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江:魯亮海,一個勇於擔當的引路人

一個閃亮的名字,魯亮海,在餘江平定鄉洪橋村就像一盞明燈,照耀紅橋這片土地。他寬廣的胸懷,磊落的品質像大海,撫慰一方百姓,讓他們揚起風帆,駛向理想的彼岸。

一條改變命運的路

1991年11月,魯亮海應徵入伍。在部隊的大熔爐裡,魯亮海脫胎換骨,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蛻變。在軍營,他是訓練最刻苦的一個。在軍事素質上,他是連裡的拔尖人物。當年便入了黨,第二年當上了班長。部隊培養了他雪厲風行的行事作風,更培養了他吃苦耐勞敢於擔當的優秀品質。

餘江:魯亮海,一個勇於擔當的引路人

1994年12月退伍歸來,魯亮海在外漂泊了4年。這4年來,他感受到沿海城市及經濟發達地區的繁榮,為自己家鄉的遲滯不前而煩惱。

1998年,魯亮海被委任為洪橋村的民兵營長。他為村裡唯一一條通往國道2公里的道路而興嘆,不足二米的小路,常常被1米來深的荒草淹沒,坎坷不幹,每至下雨天,泥濘不堪幾乎無處下腳。村裡人拉著紅薯、蘿蔔出去賣,經常是人仰馬翻。

因為路太差,收穫的稻穀總比市場價低好多,為此,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魯亮海急啊,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他當村幹部最大的心願。老百姓都盼望著洪橋村能有變化,而改變就一定要有一個敢於擔當,有魄力,有能力的人站出來引領。

2002年村裡選舉,魯亮海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高票當選為村主任。2003年又兼任村黨支部書記。

"這是鄉親們對我的信任,更是一種責任,不修好這條路,我心不安啊!"魯亮海上任伊始,便著力規劃一條改變鄉村面貌的路,一條改變老百姓命運的路。

通過向上級爭取,魯亮海籌措到40萬資金,但還差40多萬。怎麼辦,工程不能半途而廢。魯亮海自己帶頭向親友借到5萬元,又與村幹部一道通過貸款的方式籌集。

一條寬5米,長3.5公里的水泥路環繞洪橋村,讓百姓看到了希望。

幾乎每個夜晚,都可以看個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在這條幹淨平坦的路上走來走去。他便是魯亮海的老父親。老人高興啊!

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洪橋村往年的集體經濟收入為零,要開一次群眾大會更是難上加難。如何建立一個融洽的幹群關係,凝聚人心,成了魯亮海腦中反覆琢磨的問題。

而只有壯大集體經濟,為老百姓辦實事,帶領他們走上致富路,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

"窮,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村民手中有錢了,辦什麼事都可迎刃而解。"魯亮海根據洪橋村自然資源優越,土壤旱地面積大而且相對集中,適宜機耕作業等特點,2013年牽頭成立親農果蔬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種植紅薯、蘿蔔、蕎麥等。

餘江:魯亮海,一個勇於擔當的引路人

藉助產業扶貧東風,大力擴展種植面積,將小紅薯做成大產業,使種植紅薯成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在栽培上以旱地旱雜糧紅薯為主栽品種,收穫後秋季種蘿蔔蕎麥進行輪作換茬改良土壤,並積極引進新品種,通過電商在網上銷售。

夜不能寐找銷路

創業從來都沒有一帆風順的。對於品相不好,個頭大的紅薯銷售變得異常艱難。怎樣才能讓這些屯積的紅薯不至於浪費掉讓魯亮海思慮許久。而將紅薯進行深加工,成了較好的選擇。

2017年9月,魯亮海絞盡腦汁籌來資金250萬,成立紅薯粉絲加工,建立扶貧車間。

加工廠以0.4元/斤的價格收購吸納貧困戶村民40餘人就業,紅薯粉絲年產量達30餘萬什。2018年合作社種植紅薯300餘畝,輻射周邊7個村委會村民種植紅薯700餘畝,每畝收益2400餘元,同時吸納附近村民就業40餘人,人均增收2000餘元,貧困戶11人,人均增收6000餘元。

由於合作社生產的粉絲美觀,不加任何添加劑,具有保健功效,深受老百姓歡迎。但是薯粉絲製作成功後,又面臨銷售的難題。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管理,如何加大銷售力度,讓魯亮海夜不能寐。於是,他千方百計積極與鷹潭市農糧局經銷商們開座談會,商量對接模式,在產品檔次上分類。

餘江:魯亮海,一個勇於擔當的引路人

魯亮海敢闖敢衝的幹勁,讓他在困難面前從不低頭。正是部隊中嚴明的紀律,打仗一樣的作風,深刻影響著他的一言一行。

讓百姓享受發展的紅利

魯亮海通過抓黨建,引進企業,推動了鄉村的振興,壯大了集體經濟。

現在洪橋村除了引進100多畝的光伏發電扶貧產業外,還流轉水田350畝養殖澳洲龍蝦,同時今年又從福建引進一家紡織廠,目前正在建造廠房。

為了打造秀美家鄉,讓村裡的環境更好,魯亮海在村裡組織了一個60歲至80歲老人團隊,每天為村裡打掃衛生。以每月發放100元生活用品的方式,調動25位老人關心和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

對於未來,魯亮海躊躇滿志。他說:″隨著村集體收益擴大,我想為每一位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養老金。我還要為那些考取大學,為村裡爭光的大學生們發放獎學金,以鼓勵更多的學子努力讀書,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報答父老鄉親。″

魯亮海像一位領航人,在洶湧澎湃的浪潮中砥礪前行。他一步一步按照自己規劃的藍圖,在洪橋村這片土地上描畫著。他目光堅毅,望向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