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老人说"清明高梁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友君


这句谚语是有道理的,从问题本身就可以理解为,过了清明节就可以开始种高粱,紧接着就是谷子,到了谷雨的节气开始种棉花,栽红薯.

每一种作物的播种时间都是古人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按照24节气的时间点来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播种,还有一句话就是“你误地一时,地误你一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见过了清明节农民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每一种作物都有它的播种时间,要及时掌握,首先是把耕地备种好,种子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合理施肥浇水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下来就是备好种子,尽量在正规的地方买种子,以保证种子的质量.最后一关就是做好播种后的前期管理.


黄晓红果果


在古代农业技术比较落后,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更没有现在的天气预报。那个时候种植庄稼,完全依靠人们对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的观察和实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来进行种植。


农民所种植的农作物多种多样,每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都有所不同。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呢?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种植的实践中,结合二十四节气总结出了许多的谚语。比如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也有的说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通常在清明节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进行蔬菜的育苗工作。到谷雨的前后,气温升高比较稳定,这个时候的人们就开始蔬菜的定植工作。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这句谚语很好地总结了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一下全部都记住了。这个谚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清明的时候先种高粱,高粱种植过以后就开始种谷子了。在谷雨前后,就可以开始种植棉花了,棉花种植完毕就可以种植红薯了。这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人们都是这样来安排农时的。

这样来安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高粱的种植时间一般在4月初选种、育苗,到5月初移植。春谷子的种植时间一般在4月的下旬。棉花是在清明前后进行育种,谷雨前后移植。红薯也是在4月初育苗,4月下旬移植。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农业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会根据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种植的时间。根据农作物各个时期对湿度、以及营养元素的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浇水以及施肥等农业活动。

对于“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这句谚语你是怎么看的?你觉得它有道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