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單就被騙50多萬!他做的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點擊上方“法治石嘴山”關注我們

求職之路機會多多,那應該如何警惕和識別求職陷阱呢?這裡有求職應聘必知,警惕各種求職陷阱,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天為大家整理的是關於“求職陷阱系列”——假兼職的相關案例及防範提示: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警惕“假兼職”

概念:

假兼職”是指某些詐騙人員打著高薪兼職、點擊鼠標就賺錢、刷單返現等幌子進行詐騙。

特徵:

1.線上工作;

2.最開始會有少量返現;

3.面相空閒時間比較多,經常刷手機的人。

受害人群包括:

1.涉世未深的在校學生;

2.受教育程度不高、工資較低的社會青年;

3.沒有工作、賦閒在家的寶媽等待業人群。

案例1:

“您的淘寶信譽分高,現在邀請您參加我公司刷單返現活動,無需墊付,無需付款,您只負責收佣金就行,佣金單單立結,絕不拖欠。”19年3月19日中午,市民郭女士收到一條陌生短信後,想著通過這個兼職掙點錢,便主動添加了對方留下的聯繫方式。

據清江浦公安分局北京路派出所民警介紹,郭女士加了對方的QQ後,對方發來一個微信付款二維碼,讓郭女士掃描二維碼支付商品價款,支付完後截圖發過去,經過後臺核對,就能返還郭女士本金加佣金96元。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郭女士試了一把後,很快就收到了96元,以為之後每筆都這樣,便放鬆了警惕,還詢問對方是否還有任務。對方稱商家任務多,申請10單可以提7%的佣金、20單提9%的佣金。

嚐到了“甜頭”的郭女士,不假思索地選擇了20單,在對方的忽悠下,很快將銀行卡中的19700元全都刷了單。郭女士這時問對方要佣金,但對方稱還要再刷到1萬元以上的單子才能返還本金和佣金。郭女士只好向朋友借錢刷單,經朋友提醒,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連忙撥打110報警。

民警提醒市民:網絡刷單屬於灰色交易,雙方几乎不見面,自身權益很難得到保障,不要落入“低門檻、高收入”的網絡刷單圈套。

案例2:

原本想靠著幫網店“刷單”賺點小錢,卻沒想到在“刷單群”裡遭遇騙局,杜姐等一眾群友的損失遠大於返利。日前,犯罪嫌疑人、“刷單群”群主黃某某被上海市嘉定區檢察院批准逮捕。據其供述,靠發佈偽刷單任務,僅一天他就騙到近50萬元的錢款。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事情發生在2018年12月19日。當天下午,杜姐在家刷著手機,忽然收到一條微信,原來是“任務群”群主發來了“任務”。

杜姐是幾天前入的該群,主要任務就是為一家網店刷單,本金和返利都會在她下單後不久返還,點點手指就可以有一筆筆進賬。短短几天,杜姐已經可以熟練掌握“業務”。只是這次她下了單,支付的5000元就像打了水漂,半點回應都沒有。

不僅是她,其他群友紛紛表示有同樣遭遇,追問群主無果後,他們找到了網店老闆李先生。李先生很快發現,“刷單任務群”群主黃某某有問題,李先生隨即報警。

據瞭解,黃某某於2018年8月入職,負責網店運營。為促成網店成交量及信譽度,其建立微信任務群並組織群內刷單人員虛假下單後返款返利。只不過,熱衷賭博的黃某某順道把該群也變成了他的賭資來源地。

12月13日左右,黃某某在群裡謊稱公司有個“掃碼任務”,讓群內刷單人員向其個人收款二維碼中轉賬,並稱可返利百分之五。“我付款後,他當即就給我本金打過來了,還返還了佣金,很講信用的。”其中一位被害人,也是刷單人員之一的李姐說。

其實實際上,只是因為前期賭博沒有輸錢,黃某某才可以如約返款返利,刷單人員因為高額返利,也就每天做這個所謂的掃碼任務了。也正因為如此,僅12月19日一天,黃某某就順利收取款項近50萬元,並將其中30萬轉賬網上賭場進行賭博,在賭輸後無法獲取錢款返還刷單人員,這才事發。

防範提示:

求職者不要輕信既輕鬆又賺錢的“好差事”。同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洩露銀行卡、網銀密碼等信息。

支招:

一:從事刷單涉嫌違法,勿要做!

網上刷單由於其時間靈活、操作門檻低,受到學生群體的青睞,但是刷單行為本身涉嫌違法,學生群體由於自身的社會經驗不足、法律意識較薄弱,極易受到不法份子的蠱惑而掉入他們設置的陷阱。

二:個人信息亂髮布,存隱患!

1、個人聯繫方式和身份證明都屬於個人隱私,不能輕易透露給陌生人,個人信息的洩露極易造成財物損失。

2、正規公司的招聘都是通過官方平臺或是公司電話聯繫,當收到以個人名義和你私下聯繫的情況,一定要先和求職單位負責部門確認,以免受騙。

三:輕信優惠偽裝,會受騙!

領取優惠券的地址其實是不法份子設置的釣魚鏈接,其目的是為了要獲取你的支付數字串,只要用戶點擊了該鏈接就會掉入不法份子預先設置的陷阱之中。廣大網友要提高自身的保護防範意識,要做到不掃描不明二維碼、不點擊不明鏈接。

查詢渠道:

1.查詢就業政策信息可登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www.mohrss.gov.cn)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網;

2.查詢招聘信息可登陸中國公共招聘網(www.cjob.gov.cn)、中國國家人才網(www.newjobs.com.cn)或各地公共招聘網站,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認定的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網站;

3.瞭解各地工作動態可登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方微信;

4.政策諮詢、信息查詢、辦事指南等可撥打12333諮詢電話。

找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

小心陷阱!

微提醒 | 仅一单就被骗50多万!他做的这件事你也可能碰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