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么才能够做好因材施教?

emptymalei


教师怎么才能够做好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关于策略与方法的问题。下面,三水三心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的经历,来谈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一,因材施教,是孔子对教育的重要贡献

凡事,我们需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因材施教,字面意思是根据不同人的学习能力、性格志趣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最好的发展。这背后隐含的,其实是个性化——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个性化是西方的舶来品,其实,我们的古人,几千年前都高度关注个性,只是被我们忽视了罢了!

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在《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差别很大,其原因就在于,“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意思就是:子游能赡养父母,但不够尊敬;子夏太过于耿直而缺少圆润。

所以,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而这一点,就是孔子对教育的重大贡献,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比如,我们最近一些年流行的选课走班,其核心,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二,因材施教,我们需要采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需要因材施教,但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

首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做任何事情,理念都应该是先行者。前些年,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我们不一样》,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先天禀赋有差距,后天的生养环境不一样,人生际遇也大不相同——可以说,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不一样,才成就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所以,要实施因材施教,就必须明白一点:我们实施因材施教,是为了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其次,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培养认识学生特点的基本能力。

有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我们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1. 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2.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3.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我们知道,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用图式来讲解概念,避免把喜欢安静的学生安排在教室门口坐等。由于任何认知风格都不会适用于所有的知识学习,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中坚守某一种认知风格,势必会在一些不适于自己风格的学科学习中失败。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学习风格是一种习惯,后天经验和训练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注意的是,方式先配的教学不会像匹配性教学那样容易展开,必须细致渐进,并且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及时进行调节。

最后,要创造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站在“舞台的中央”。

每个儿童都是天才,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有没有给他一个合适的舞台。西方有句很经典的话,“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他打开一扇窗”,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找到这一扇窗,然后帮助学生打开。

我以前有个学生,学习成绩相当差,但我发现他的运动能力很强,就积极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田径队。结果,通过他的刻苦训练,每次运动会,他都可以大出风头,在全区、全市的运动会上,都获得过冠军——站在了舞台的中央,他的自信心“爆棚”,对于学习的积极影响,很快就显现出来。

由于考试评价的问题,我们的家长,几乎都只是用一根赤字在衡量自己的孩子。我们还需要引导家长,采取多种评价手段。

总之,因材施教,本身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作为教师,我们并不能够左右政策的制定,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一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水三心


在教学中,老师们都会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等都是不同的,真心想做好教育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那么,教师怎么才能够做好因材施教呢?小徐老师在常年的教学中有一定的经验,现分享给大家。

一、从学生的性格脾气下手,找到学生愿意接受的、有效的沟通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常年当老师都知道,每个孩子的脾气性格是不一样,有的乐观向上,自我感觉良好,有的悲观敏感,内在动力不足;有的顺从,有的叛逆等等,而正因为性格脾气不同,因此他们愿意接受的、有效沟通方式也不同,只有找到学生愿意接受的管理教育方式,学生才愿意“亲师,信师”,学习起来才更有效果。

1、对于乐观向上,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要时时给他们敲敲警钟,不断激励他,让他看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

2、对悲观敏感,内在动力不足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隔一周或半个月时间就跟这样的孩子谈谈心,倾听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并将老师看到的他们的优点说给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动力。

青少年时期,孩子的个人价值感几乎全部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评价,一些悲观敏感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不好,常时间被否定,被忽视,被打击等,造成此类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每天像老和尚撞钟一样,学习机械,没有动力,正因此个人学习态度处于迟钝的状态,因此学习也很难有起色。因此,对这类学生一定要鼓励,要帮助孩子“转念”,也就是改变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期望值,从而提升内心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帮此类孩子“转念”要告诉孩子三个步骤:

一要善于沟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并且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时要告诉此类学生的优点在哪里,帮他树立起相对准确的自我评价。

二要不断给此类学生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设计适合此类学生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不断强化在学习上和积极性和信心。

二要帮此类学生设计一些小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在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找到动力,找到自信。同时也要告诉他们,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时的兴起无法迎来长足的进步,只有长期的坚持,持续的努力才能赢得最好的自己。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成败打败了。

3、对于叛逆的学生而言,是老师和家长最怵头的学生,这样的孩子戒备心强,往往跟老师有很深的隔阂,所以在和此次学生沟通时,要有足够的宽容心和耐心,当他们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和内心的自由空间不被侵犯时,才能慢慢放下逆反心理,减少师生之间的内耗,才会认真学习。

在学校叛逆的学生,大多都对老师有不满,此时,老师不可进一步激化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不逼着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对他像朋友一样的关心和爱护,化解内心的坚冰,同时也给这类学生一些适合的问题,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变学习的旁观者为课堂上的主人公,当老师和学生化干戈为玉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类学生才会收起锋芒,跟紧老师的步伐向前走。

在我的班上,每年都有叛逆的学生,我从来不拿有色眼镜看他们,反而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来尊重他们,比如作业没写,我会温和的说:“怎么回事?是不是老师留的作业不适合你?明天你想写什么作业,自己可以决定,明天我期待你精彩的作业。”第一次我说这些,他们会不以为然,第二次我再说这些,他们就会不好意思,第三次他们就会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真的自己寻找一些自己爱做的作业交给我,我会适时的表扬他们,让他们找到存在感,很快他们的心就会被我暖化,认真学习起来。

二、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下手,按可接受的能力和学习的进度安排学习和作业内容,让教学有层次感,让学习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存在感。

现在有些孩子为什么学着学着就厌学了,就不想跟了,自暴自弃了?很多人仅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看到学习在接受能力上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如果一味地打击接受能力差的孩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如果每天只让他们重复简单的学习任务,他们也会厌倦,因此因材施教,才是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找到信心的最有效办法。

1、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作业层次也不同

每天,我给学生们留的作业是分层次的,第一项作业是基础性的,比如复习这几天课上所学内容,并整理错题集,将今天出现错误的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第二项作业是拓展性的,留一些拓展性习题给学生们做。

这样一来,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后劲生可以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的功课,达到知识上的巩固,而不会因为知识的拔高和拓展打压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这些接受能力差的同学真正理解了知识,再去做题就会感觉轻松很多,对学习的厌恶之情就会消失,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慢慢建立起来,所以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老师一定要学会等一等,千万不可拔苗助长。

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做一些拓展提高性的题来满足自己对学习的挑战,不会被简单重复性的作业搞得了无生趣。

2、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上所设计的问题也不同

很多初中生,最怕在课堂上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而丢脸,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不要发难学生,尽量通过启发可以让学生答出来,并给学生以肯定。


例如在语文课上,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回答开放性题目,对于基础知识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答知识类题目。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擅长的题目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因材施教,也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还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排座位,担任班干部上也要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上来安排。什么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座位和同桌才能互帮互助,互相激烈,提高学习成绩,什么学生适合担任什么班务这些都是因材施教的一个方面。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沟通和教育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座位和职务等,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集体的凝聚力,将学习效果发挥到最好。


指尖教育帝国


这个问题好大,我是没有能力全面回答的, 所以为了避免虽然面面俱到但是“华而不实”的情况发生,我这里就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回答了,只从一个“点”来谈谈我的个人一些想法与诸位探讨。

“因材施教”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

某科上关于因材施教的解释是这样的:<strong>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这个定义不是很好。

在我看来“教”与“学”实际上是一体的,不能只是强调“教”而把“学”当成是一个被动的事情——也就是说不能只是强调教师要采取“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说法无疑是过于强调“教”的重要性而忽略的“学”的主动性。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比如我们来认识一下小明同学——

<strong>小明同学喜欢文学,所以他对语文课特别的感兴趣,而且会有很多自己独特的见解,回答问题也非常的自信,所以每次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他都会非常积极的举手,对他而言“分享”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比较遗憾的是小明同学的数学不是很好,且并不太喜欢上数学课,感觉没有“美感”老师的授课无论怎么变化,都很难吸引自己。举手自然是不会去做了, 就算是作业写起来也没有精神,而且久而久之每次说起来的时候都会是这样的“我语文好,数学不好”……说的多了,他自己也更加“确信”自己是这样的人了。

面对一位对一个学科都没兴趣的学生而言,我们试图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有必要更换一下教材了——改成讲故事、做游戏,在故事里和游戏里把概念进行理解、把知识点进行灌输。

<strong>我觉得好难!

一节课两节课可以,如果每一节课都是这样的话我还真不觉得这是一位老师能够做到的事情。

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热情不够、兴趣不佳,那么老师单纯的去改变教学的方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因为学习的本身不是只靠“听”和“记”就能解决的,它是需要学生听完之后进行一定量的信息加工和处理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的,即便是刷一些题也未必达到这个效果。

因此我认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应该先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strong>

而不是通过“因材施教”来激发兴趣(尽管它也会促进兴趣),这两者是存在先后逻辑关系的,定义中的说法有点过于理想了。


“激发兴趣”才是能够保障“因材施教”有实战的机会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回过味儿”来,产生一个新的疑问——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本身不就是因材施教吗?

没错!

从理论上说,或者从理想状态上说是这样的,但是我同样有个问题反问一下:

你见过有多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因为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建立起来并且保持、提高的?

<strong>其实老师们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情——磨课,让自己的讲课更加生动、更加吸引学生;批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正确的事情应该怎么做,这么做的好处又是什么;叫家长或者联系家长,希望家长能够积极配合自己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但是就连提出“因材施教”的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也没把自己所教授过得弟子们都教出来不是吗?

所以“故事”终究是故事,那些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回头上岸”的还是太少了。

那么兴趣到底怎么激发呢?

“合力”!

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才能够有机会让更多的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兴趣点。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已经有很多人再说了,我就不在啰嗦了,我这里讲点不太容易被提及的社会教育——一座城市能够给成人们提供怎样的就业机会、享乐场所等等貌似是很多成年人非常在意的,但是一座城市能够给孩子、老人提供怎样的人文环境却是很少被人们所提及的。

看看一座城是否有“文化”,我觉得可以去看看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少图书馆、多少书店、多少报摊、少年宫是不是个摆设、科技馆都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博物馆是否适合孩子们去学习……

有吗?

反正我所在的二线城市里这些东西极其匮乏,更不用说相关的活动了。

好吧,说的有点远了。

我只是想说明一点而已——别指望“教师”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较可行的因材施教方式——走班或者分班

说的直白点就是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水平的教育,而不是同样的教育让不同孩子来适应!

因为一位老师再怎么备课也是无法照顾到优良差三个档次的全部学生的!

无论你去照顾谁,对另外的都是一种不公平。

反而是被很多人认为不公平的“分班”我却觉得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分班”的模式有很容易只是从“文化课成绩”上单一选择,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实施“走班”的方式。

也就是说同一门课学校里开设了难易程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的课程,而学生通过相关的兴趣、志愿以及测试之后去不同的班上课。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个评估,不适合的或者建议“降档”或者建议“提档”。

好吧, 我承认,这个操作起来更难!

最可能接近于“因材施教”的方案

既然走班和分班执行起来很困难,那么我思前想后只剩下一个解决办法了——把家长带入进来。说白了就是说白了就是全方位、立体式、24小时、无死角的忽悠孩子,哦,抱歉,引导孩子们去学习。<strong>这个操作也挺难的, 因为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这个时间、这个意愿去做这些事情。

不过没关系!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既然孔夫子也就这个水平,那么大家也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了,再说了,有些人就是不适合读书,你非要去逼着他读,那么这本身也是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啊!反而鼓励他们把感兴趣的做好是一种“因材施教”的行为不是吗?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