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漫和日本動漫,哪個影響力更大?

潛意識裡的道歉

這個問題有點兒寬泛了,從不同的角度來說都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說單部熒幕動畫的票房成績,那當然是美國動漫多得桂冠的,單如果你按計單行本的售賣數量來看的話,又有哪一部動漫能夠超越龍珠和海賊王這一類的常青樹動漫呢?

再者,我們再來看看藝術造詣維度來說。是啊,美國動漫精益求精,每一部動漫的創作都可謂是不計成本,嘔心瀝血的花費上數年時間去創作。相反,日本動漫就“廉價”得多了,每週一更的頻率,加上製作成本的低廉,往往使得即便是大熱的連續劇,比如火影這類的,也時常會出現“畫崩”的情況。

但這樣又如何?我們又能說美國動漫再藝術造詣上完全超越了日本動漫了嗎?這個問題同樣在不同的語境裡頭會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說在藝術創作高度上來說,是的,美國動漫毫無疑問確實能夠完全超越日本動漫,你看皮克斯的動畫多麼細究,連個人物皮膚上的毛髮都能夠用顯微鏡放大來看到呢,你看尋夢環遊記用作地下城背景裝飾的建築,也是製作人員,逐一逐一花費了數年時間搭建出來的。

但是,如果你說道藝術的普適性上方,日本動漫又會首當其衝的超越美國動漫,因為日本動漫市場的性質,決定了大眾參與門檻的卑微程度嘛,從而也就造就了日本動漫產業如此般的興旺發達,成為了超越日本本土經濟領域當中超越鋼產的第二大支柱性產業的存在。

你們說,題主的這個問題究竟是否太過寬泛了呢?是否就如拾部君說得那樣,根本就不存在劃一的答案呢?

在這裡拾部君必須要傳授你們一個面對這樣問題的人生哲學觀---在信息不夠充分的時候,別總想著超越這個,超越那個,給比對的各方設定一個“閥值”吧,比如超過1000萬人喜愛,那就當做是“超熱門的動漫市場”,超過1億人喜愛就看作為“現象級世界性的動漫市場”,顯然,無論美國,還是日本,他們都通通達到了後者的量級了,究竟孰優孰劣不重要,只要都是在這個位階裡頭才是重要的關鍵。

基於不分勝負的比對考量,只求探究結果呈現的各項的側重,這是具備現實意義的,否則啊,那僅是情緒上邊的一時爽快罷了。

在回答的最後,拾部君給你們陳列一下,日本動漫在美國的歷史票房成績,從中你們也能夠感受到美國人們的風格側重,結果與我們國內是大相徑庭的,這是文化環境帶來的差異,而基於對此的研究,可以得到很多很多有使用價值的成果呢,不過這就不是拾部君的工作了(我也做不來)。

第十名 起風了 520W

於2014年在北美上映,宮崎駿的作品之一,同名漫畫所改編而成動畫電影。該片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鬥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宮老爺子對於這部作品的寫實性表達還是比較強的,沒有不可思議的魔法,也不會出現怪物,拋棄了掃把在天上飛,魚兒從海邊來等天馬行空的元素。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零戰的實際存在的人物,故事通過主人公二郎一開始的夢境所引出,主角在夢境裡面坐著自己的飛機翱翔天際,突然被一架戰鬥機擊落,夢想被戰爭所摧殘成為了這部動畫的主要格局,是一部標準的反戰作品。

第九名 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 800W

於2015年在北美上映,鳥叔的經典不用多說了吧?《龍珠》的第19部劇場版動畫,。弗利薩通過龍珠把復活,並開始了自己對賽亞人的復仇計劃,黃金弗利薩大戰藍髮“超賽神”悟空和貝吉塔眾人,熱血沸騰的打鬥大作,宿命之戰已經正式開始。

第八名 數碼寶貝大電影 960W

於2000在北美上映,全名叫做數碼寶貝:我們的戰爭遊戲!數碼寶貝劇場版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故事講述八神太一等人自數碼世界冒險回來的半年後,互聯網上誕生了的兇惡數碼獸,隨著數碼獸的成長全世界的網絡陷入混亂!被選中的孩子們帶領著奧米加獸參與了戰鬥.....

第七名 千與千尋 1100W

於2002年在北美上映,宮崎駿出品必屬精品,不單單只是北美,該片在日本最終也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2003年,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

第六名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1500W

於2009年在北美上映,木有錯,又是一部宮老爺子的作品,這個長篇動畫電影故事描述一個住在深海里的人魚波妞,為了跟小男孩宗介一同生活,一心一意想變成人類;同時也描述了五歲大的宗介如何信守承諾的故事。

第五名 神奇寶貝:結晶塔的帝王 1700W

於2001年在北美上映,第一部在IMAX影院中公映的神奇寶貝劇場版,3D結晶和神獸炎帝通通都是賣點,神奇寶貝博士秀力在研究未知圖騰時被吸引異世界,他的女兒小美在失去父親後召喚出了未知圖騰。未知圖騰運用他們的能力使得小美的願望成真,把她的莊園變成了一個水晶宮殿,並不斷向外擴展,使得小美與世隔絕;還創造出了炎帝扮作小美的父親,噴火龍的迴歸也是這部動畫的一大亮點之一。

第四名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1920W

於2012年在北美上映,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其實也是宮老爺子參與制作的作品之一啦,動畫改編自英國奇幻小說《地板下的小人》,故事的背景從英國遷移至東京都的小金井市,講述生活在郊外房子地板下身長10釐米的14歲少女,與來此療養的少年相識的故事,該片後來還獲得過2011年第3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和最佳動畫片獎。

第三名 遊戲王:光之金字塔 1970W

於2004年在北美上映,遊戲王DM的劇場版,主題是光之金字塔(陷阱卡命名),一直想要打敗遊戲得到三張神之卡的海馬瀨人,為了找到能打敗遊戲的卡而去找貝卡斯,海馬打敗貝卡斯後拿走了青眼光龍和光子金字塔(黑暗力量創造的卡片)兩張卡,破壞之王阿努比斯利用海馬和遊戲進行黑暗遊戲妄想令世界被黑暗所籠罩,最終被三幻神和青眼光龍打敗。

第二名 神奇寶貝:洛奇亞爆誕 4300W

於2000年在北美上映,神奇寶貝系列的第二部劇場版,動畫設定的背景在橘子群島,小智一行人在旅行途中來到亞西亞島。此行期間他們發現了火焰鳥、閃電鳥和急凍鳥三隻傳說中的神奇寶貝。與此同時,一個名為吉爾露太的神奇寶貝收藏家嘗試捕捉三隻神鳥以喚醒洛奇亞,小智最終阻止了三神鳥和洛奇亞的世紀大戰,也宣告了吉爾露太黑暗計劃的失敗。

第一名 神奇寶貝:超夢的逆襲 8500W

於1999年在北美上映,當時神奇寶貝正屬巔峰時期,全球關注度極高,這部作品也是《神奇寶貝》系列的第一部劇場版,由神奇寶貝“夢幻”的DNA創造出來的超夢被火箭隊首領所利用去捕捉其他神奇寶貝,超夢意識到人類的自私冷酷後開始了自己對人類的報復計劃,它使用克隆出來的神奇寶貝打敗了小智等人,最終夢幻和超夢的大戰被小智以性命阻止,神奇寶貝因為小智的逝世而留下眼淚,神奇的淚水讓小智死而復生,超夢和夢幻被小智的人格魅力所感化最終止戈。

前五獨佔其三,看來神奇寶貝在北美的人氣不是一般的高...,“.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

關注【拾部次元】,回覆“東京食貨”,“東京搜查官”獲取全三季動畫!

如果覺得拾部君的回覆對你們有幫助,麻煩給我點個“贊”吧!


拾部動漫

先說結論:從普世性的角度而言,顯然是美國動漫的影響力更大。

之所以會這麼說,其實也非常簡單。美國動漫一方面靠漫威等超級英雄系列,近年來不斷拍真人版,在全世界圈錢到手軟,另一方面,迪士尼的存在更是一種巔峰王者從不過時的感覺。恐怕大多數的人小時候都看過米老鼠唐老鴨,而後來的《獅子王》《花木蘭》《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清一色全部都是迪士尼的作品。再加上美國還有皮克斯等等,整個文化創作產業鏈達到了極致,並且從業者的環境基本上也算是世界第一了。

相比起來,日本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儘管也不少,但是由於作品當中體現的文化太過於日式,或者說太過於東方氣質,這就導致了很難做到在全世界範圍內形成影響力。就拿《哆啦A夢》來說,雖然我們都很喜歡,但因為大家明白裡面講述的文化特點。但拿到歐美,他們或許就很難理解其中講述的內容。至於很多少年漫畫固然在全世界也很火,但必須考慮一個問題是,這類作品更多地還是吸引少年或者青年男性關注。覆蓋率明顯不如美國的動漫了。

另外我覺得吧,跟美漫相比,日漫的格局終歸還是小了一點。就拿上週的《REC》來說,給出了那麼龐大的世界觀,最終卻使用過家家一樣的方式來收尾。這種感覺真的很糟糕,跟之前看《AZ》差不多。而實際上日本人通常很難把控大場面的作品,這就自然束縛了日漫的發展空間。


三叔侃侃

美國動漫因為全球性的商業因素使他創作時更加普世,更多的是與不同文化圈沒多大隔閡,不會出現有鮮明特色的動畫導演。雖然日本的普世價值沒美國那麼高,可是日本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動漫能幹過電影的國家了,這種在本國的強大影響力也迫使日本的動漫創作者求新求變,導致日本出現一批有著鮮明作者風格的動漫導演和漫畫家,比如宮崎駿和今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