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什麼原因導致許多農田拋荒,怎樣才能激發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呢?

頁川木木1


主要是什麼原因導致許多農田拋荒,怎樣才能激發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呢?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孩子,家裡有四五十畝地,我深知農民種地的辛苦,辛苦勞作一年沒有收入或收入也只夠解決溫飽問題,導致大齡青年都出去打工。打工掙的多,勞動力都出去了,大片的農田就沒有人種了。

我記得去年我家種了十畝花生到收成的時候下了一個星期雨到處都是水花生都泡在水裡。一點點下去拔再抱到沒有水的地方。有的花生泡的時間長都臭了,花生這幾年價格低,這樣泡的花生更賣不上價。總的算下來拋除肥料農藥種子人工真的沒有錢了,還沒有出去打工一天還掙個200元。所以種地收入回報太低,風險大收穫沒有保證,再遇到天旱,水淹,冰雹,大風大雪的襲擊,更可能顆粒無收。

現在國家對農民有補貼,種田,買農機,看病,養老等。國家對農民的惠農政策也激發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還要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對補貼的也再提高一些。提高農民種田的回報率,加強對農民科學種田技術的培養,才能激發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安徽芊芊


種地虧本,我這基本沒人種了,都是丘陵地,一塊地幾分,東一塊,西一塊,水溝、渠全廢了,就算流轉了,土地平整、建路、修溝渠、修抽水站費用也很大,平均一畝地要5000-10000。以前國家把土地平整費用給土地大戶自已平整,很多人跑關係、搞假流轉,拿到錢後不種地,去挖礦、炒房,現在土地平整國家招標,平整後的土地不能種,溝渠不能用。當年我流轉1000畝土地,平整項目1000萬,有人招到標後200萬賣了,買的人聽說賺了2-300萬,平整的田,一邊水深半米,陷到腰了,一邊沒水;平整的地也是一邊高一邊低,高的地方全是硬黃土,旋耕機都只打下去10釐米,所有的溝渠都不能用,我們自已請幾臺挖機挖了一年,項目我們沒簽字,錢照樣領走了。如果一千萬給我們,我們只要300萬就能全弄好,結果是一千萬,半拉子工程。這就是中國農業現狀。


阿牛china2016


主要是什麼原因讓農田拋慌,怎麼樣才能激發農民來種地呢?

感謝提問者的提問,我是三農人農村一味,作為一個返鄉大學生,我來給大家談談我為什麼放棄了城市那麼好的工作而回來搞農業創業吧。

我畢業於2013年,畢業後到了世界500強企業上班,那時候工資也是一個月5000到6000元,對於剛畢業的我來說一天不是那麼累的工作,還拿著這麼高的工資,其實我很滿足。

但每年回家後,看到我們老家荒廢的土地,心裡就不是滋味,童年的時候一到春天滿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麥田,彩籽花,那種清香只成了回憶,所以我感覺很悲傷,心裡有一種念頭那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把村名們鼓動起來繼續種田呢?

當我和村裡的叔叔阿姨談論到此事時,他們都說一年只種地,麥子,玉米,彩籽又買不了多少錢,而且還得耽誤一年的功夫,出去打工一年兩口子掙個5.6萬不是問題。終於讓我明白了他們為什麼拋棄了田,出去打工。

在2017年的時候,由於國家大力支持返鄉青年創業,而且也是國家的政策,我看到了希望,既然國家都在支持,那說明也是一次商機,正好我們當地最近幾年有一種經濟樹“花椒”價格非常的好,所以我就辭職回家種起了花椒,現在已經3年時間了,➕上之前父母種的一年也夠自己的生活。而且我也估計村民們去種植這種樹。

自己投資也建起了辦公樓,準備今年做自媒體網絡電商,把我們這裡的花椒銷往全國各地。讓更多的人嚐到我們農村的這一味。

所以激發村民的種植,那就是村民能看到一畝地的收入如果超出了他去外面的勞動,那麼他就會種,現在我們本地的村民他們每家都是幾十畝花椒,再也沒有之前的荒地了,因為幾十畝花椒園一年的收入也有7.8萬,他們也沒有必要把主業放在打工上了。





農村一味


造成農田拋荒的主要原因之一,種田不緊辛苦,而且賺不到錢。一畝田能收稻子1000斤左右,現在稻穀1.5元一斤,人工費,化肥,種子,加起來如果遇到天氣不好,可能還要虧本。記得小時候種兩季稻穀,早稻和晚稻。那時沒有機械,全靠人工,暑假時候天氣非常熱,收割完早稻後,立馬要把晚稻種下去。倆畝地我們四個人差不多要五六天才能做完。累得腰痠背痛。這麼累還不賺錢,你說誰還想做。



現在的就業選擇多了,年輕人一般都是上班,或做點小生意,來錢遠遠比種田來的快。而且沒這麼辛苦。


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田拋荒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首先要提高農民的收入,如果每個月給農民發放工資,按每戶種植面積大小提高相應的補貼,讓農民在生活上得到保障。我看用不多久田拋荒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了。

農民一年到頭做最辛苦的事,得到的卻是最少的收入。那些明星隨便一場商業演出就是好幾十萬。職業無貴賤之分。如果沒有農民伯伯種糧食,我看誰還有力氣演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鄉村小優


農田拋荒的主要原因,一是投入和產出收入不成正比,甚至虧本。二是多數沒有形成規模,沒能機械化生產,刀耕火種的實在太苦太累收入又少。我在廣西一個三四線小城的鄉下,離城裡十三個公里。家裡五口人才不到五畝水田,如果種水稻滿打滿算一年兩季就收一萬斤左右的稻穀。而機耕費、化肥,護理、收割、收來還要曬乾儲藏。這都還不算,最起碼得浪費一個人圍著這幾畝田守著。一萬斤穀子最多也就兩萬元,而就在我住的小城裡那怕去早餐店打工每月也有兩千五元的工資,你說還有誰願意去日曬雨淋的守這幾畝田?


開拖拉機迎接春天1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點心得。我老家是農村,時常回老家,也聽說過,也見過荒廢的田地。對於荒廢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1、付出和收穫不成比例,或者說,賠本。我家在河南,平原,家裡平均每人七八分地。我記得小時候,收的除了交公糧基本上夠吃。改革開放後,大家紛紛外出打工,家裡糧食才有結餘,能賣一點。隨著經濟發展,部分地被收,家裡目前一畝多地。根據村上人說法,目前種地僅能落下一季秋。意思是除了成本,一年下來僅能收貨一季秋天作物的收成(我們這多是種玉米,也就是種玉米的賣的錢基本就是一年的淨收入,兩畝地,也就能收兩三千元)。而相比外出打工,只要肯下力氣,吃苦,即便在建築工地,大半月也就掙出來了。2、種地辛苦。即便是現在機械化程度高了,種、收都使用機械化,中間除草,打藥都需要人工。收小麥,收玉米,曬小麥,曬玉米等,都很辛苦。3、農村空心,只剩下老年人,小孩,年輕點的都外出打工,老年人也種不了太多地。


超級小沐沐


我是一個農民也來談談土地為什麼被拋荒吧?先我們來算一算紀帳,我家田二畝多一點加上地共計三點八畝,一年收水稻二千五佰斤,玉米五六佰斤,一年總收入三千多元,敢問這樣的收入誰還種它,我家常住人口六人,我如呆在家裡種地以現在的物價,我們只能喝西北風,打工就不一樣須然苦點致少能養活家人,要想農民極極種田,國家必須有正確的方法,種子賣天價,化肥賣天價,農藥賣天價,農機賣天價,等等凡是賣給農民的都是天價,但是農民種出來的國家來定底價,這是什麼世道種田怎麼活,想想都後怕。農民用一點耕地修建一個住房還要這樣手續那樣手續,請了支部書記又請國土局,在請建設所,各個單位給點錢,修個房下來打發他們都要上萬。遍地都是拋荒田,十里八村難見一個壯年人連雞鳴狗叫之聲都沒有了政府視而不見繼續下去五致十年過後十八億畝怕是保不住了。


獨立尊嚴平等


實話好說,就是有點那麼不一定順耳!

我想說一句大家都比較認可的一個例子:現在普遍的大街上的糧店門市部,一般都有50市斤一袋的小麥好精粉,一袋50市斤精麵粉平均價格是一百元這個價(我是煙臺市這裡的),我再舉一個例子:現在農村百姓出去打工一般低點工錢也是一月三千元左右工資,大家一般會公認這個工資數。

那麼問題來了,打工一月三千元的工資能買到三十袋(50市斤)的小麥精粉,也就是說一月的工資買上三十袋的麵粉一個人能吃上五年左右,大家再回過頭來去訪問一下種地的農村農民,現在一百戶人家農民平均就很少有幾戶人家農民能一年生產出三十袋(50市斤)的小麥精粉的,(何況除去化肥農藥澆灌收割等管理成本,不知虧否)也就是說把自己家的地種植一年的收入,也可能不如出去打工幹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多。

剛改革開放初期前後工人一般工資是三十元左右,至今工人的工資漲了一百多倍;剛改革初期前後農民的小麥價格是三角多錢一市斤,而現在也只是一元多一點錢一市斤,大約才漲了4倍左右,所以農民怎麼能去思想平衡呢?

有時那年由於天氣災害原因導致農產品漲點價,就會有人怨恨農產品物價高,我也是領工資吃飯的工作的人,有時我就很不理解那些不同情農村農民的人,有時由於天氣災害原因導致某些地區糧食及菜類絕收,百姓還能設法把包括菜類的農產品能給供應到市場就很不錯了,有的拿工資的人那來的那麼多怨氣還嫌農產品物價高?如果按照一月三千元工資算起,工人一天的工資甚至經常能買到二十之三十斤左右的雞蛋,(今年春節前後有時雞蛋一斤三元零八分錢),這裡還不去多說那麼多月收入五六千元或全國平均的工資水平。所以要為農村農業農民多理解一些吧,把思想(或好心眼)往農村農民那裡多傾斜一點吧,大家必須心中永遠要牢記一句話:"國家有糧心裡不慌"。

你拿著工資年年盼著每年多休幾個節假曰的長假好去參加人山人海的旅遊觀光,(吃遍本地還去吃外地甚至去國外吃,特別還想帶薪休假),本國游完了就去世界各地遊,結果在菜市場上的菜價稍為高點就牢騷滿腹,老百姓有時多種植的蔬菜在供大於需沒有人買時都爛在地裡時,有誰去關心的?前些日子我們這裡的菜市場販子拉了一車乾的大蒜頭是十元七斤,可見販子在農民手裡收購蒜頭就更便宜了,有誰去同情痛心蒜農的了?(現在就很少有同情心的人去說一句:你們農民也"蒜"太賠了)。

當六十年代初人口還少時,在中國工業農業正困難時,又是蘇聯逼債時,當時餓壞了那麼多中國人,我們今天應該很好的反思,問題是現在中國每年如果不大量進口大豆及其他農產品及牲畜飼料根本就不行,我國人口眾多,土地卻稀少,再加上農村有些地又不能去很好耕種,這肯定會給將來大眾的吃飯問題造成大麻煩,沒有電視看行、沒有轎車開也行、不去旅遊更行,但就是沒糧食吃可完完不行。

所以,必須要有全國大眾齊心來關心農村農民農業發展,要防止有一天住著別墅、開著轎車、抽著進口香菸、手裡拿著很多錢的銀行卡,卻買不到糧食吃了,如果誰還認為這裡是在寫文章,那就大錯特錯了,因上面已經說了,咱們已經多年以來就在天天的在各大港口碼頭必需的在忙祿著從外國進口大量的包括大豆大米在內的多種農作和牲畜飼料。誰看不到這些問題,誰就不會重視農村農民加農業發展問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最終我們不只是要每年都盼著給退休的人漲工資,同時也希望大家都盼著有關農業部門給農民糧食調整一下價格或是調高一下糧油補貼,真正的用有效的雄厚的經濟補償來鼓勵調動農民的耕地種糧的積極性,這樣即增加了本國農民的收入,又增加了國產糧油的產量,同時還能減少進口外國的糧食並會給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大家必須明白世界上唯一一個地少人多的特殊大國(即)中國是要警惕將來的糧食大危機了,要有備才能無患。特別要防止世界上公認的那個大壞蛋的霸王國家可能會有一天給中國的糧食市場找事……。所以在中國的糧食問題上,要盡以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確保自力更生,確保自足有餘,才能國泰民安。


謙讓為先52272460729


筆者看到,你提出兩個問題,而且非常的具有現實意義和尖銳,是我國這幾年三農工作的“重點”問題。
下面,我就結合我自己的工作以及農村生活經歷和見聞來做出相應的解答。
整體來說,部分農田拋荒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國家實施的“休耕計劃”;第二,部分農民主動棄耕;

而對於如何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這個問題,筆者以為非常簡單,只需要做高一點,保證農民的種植效益即可!

土地“拋荒”——更多的是官方刻意為之!
誠然,近年來,部分地區確實存在小範圍的土地拋荒現象,雖然不是常態,但是也非常值得關注和警惕;但是筆者也注意到,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更多是我國實施的“休耕”政策在主導而已,以國家意志來主導部分不再適合連續耕種或者耕種條件不足的地區進行輪作或者休耕。

比如說,2018年湖南省在長株潭地區13個縣市區實際休耕晚稻面積10.01萬畝,因為這些地區重金屬超標,不再適合稻穀種植。
在比如說,2018年河北省要求衡水、滄州等6個市的55個縣的100萬畝耕地休耕,因為這些地區是典型的地下水漏斗區,地下水已經不足以支撐其糧食種植。
所以,這些動輒數十萬畝的土地大規模休耕都是國家統籌安排罷了,為了恢復地力,為了糧食安全生產。

保證種植效益,促進農民種糧的“法寶”

至於說如何才能夠激發農民的種田積極性,也是當下很多三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話題。
最近這些年,農村大量的勞動力流入城市,願意留在老家種地的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這是事實。如果能夠確保農民種地所帶來的受益和進城打工一樣穩定且保持較高的位置,想必願意返鄉種地產糧的人會接踵而至。
但是,我國人多地少的農業稟賦也註定了未來我國能夠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不會太多,更多的農民將會進入城市,成為“新市民”,並且徹底和農村說再見.......


糧油市場報


目前中國的糧食結構不合理,現在是人吃的口糧足夠吃了,但是人不能只吃糧食,還要吃肉,吃食用油,一年要吃掉8000萬噸左右的肉,包括豬、牛、羊、魚、禽類等肉,如此巨量的肉從怎麼來?答案當然是養殖業,而養殖業用的飼料主要成分就是豆粕和玉米,豆粕來自大豆,中國的食用油有很多也來自大豆,而中國的大豆產業在美國低價轉基因大豆的衝擊下,已經沒多少人種植了,因為美國的大豆都是大規模機械化種植,效率相當高,又是轉基因,產量高,加上政府補貼,所以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價格非常低,運到中國比我們本土產的大豆還要便宜,中國每年都要進口9000多萬噸大豆!

幾年前,國家開始推行糧改飼,就是把一部分良田改種禽畜吃的青貯玉米等,但是也不能大面積推廣,那樣的話,糧食又不夠吃了,現在只有努力提高中國的土地利用效率,尤其是有很多拋荒地、鹽鹼地、荒漠低、沙漠、半沙漠地,大力投入研發、推廣設施農業,包括噴灌、微灌、水肥一體、玻璃溫室等技術,條件成熟時開挖藏水入疆工程,多方綜合治理,能夠把惡劣的土地變成高產地,那樣能夠徹底解決中國人畜爭糧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