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始終要牢記當初在黨旗下的宣誓

十九大代表周欣走進半淞園路街道 分享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焦点|周欣:始终要牢记当初在党旗下的宣誓

200餘名黨員和社區居民前來聆聽報告 本文圖片/晨報記者 竺鋼

焦点|周欣:始终要牢记当初在党旗下的宣誓

周欣進社區宣講十九大精神

晨報記者 李 芹

“大家好,我是0558號代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員周欣,大家都習慣叫我欣法官”。一句簡單而又透著活潑的介紹,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昨天下午,新聞晨報組織的“十九大代表進社區”舉行了第二場活動,十九大代表、全國模範法官、上海市勞模宣講團成員周欣走進半淞園路街道,為基層黨員和居民群眾帶去了自己對於十九大報告與十九大精神的解讀與感悟。

幾十張照片生動形象、宣講內容翔實細緻……現場聽眾一次次的熱烈掌聲表達了對周欣所作報告的肯定,而在最後的互動環節,聽眾席上更是出現了“搶話筒”的場面。

立足本職崗位,踏實奉獻

“學習與領會十九大精神已經有一段日子了,相信大家都有這個感受:如果能有十九大代表進社區,和居民黨員面對面交流,該是一次多難得的機會。”半淞園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顧定筠的開場白簡簡單單。

“五進人民大會堂,每次感受都不一樣。”報告開始,周欣的一句話就將大家的注意力緊緊抓住。對於十九大盛會,周欣用了這樣幾個詞來概括自己的參會感受:熱烈而高效、民主而嚴明、簡樸而溫暖。“在討論十九大報告等文件的時候,代表們常常會出現‘搶話筒’發言的熱烈場面。常常是前面一位代表話音剛落,後面好幾位代表已經把桌上的話筒給摁亮了。”

周欣還記得,自己成功搶到話筒的時間是10月20日11:30,也是當天上午最後一個發言機會。她以上海法院五年來的工作成就為例,由點及面談到了過去五年我國社會主義司法事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所取得“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上海法院在人均辦案數量全國第一、辦案任務重、壓力大的情況下,審判質效始終在全國名列前茅,司法文明指數則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司法改革也走在了全國前列,取得了可複製可推廣、令人信服的上海經驗……

在與大家分享盛會現場的種種以及她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後,周欣表示,作為一名黨員,要立足本職崗位,淡泊名利、踏實奉獻,把個人奮鬥的小目標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目標緊密聯繫起來。她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每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付出比以往更艱鉅的努力,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追求卓越,努力奉獻出更優質高效的工作成果。

拿法院工作來說,審判工作是第一要務,要通過有力地打擊各種犯罪、有效地解決各種法律爭議,保障人民群眾各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所以,每一位法官都必須把案件質量始終當作審判工作的生命線,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社會評價的優秀判決。

“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一支鐵一般信仰、鐵一般擔當的黨員隊伍,只要我們每個人在工作生活中多一些敬畏、多一些擔當,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不平凡的業績。”最後,周欣回憶起了11月4日作為基層黨代表,在市委書記李強帶領下到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言的場景。“要心中有民、心中有黨、心中有責,始終要牢記當初在黨旗下的宣誓。”

“小巷總理”尋求專業指導

知道周欣法官進社區宣講十九大精神,耀江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林龍全特意帶來一本《耀江社區住戶守則》(以下簡稱《住戶守則》),希望能夠得到周欣的專業指導。

小區內有人亂停車,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可能遭遇住戶抵制、吵鬧等,大部分業委會都對此一籌莫展;總有個別居民遛狗時不牽狗繩,嚇得怕狗的居民心生怨氣又沒有辦法……這本《住戶守則》對這些社區治理頑疾給出瞭解決方案:守則規定,針對亂停車的住戶,業委會對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將其車輛信息、車主信息在小區以電子屏或其他方式進行公示;針對養寵住戶,除了規定住戶攜帶寵物外出要束牽引帶、清理寵物排洩物,還規定了如果寵物對他人造成傷害,飼養者要及時將受害人送往醫院接受救治,並墊付相關費用等。

寵物飼養、房屋出租、車輛行駛與停放、小區通行、房屋裝修、垃圾處理、物業管理費、鄰里關係等和社區居民生活關係密切的方方面面,在這本《住戶守則》中都有規定,這樣的共識達成,有耀江居民區下屬的十個小區業委會主任聯誼會的參與,還藉助了專業的律師事務所力量。

對於這樣的基層治理創新之舉,周欣也為之點贊,她認為這是基層治理引入法治的創新嘗試,在發揮居民自治的最大社會治理作用的同時,又能依託法律為基準,尋求共識的最大公約數,是升級版的“村規民約”,具有很好的約束作用,可以幫助居民更好地形成規則意識。

“80後”組合相約聽報告

1986年出生的高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胡錦燕和今年85歲的麥豪初老先生是一對忘年交,他們戲稱自己是“80後”組合,兩人結緣於居民區的“海上中國夢”宣講團。

這支宣講團的成員主要來自中國船舶工業集團708研究所的退休專家和高雄居民區的黨員。平日裡,他們活躍在社區裡,為社區居民進行時事熱點、國防知識、國際關係等各方面的宣講。“這些老專家是社區不可多得的寶,肚子裡面有無數好聽的故事。”胡錦燕告訴記者,依託於基層黨建的力量,居民區黨組織和退休專家組成了這樣一支宣講團,在社區傳播知識、傳播正能量,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胡錦燕表示,居委會工作千條針萬條線,雖然很多居民希望通過調解來解決問題,但調解不是萬能的,有些問題必須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周欣法官工作室的普法對提升居民法律意識很有幫助,”她衷心地希望能多一點周欣這樣的法官、多一些這樣的法官工作室主動走進社區,為基層治理中的法律自治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麥豪初退休前在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工作,作為一名63年黨齡的老黨員,對於祖國一路走來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感到自豪。“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沒有誰比我們這一代人更有感觸了”。於是,在得知周欣進社區宣講後,老先生不僅第一時間報名,還帶來了筆記本認認真真地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