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如果按企业营收规模计算,现在的中国家电大王应该非美的集团莫属了。20世纪90年代末,美的还只是一个刚出炉的本土小品牌,就算是在顺德,美的扮演的都不是大牌角色,更不用说在全国。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90年代的广东,曾经占全国家用电器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顺德就贡献了一半。顺德当时除了美的,还有华宝、科龙、格兰仕、康宝等家电行业,科龙无疑是当时的领军企业。例如,1996年的历史数据显示,美的1996年营收25亿,海尔营收26亿,格力营收28亿,根据资料显示,科龙营收达到45亿。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尤其是科龙旗下的容声冰箱,从1991年开始就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品牌,并连续九年在全国排名第一。90年代是各冰箱行业百家齐鸣的时代,容声和海尔当时被并称为冰箱界的"南北双雄"。当时,科龙冰箱的出口量也是国内第一,根据一份欧洲数据报告显示,科龙冰箱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科龙和容声是什么关系?

现在大家都熟悉的是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实际上科龙和容声师出同门,他们之间的故事,要从1984年开始说。广东顺德是当年诞生的第一家电冰箱制造企业,容声这个品牌从此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时还没有科龙,企业名称是珠江电冰箱厂,这是一个完全由杂牌组成的企业。依靠手工敲打,打造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同时也掀开了一个新时代。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冰箱行业逐渐开始崛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国外引进冰箱生产线79条。珠江冰箱厂作为一个背景简陋的小镇工厂,面临的市场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容声冰箱想打开市场,质量成为最关键的因素。1985年,海尔的张瑞敏用锤子砸碎了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打开了海尔的市场。而恰巧在同一年,容声召回了进入市场的1000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从此与海尔并肩站在市场上,这也是中国家电行业首个产品召回案例。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有句古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除了高质量的特点以外,容声冰箱还是业界第一个请明星代言的家电企业。1988年,在整个冰箱行业都还在积极追求生产规模的同时,容声冰箱已经开始了品牌战略。他们邀请了当时香港著名的歌星汪明荃作为冰箱的代言人,"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被传遍大江南北。当时那个年代把广告当电影来看,容声充分博取了大家的眼球,收拢人心的容声冰箱逐渐走向人生巅峰。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1992年,面对席卷全国的股权改革浪潮,珠江冰箱厂也转型为珠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但员工持股仅为20%,创业团队基本没有控制权。1994年,珠江电器引进了三家外国投资者,使公司成为中外合资企业。借此机会,创业团队将公司名称改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控制品牌,并将新科龙作为新商标,随后就有了科龙空调的诞生。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了科龙与容声的关系:科龙是企业的名称也是一个品牌,容声只是一个品牌,它属于科龙。从那时起,经过两年的大胆和激荡,科龙迅速攀登成为白电行业的领导者。1996年,科龙迎来了高峰时刻。

据说科龙集团的员工每年可以拿到16个月的工资,每逢节日,员工都会集体抽奖,奖品是摩托车、彩电、洗衣机等高价值商品。在科龙所在的顺德容奇镇,科龙人经常出现在高档餐厅和KTV。传言当时聚光灯下的科龙,曾经让美国通用电气也垂涎欲滴,还派出专家组访问,希望投资科龙,但被科龙人回绝。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1997, 容升冰箱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0%,科龙被评为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一些媒体评论说,科龙在冰箱和空调领域具有角逐世界的竞争力,并被指定为中国家电行业未来的领导者。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年时间,这个曾经让世界巨头都梦寐以求的科龙意外垮台。2000年,科龙电器交出了一张惊人的成绩单,巨额亏损6.78亿。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科龙为什么会沦落为别人的"小弟"?

2001年,动荡的科龙被顾雏军接管,但后来这位"资本狂人"就算半年白头,也未能拯救科龙,2005年科龙的损失扩大到36.9亿,这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此时的科龙已成为一个烫手山芋,没有哪个企业敢接手,甚至顺德政府协调美的购买科隆,也被何享健也委婉地拒绝了。但是还是由胆子大的,几个月后,一群东山人来到顺德,经过17个月的波折,终于完成了对科龙的收购。而这个敢收购的大胆企业就是海信,从此科龙成为海信名下的一个"小弟",科龙空调和容声冰箱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海信旗下的子品牌了。

90年代的领军企业:曾力压美的格力,现亏损36.9亿沦落成“小弟”

对于此次收购,海信回忆起当初简直就是在悬崖边上赌博,但好在他们用今天的结果证明自己赌赢了。根据2018年数据,容声冰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仍然是前三位,仅次于海尔和美的,科龙空调虽然之前,但仍然是前十名。去年,上市公司"海信科龙"更名为"海信家电",虽然科龙的名字已不复存在,但已经彻底融入了海信的品质。

2018年11月,容声冰箱在顺德举行35周年庆典。科龙电器作为改革开放后诞生的首批家电企业之一,科龙电器已成为历史。然而,作为海信平台下的核心品牌,科龙和容声将继续创造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