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財浪潮之下,保險理財如何避坑?

shoujiweitu2961


坑人的是人,而不是保險

有時候媒體真有肆意傳播陰謀論之嫌,不管是問題還是文章題目,必須要搞成“XX坑、XX害、XX癌、XX毒”等,來獲取公眾的關注度。

客觀的講,理財產品中,有銀保監會監管的,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它們分別對應的是短期理財和長期理財項),相對於各種高利息的互聯網平臺理財產品如P2P等,是最安全可靠的。

但是,要控制風險,給予穩定回報,就意味著,這種類型的理財產品,收益不高,本金安全。

收益不高,應該是公眾最大的槽點

追求更高的收益,是人性裡不可或缺的貪婪,很少有人能控制好自己。

非要看保險理財有沒有坑人的地方,就是在看有沒有人,拿著保險偽裝成高收益的產品,去誤導貪心的人。

比起產品條款裡面的一些,存入初始費用扣除、部分支取費用、以及早期現金價值增長的成本扣除。誤導消費者,所造成的購買保險,資金利用率損失,往往是購買保險最大的坑。

保險理財有4個特點:

1、安全

2、強制存入

3、長期

4、有退保損失的年期計算

安全:保險的安全性,是所有金融產品裡最高的,這主要歸功於,該金融產品的名字起的好,如果連保險都不保險,那什麼才是最保險的?

當然更多的是因為,保險條款裡有明確的規定,每年的保底利率,一般為3%

強制存入:保險的繳費期,一旦確定,存入的資金就會按照年固定的數額,定期進入自己的保險賬戶,繳費年期有1年、3年、5年、10年等等,如果在確定的繳費年期裡,沒有完成資金存入項,那麼保險將面臨失效問題,你的錢也會因此損失不少。

長期:資金在保險理財的留存時間,是所有理財產品最長的,如果你想短期獲得收益,請不要選擇保險,如果有人拿著保險來做短期理財,那很肯能是拿著不確定的收益來欺騙消費者。同時,保險賬戶是由保險現金價值確定的,在繳存資金進入理財保險的時候,短期幾年內,保險的現金價值都不會超過所交總保費,這也是保險理財的長期性特點制約的問題。

退保損失的年期計算:保險賬戶的退保,支取,很可能涉及到一些費用計算,如初始費用扣除、部分支取費用、以及早期現金價值增長的成本扣除等等。這些費用的扣除,根據保單留存的時間而定,資金留存越長,扣除費用越低,如果你可以詳細的瞭解這些費用扣除,在什麼時候取出來使用是沒有損失的,那麼,可以避開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你該如何選擇理財保險,避坑呢?

選擇產品,越簡單越好,最好是那種,只設定怎麼存怎麼取,每年賬戶有多少錢,簡單的像銀行定期存款一樣的保險理財,這樣你可以用最少的精力,挑選出最合適自己的產品。

比如,這種簡單的保險理財,一目瞭然,數字簡單,利益穩定,沒啥可以拿出來騙人的地方。

最後,朋友們,別貪心就行,人生路漫漫,怎麼可能讓你坐享其成呢?

想要和我進一步接觸,可以關注我,並私信我,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和小雋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要配置商業保險,已經不是什麼需要強調的事情了。

但有些人找我訂製專屬的家庭保險配置方案時,提供的信息資料裡面有以前買過的保險,讓我幫他們做保單分析。

結果我發現,大家雖然已經有配置商業保險的意識了,但卻買了一堆沒什麼用的保險。

今天,我好好教大家怎麼買保險,讓大家避開買保險時常見的5個陷阱。


01 不講清楚理賠條款


把自家的產品吹上天,這一點無論在哪個行業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過別的商品,使用出了問題可以及時投訴或者更換;但保險基本只能等到理賠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貨不對板”。

那些賣保險的人,在你買保險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給你感覺什麼都能賠,結果到了理賠的時候,就給你拒賠了。

你要記住,保險公司是按照合同條款賠的,不符合約定的肯定不會賠給你。

無論銷售的時候他們說得有多好,只要沒寫進合同條款,都是不確定的事情。所以一姐一直跟你們說,口說無憑,沒寫進合同條款的東西都不要信!

所以如果一個保險銷售人員只跟你說某款保險有多好,卻不告訴你發生什麼情況會影響理賠,你不要買。


02 以“停售”為由讓你買


炒作“產品停售”是保險銷售的慣用伎倆,整個套路是下面這樣的:

誇某某保險太好了,買了就是佔了保險公司便宜,保險公司賣太多會虧錢,所以不得不停售,再不買你們就沒機會來薅保險公司羊毛了。

但實際上產品停售的原因很多,一姐研究了一下近幾年來“被停售”的產品,發現主要的停售原因有3個。

一是產品設計不符合監管要求,被監管強制停售;二是舊產品優勢不足,停售進行更新迭代;三是宣傳噓頭,其實就是在做飢餓營銷,刺激大家的購買慾。

所以你們可以看到,這些“被停售”的保險並不是真正的好保險,特別是我上面說的前兩類保險,要是買到了這樣的保險,你才是真的虧了。


03 讓你買大而全的保險


大而全的保險,泛指那些什麼保障都保的保險。比如重疾、意外、普通身故等基本人身保障都有的平安福,就是典型大而全的保險。

這類保險對懶人來說感覺很友好,因為一份保單就能把自己的人身保障買全了。

但實際上呢,大而全的保險所包含的保障互相牽制,理賠了其中一項,另一項保障肯定就會受到影響,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而全”。


04 吹噓大公司的保險有保障


有的保險銷售人員很有意思,賣保險的時候產品誇得不多,但也不跟你說什麼不賠,講得最多的反而是他們公司有多牛。

比如,跟你說某某保險公司上年度淨利潤N個億、某某時候上了央視、某某時候上了全球知名品牌排行榜……

公司品牌固然重要,但是公司名氣大並不代表公司服務質量就好、產品就好。

比如平安、中國人壽牌子大吧?可是平安福跟國壽福跟別的公司同類型產品一比,綜合性價比幾乎毫無優勢可言,渣到不行。

你別以為大公司理賠會更靠譜,因為任何保險公司的理賠都是根據保險合同條款來的,超出條款的都不給賠,就這麼簡單。


05 忽悠你買返還型保險


這個坑,真的很大,而且坑了太多人了。

很多人對自己的算賬能力非常自信,在買保險的時候尤其如此。在他們的嚴謹計算下,總覺得不出險還能把保費全都退回來的返還型保險最划算。

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返還型保險說白了,就是你交錢給保險公司,他們把保障你風險的成本扣除後,剩下的錢拿去投資,幾十年後把賺到的錢分你一點點。

是的,只有一點點!!!!

那點收益,真的不如你自己拿著錢去買理財產品!

記住了,別買返還型的保險,要買就買消費型的保險產品,記住了!!!!

以上5點,就是我平時在幫大家做保單分析時見過的最常見的保險陷阱了。

希望大家避開這些陷阱,挑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險。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妹讀財 (ID:xmducai)。



小妹讀財


保險理財其實沒啥太大的坑,有坑的是人們買一份保險,即想有保障,又想有收益;想買一份保險解決家人的全部情況群需要用的錢,這種想法存在才導致人們感覺保險到處是坑。

第二種坑是保險代理人這塊的,因為保險代理人的入職門檻要求低(以前要考證,但最後淪為形式,現在證不需要考了,但是監管更嚴厲,我覺得這算一大進步,但因為也有缺陷,這個就不說了),對同一款產品的理解五花八門,很難保證能真正的把一款產品介紹清楚,所以說的時候都是大概的,和具體買了這份保險之後的情況有出入,所以感覺入坑了。

保險理財如果還想的是收益,那所有的對你來說都是坑,它最主要的是一個保字,這個只是最基本的能保證你這筆錢在你要用到的時候存在,不至於太缺,只要保了這幾個方面,就行了(不說具體的,說的太具體了很喪):

第一個是意外類的保險;

第二個是健康類的保險;

第三個是養老類的保險。

這是最最最基本的,剩下的,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可以再加。


許願的泥菩薩


保險理財的實質是你放了一筆不能動用的錢,因為你一旦動用就說明你本身就是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才會去動用

如果沒有走到這一步,只要你一動用你肯定就會後悔為什麼才這點,也會損失以後的收益

保險理財就是給自己未來留了條路而已,不至於真遇到困難的時候賣車賣房而已

這筆錢順利的話其實是留給後輩的,只有這樣他的收益才是最大化的。

當然保險理財還有其他作用,現在沒有收遺產稅,但是以後就不一定了

一筆錢可以當兩筆錢用(貸款)

保險理財還是針對很有閒錢的群體,不至於錢在手裡快速揮霍掉


小邱保險顧問


題主說中了目前保險業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迎來了互聯網時代。

這對於客戶來講不僅僅意味著擴大了選擇面,而且大大提升了買賣雙方的透明性。

80後逐漸成為各個市場的主流消費人群,同樣也包括了保險市場。 80後是典型的“互聯網一代”,被稱為天生就會用互聯網。 什麼意思? 最典型的就是在購買之前會利用互聯網甄別產品的信息。

這面業務員介紹著產品,那面就開始自己用手機檢索判斷銷售人員說的真偽了。

這對於客戶當然是有益的,通過自身判斷和甄別出來的結果信服感和適用性肯定是最高的。

關鍵是消費者通過這個過程是不斷吸取保險知識的。

但是,這麼做也有缺點,僅盯著產品的話很容易陷入不斷比較的怪圈。

客觀的說,現在市場沒有一款保險產品是完美的。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互聯網找到---經紀人。

省去的是淘產品的環節,經紀人本身擁有海量的保險資源,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具體情況設計保障組合方案。

其實客戶做的只需要判斷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就好了。

而且經紀人可以提供售前到售後理賠的全流程服務。

希望答案能幫到您,如有需要歡迎您追問或者私信具體溝通。

謝謝


九雲輕生活


保險理財,說實話,想要賺取高收益,保險理財不是最佳選擇,炒股、投資期貨、買基金都可能收益比它高。但是前提是你能接受高收益帶來的高風險,可能資產大幅增值,也可能顆粒無收,甚至血本無歸

他最為重要的特點是安全,確定,穩定。

1安全:本金安全(只要有耐心,退保不虧本金)。

2確定:年金保險所有的收益以合同形式確定。

3穩定:鎖定一個終身確定的利率,幾十年還是同等收益。


保險經紀人李盛豔



互金跟投


所謂“坑”就是想象和現實的差距,無論互聯網金融還是保險理財。

為什麼會有坑,還有人去跳,就是貪念矇蔽了我們的雙眼。

保險是商品,買什麼有什麼。

保險是契約,籤多長交多長。

所以坑還是不坑,要靠您自己決定。


王衛奎


保險還是先保障,再說投資的事。要避坑就要弄明白條款,如何盈利資產投向,收益是怎麼算的是年化(固收)還是七日年化(浮動收益),期限多久等等。


大佛聊理財


保險理財瞭解一下,合同約定本息無憂,適合中長期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