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华庆面粉厂、兴顺福酱园的创办人-山东寿光人张采丞

张采丞(1868—1934,一说1866—1936),原名张克亮。1868年出生于寿光县鱼台乡柴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年少时随兄在家种地,后到其父在羊角沟镇开设的粮行学做生意。1884年,他继承父业,将父亲开设的兴顺盛栈行改为兴顺福粮栈。1891年,张采丞出资数百元,在羊角沟开设源顺福酱园,经营虾皮、虾酱等海产品,通过小清河运海货到济南销售,逐渐积累起一些资产。1900年,他携银3000两,举家迁至济南 。

1904年济南开埠之后,他敏锐地预感到商业机会的来临,先后在商埠经二纬三路和经三路南租用了两块地皮(共约15亩),一面创办木材厂,从东北购进木材,由海路运至羊角沟,再经小清河运至济南;一面建楼做店面,仍以“兴顺福”为字号,并在泺口、羊角沟设立分号,专营粮业货栈,同时涉足粮食、海产品、酱菜等多个领域。当时,正值济南开埠不久,建筑市场火爆,粮食、副食品需求量也很大,借这两类生意,张采丞赚得了可观的利润。

后来,张采丞发现,随着济南城市的发展,济南的人口越来越多,粮油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于是,他经过斟酌筹划,于1909年在经二纬三路创办了兴顺福机器榨油厂。这家榨油厂是济南第一家以机器取代传统手工榨油的工厂。由于市场切入点准确,榨油厂的生意越做越大,最多时日榨大豆15吨。1913年,在经营机器榨油厂的基础上,张采丞与冷镇邦合资,购进4部石磨、2部蒸汽发动机,开办“兴顺福机器磨面公司”(名为“兴顺福西记”)。工厂日产面粉600袋,是当时机器加工业中人员较多、规模较大的厂家之一 。粮食加工业的成功,为企业后来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

同年,张采丞在经二纬三路创办了兴顺福铁工厂,雇佣德国人白少夫作绘图员。尽管铁工厂没有技术员和工程师,但几个能工巧匠按照白少夫的图纸制造出了锅炉、引擎等设备。此时,他看到有发展前景,便集中力量,扩大原有铁工厂的生产规模,雇用工人达400多人。工厂除制造锅炉、水泵、吊车和矿山用的机件外,还曾研究试制小型轮船,在小清河试航。此外,铁工厂还仿制汽车,在市内试用,并试制过蒸汽引擎等。

1918年,张采丞与官、商合股集资30.87万元,筹建华庆面粉厂,并担任总经理。山东督军田中玉、财政厅长周嘉琛、实业厅长田桂芳、济南交涉署长施长卿、济南道尹唐柯三、北京交通次长劳至常、济宁玉堂酱园孙笠樵、烟台盐商郑雪舫等人,都对工厂有投资。投资者共170户,投资最多的为张采丞,其次为冷镇邦。华庆面粉厂在官扎营西购买土地,建起了厂房和仓库,由上海购到美商鲁宾逊厂制的钢磨6部,购进兴顺福铁工厂制的锅炉1部、引擎1部,招用工人80人,办事员30人。面粉厂于1921年8月开机生产,日产面粉1500袋(每袋44斤)。后来,因为动力设备效能低,煤耗量大,不能继续使用,又于1924年由上海购入英国马旭尔厂360马力蒸汽引擎1部,增购钢磨6部,钢磨数达到12部。生产设备更新,生产能力提高,日产面粉增至3200袋 。为了运输方便,张采丞与津浦铁路局协商,修了一条铁道岔路直通华庆面粉厂的仓库,成袋的面粉可以直接从华庆面粉厂的仓库装上火车,销往省内外市场。1937年春,面粉厂又增资9万元,资本额达40万元。

1926年,张采丞在粮栈临街处加盖了一座铺面房,创办了“兴顺福酱园”。也正是因为这个酱园,使“兴顺福”成了济南妇孺皆知的老字号。后来,张采丞又在济南开设兴顺福北记分号,经营窖冰、烧石灰、仓库出租等业务,并独家代销英国太古公司白糖,生意兴隆。随着经营业务的拓展,“兴顺福”一户兼营数业,成为济南开埠后发展起来的一家跨行业经营的工商企业,涉及粮食交易、机器榨油、面粉生产、木材销售、机器制造以及酱菜腌制等业务。因其善于经营,注重商号信誉,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张采丞成为济南颇具影响力的工商界人士。1925年,张采丞当选为商埠商会会长,后任首届济南商业研究会会长兼红十字会会长。

张采丞的经营成功之道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两点:其一,善于把握商机。张采丞目光敏锐,善于发现市场的空白点,与时俱进,哪个领域赚钱就把资金投入到哪个领域。其二,张采丞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善于团结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他不仅不克扣员工,而且有效地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收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一直将企业利润的40%用作员工分红,这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员工探亲时他给报销路费,生病时他发给医疗费,这在当时都是极先进的管理理念。

华庆面粉厂在建厂后,经营大权一直由董事长张采丞所掌握,但董事、股东间存在张采丞一派和董事冷镇邦、袁瑞卿一派的矛盾。1929年,冷镇邦、袁瑞卿纠结部分股东,借查账之机搞了一些无中生有的问题,并召开股东大会向张采丞攻击,多数股东倒向冷、袁一派,所以在改选董事会时张采丞落选 。

1934年,张采丞病逝于济南。

张采丞去世后,他所创办的许多企业大都在1938年前先后停业,延续时间最长的则是面粉厂与酱园。兴顺福酱园位于经二路纬三路路西,前面是门头,后面为作坊。开业之初,张采丞用重金聘请了两位腌制酱菜的名师。这两位师傅在各种酱菜的腌制过程中严格遵古炮制,一丝不苟,颇得顾客好评,所制各种虾油小菜尤其为人所称道。兴顺福酱园北临火车站,客流量大,为了便于外地旅客携带,“兴顺福”每天都要将上千斤的虾油小菜装进小竹篓内,分为1斤装和2斤装,往往不到天黑便销售一空。兴顺福酱园共经营了60余年,不仅在济南独树一帜,而且享誉省内外,成为济南家喻户晓的老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