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為何中國公司在非洲屢遭非議?


反思:為何中國公司在非洲屢遭非議?

在非洲的華企大都劃地為圈,修建營地、加固高牆、大門鐵網,封閉著骨子裡的保守,辦公、吃住和當地人都界限分明。

出於管理成本以及治安防範的角度,這有足夠的理由。

中國作為非洲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者之一,以東非和南部非洲為主。比如,在肯尼亞,中國的旗艦項目是價值30多億美元的新標準鐵路,而且還有啟動的製造業、酒店業等。

2018年9月份的中非論壇,更是見證了中非蓬勃發展的夥伴關係。

但是世界總有不和諧的聲音,9月份,某肯尼亞員工指控在中國企業遭到種族歧視。

2018年10月12日,The Conversation 網站登錄一篇文章,名為《肯尼亞必須面對越來越多的來自中國人的種族歧視》,暫不論是否誇大其詞,卻預示出非洲華企在當地形象的並非完美。

反思:為何中國公司在非洲屢遭非議?

該文章稱一名調查記者透露,在工程修建期間,肯尼亞工人“屢遭中國主管的種族歧視和虐待”,並且該企業“正在蓄意的實施一項隔離政策”。

這些被打上“種族歧視”標籤的指控涉及以下具體細節:

肯尼亞公民可以勝任的工作會由中國人承擔,當地人則承擔次要的崗位;同崗不同酬,相同勞動量,當地工人工資不足中國人的四分之一;中國員工可以“靈活”掌握規章的尺度而不用受罰;吃飯不可同桌、住宿條件差異大、廁所分開使用等。

另外該記者透露當地工人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比如強迫長時間工作、口頭威脅、騷擾等。

該記者稱某些中國員工給人的印象是卑微的僕人,但在“公眾的注視下”發生的事情,和“真正在私下發生的事情”,存在著巨大的反差。

對此,肯尼亞勞工部組建小組來調查這些指控,肯尼亞政府建議肯尼亞人包容,認為所謂的“種族主義”是文化誤解和未能妥善處理的文化差異。

對此處理結果,該文章有些不依不饒,指責“顯而易見,中國政府對有關中國種族主義的報道反應冷淡”,並認為肯尼亞在簽署《反對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框架下,以“以一種毫無底氣的方式處理或被故意忽視掉該種族主義事件,肯尼亞政府沒有履行對其人民的義務。”

然而,對於所有在非華人來講,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何況, 2018年下半年,這不是肯尼亞當地員工第一次對中國企業指控,當然也不是最後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