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盛阳衰 京剧式微之根源

京剧自清朝中期形成以来,200余年稳居“国剧”之位,“同光十三绝”后,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金少山、萧长华、周信芳,以及“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等,

大师级人物层出不穷,但这些大师无一例外都是男演员,京剧界的女演员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阴盛阳衰 京剧式微之根源

(同光十三绝)

这一点和很多地方戏决然不同,如越剧、黄梅戏、评戏等则是女演员一统天下,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京剧里真正的女演员唱戏,当自1914年雪艳琴开始学戏起,1930年春天津《北洋画报》发起,举办"四大坤伶皇后"选举。几个月的紧张角逐,6月21日公布评选结果:胡碧兰、孟丽君、雪艳琴、章遏云,被称为"四大坤旦"。后因胡碧兰离开舞台,逐又递补新艳秋为四大坤旦之列。

能把这“四大坤伶”说全了的有几位?事实上广大戏迷朋友最为熟知的似乎只有程派的新艳秋。

坤角之所以历来不被重视,一方面有传统的“男女”地位的因素,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

京剧界“唱、念、做、打”俱佳的女演员至今一个没有。被公认的“流派”也没有一个是女演员创立的。

不知何时,妇女翻身了,而且顶了多半拉天了。青衣、花旦、老旦男演员已属凤毛麟角,毕竟这些角色本身就是女性,似乎还能解释的过去。但女老生、女花脸的雨后春笋式的爆发,进而大行其道,这一点就非常耐人寻味了。作为“国粹”、“国剧”的京班大戏,难道要一路狂奔自我矮化,直奔地方小戏而去吗?

可以说,从男演员为主到女演员当家的过程,就是京剧不断滑坡的进程,也就是京剧日益萎缩的行程。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责任在谁?

不要再说些诸如“京剧节奏慢”、“文艺多元化”、之类的托词,京剧的阴盛阳衰进而水平不断降低,完全是戏曲教育工作者的偏差。

幼、少儿阶段,女孩子发育成熟的更早,表演意识、自我展示欲望、抽象思维领会能力明显强于同龄男生,

小学、初中阶段,学校里各方面拔尖的大多是女生,各个级别的少儿文艺演出几乎女生占比在70%以上。需要从小培养的京剧苗子,也同样出现了严重的“重女轻男”式的挑选。没有识珠慧眼的教师起不到伯乐的作用,把一些“小时了了”的所谓“童星”收归门下,最终难逃“大未必佳”的“伤仲永”定论。

阴盛阳衰 京剧式微之根源

(都是女孩)

当年4岁登上春晚舞台唱京剧的“天才童星”刘小源现在水平如何?六岁登台的“四小神童”之一穆雨,又是唱戏,又是搞音配像的,拜了马派名家张学津先生后理当艺业精进才不负众望所归,作为马连良先生再传弟子,已然30岁的她能扛得动这杆“马派”大旗吗?再看看成名已久的“小冬皇”王佩瑜,随着年龄的增长、舞台经验的积累,40多岁的她处于演员最佳黄金年龄阶段,事实上近年来不仅裹足不前,甚至出现很明显的退步,雌音重的缺陷反而日趋显著,甚至到了不敢发力的地步,即便如此,也是怎么听也像是个“老旦”。

说到老旦,再看看那些老旦名家们,早已不知龚云甫、李多奎为何许人也,在李金泉的唱法下,又不断加以“委婉、细腻”,不论是年高过百的佘太君,还是“饥饿实难当”的老康氏,扮相上越来越漂亮,腰板越来越直,争当“最美老旦”,完全可以说她们在老旦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行当------“大嫂子旦”。

难怪被人称为“大嗓青衣”,名副其实。

阴盛阳衰 京剧式微之根源

(这老旦,绝对没到更年期)

老旦成了“大嗓青衣”,那青衣又如何?听听被女演员糟蹋的体无完肤的程派就知道了。

阴盛阳衰 京剧式微之根源

早已成为笑柄的足管部门曾下发文件,青少年选拔身高低于1.85米的一律不能入选,看看现在足球场上那帮停球十米开外的傻大个,能指望他们提出什么名堂?

以现在京剧选拔、培养人才的模式,麒麟童、程砚秋等报名戏校肯定不收:不够料。

师傅不明弟子拙。

没有高水平的老师,高哪来水平的学员,没有高水平的学员,哪来高水平的名家,没有高水平的名家,自然也就很难吸引观众,没有观众的支持,京剧衰亡也就不可避免。

本人并无“轻女”之意,不过对于艺术来讲,不单是京剧,书法、绘画,甚至裁缝、厨师,确实男性更胜一筹。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