標不是探索技術、科技...主要任務是“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道世故。”很明顯還是偏向中國傳統的倫理。

如何格物最事半功倍?在朱熹認為還是要多讀書!“窮理之要必在讀書”。

可以說,朱熹的認識論,還是迴歸到讀書明理,不是打坐開悟。

四、天理與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是許多人用來攻擊朱熹的話柄,但倘若問他們這六字是啥意思,多半不會回答。

天理與人慾的問題最早由二程提出,掀起了學術界的爭論。

對於天理和人慾,朱熹則認為,天理與人慾之間確實類似我們所理解的“零和博弈”,天理勝,則人慾退!

不過朱熹沒有學他老師程頤用天理過分遏制人慾,反而是一定程度上承認人慾的合理存在,朱熹也沒有在天理與人慾劃下明確的界限,也沒有明確的規定。

“人只有個天理人慾,此勝則彼退,彼勝則此退,無中立不進退之理。凡人不進便退也。”

關鍵是人們在天理人慾之間要體認省察,要存天理,滅人慾。

這樣說,當然並不意味著朱熹完全否定人慾存在的合理性。朱熹根本承認人慾是一種本來存在,不可能完全遏制。但要把人的慾望限定在合乎情理的範圍內。

“若是飢而欲食,渴而欲飲,則此欲亦豈能無?”“雖聖人不能無人心,若飢食渴飲之類。”

如果飢餓、口渴而飲食,這種慾望能沒有嗎?即使是聖人也不可能沒有飲食的慾望吧?

“須是食其所當食,欲其所當欲,乃不失所謂道心。”

合乎情理的人慾,是存在的依據,不過如果過分追求美味,那便是不合理不應該存在的人慾。

結語

正是因為朱熹,使得魏晉南北朝、隋唐以來,儒學面對佛道的衝擊難以接招回應,是朱熹回答了一系列難題,回應了挑戰,使得儒學從漢代以來再度穩坐官學,重新恢復學術秩序和權威性,之後深遠地影響了元明清幾百年的意識形態,對於儒學而言,朱熹居功至偉,無愧理學的集大成者!


雲汀YT


古說“理學”,今說“理學”。

前說“理學”,後說“理學”。

“理”字是甚?無人解說。

“理”如“不理”,“學”似“不學”。

都不明說,大家掙錢!

狗屁“理學”,無非“俚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