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客户重复购买?最大限度的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

所谓单客经济,是指利用网络建立直接、高频的互动,从而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发挥客户终生价值,这就是单客经济。单客经济提高了「销售=流量×转化率×客单价」中的第三个变量「客单价」的次数。单客经济是终生免费的流量。那么如何运用单客经济?

销售=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在「销售=流量×转化率×客单价」的公式中,单客经济因为主要提升了转化率,所以被称为「自带高转化率的流量」;口碑营销因为同时提升了流量和转化率,所以被称为「自带流量的粉丝」。那么,在网络世界,有没有什么工具能提高销售公式中的第三个变量──「客单价」呢?

当然有。举个例子,一个人去水果店买水果,店老板说:「加一下我的微信吧,可以便宜5元。」这个人觉得挺好,就加了店老板的微信。晚上7点钟,店老板发来消息:今天刚进的一批山竹没卖完,如果需要,可以3折出售。3折?!这也太便宜了!因为水果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不新鲜了,3折就当是清理库存了。这个人觉得很划算,说不定会买一些。

晚上10点钟,店老板又通知:明天早上店里会进一批从广东茂名空运过来的荔枝,需要的话,现在预订可以打7折。为什么能7折卖?因为先预订再采购,水果店完全没有摆摊的损耗。这个人觉得很划算,说不定也会买一些。

最后,这家水果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旁边店的生意越来越差。其他店老板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其实,是因为这家店通过直接、高频的连接,把每个消费者都变成了重复购买的客户。这种通过网络的连接效率,提高消费者重复购买率,增加单客总体销售额的现象,就叫作「单客经济」。同样的,不仅是水果店要加客户微信,果农,水果批发商等也应该添加客户微信,保持时时联系,分享产品动态。

重复购买,是每一个企业家梦寐以求的目标。所谓「客户终生价值」,就是一个客户一辈子一共买了多少企业的产品。很早之前就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了,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GM)的负责人曾说过:一个通用汽车客户的终生价值是7万美元。不过,在企业与消费者连接很脆弱的情况下,客户终生价值是很难实现的。

比如,我与某大型家电企业的高阶主管沟通时,他说企业有近1亿用户。我对他说:「一旦冰箱送到家,你和用户之间就失去联系了。比如用户的冰箱坏了,或者搬家想买个新的,还会找你吗?不会。他只会上京东,或者去苏宁。就算在京东买的还是这个品牌的冰箱,你却需要付给京东一笔流量费,京东甚至可以推荐用户购买别的品牌。只有你与用户产生了直接、高频的互动,他才真正是你的用户。」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利用行动网络建立直接、高频的互动,从而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发挥客户终生价值,实现单客经济呢?

单客经济的三个建议

第一,建立用户容器

水果店老板加微信就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如果用户数量比较多,微信群也不错。但要注意,在微信群里,坏消息有著巨大的传染性。如果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信心不大,要慎用微信群。

掌控欲望强一些,互动需求特殊一些的企业,可以开发自己的APP。但也要注意,独立APP获取初始用户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如果只是想单向广播,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都是不错的容器。

第二,迈过黏性边界

有赞的创始人白鸦说过,百分之10的消费额是黏性边界。周边小区有多少住户?在这个店里买水果的有多少家庭?一个家庭1年在水果上的消费有多少钱?

假设是1万元的话,单是在这个水果店里的消费有没有超过1千元?如果不到百分之10,说明水果店对消费者没有黏性,或者说,消费者对水果店没有信任感。

随着人们对消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更愿意去消费那些习惯性信任的东西,而不是最便宜的东西。当然,便宜永远都重要,但是有一个比便宜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对便宜的信任」。没有这种信任,客户随时会抛弃你。

第三,满足关联需求

怎么才能迈过黏性边界呢?企业应该想的是:我对这个单客的价值够不够大?比如,一个水果店不能只卖一种水果,甚至可能会卖零食。服务一个客群,提供丰富的价值,总之要覆盖超过百分之10的消费。基于聚集人群的共同属性,为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