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以上的詐騙案件跟個人信息洩露有關

零星的信息可能在你眼裡並不算什麼,可在有心人的收集和拼湊下,甚至可以呈現你完整的個人信息,所以對於保護個人信息,我們絲毫不能放鬆。

“信息洩露可能還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近日,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商品退款詐騙、到機票退改簽詐騙,至少50%以上的詐騙案件跟個人信息洩露有關。犯罪分子利用個人信息進行精準詐騙,普通人在多數情況下無法自我保護。

倒賣個人信息,後果很嚴重

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接到過類似的電話,“您需要購買保險嗎?”“你的房子需要裝修嗎?”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不僅清楚知道我們的手機號碼,甚至在電話裡直呼我們的姓名,連家庭地址、身份證號碼都瞭解得一清二楚。

原因就在於個人信息洩露後被倒賣。就在去年2月,我市就查處一家房產公司與裝修公司進行地下交易的“潛規則”,現場查獲數萬條被非法倒賣的居民身份信息,涵蓋居民的電話號碼、住址,甚至還有戶型圖,犯罪嫌疑人劉某和朱某因涉嫌侵犯公民身份信息罪被警方刑拘。

據統計,個人信息洩露主要有有三個源頭:一是網站漏洞,這是在黑市上流通的個人信息主要來源。二是針對個人用戶的木馬病毒、釣魚網站和偽基站,以點對點的方式盜取個人信息。三是無良商家的“內鬼”和技術黑客。

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在網絡安全宣傳週開展相關宣傳,我市公安刑偵部門每年都會應邀到高校舉辦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知識講座,來以此應對日益上升的信息洩露帶來的危害。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避免成為“透明人”

在信息化時代,我們辦卡、居家、出行甚至消費購物,幾乎處處需要提供各項信息,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因為利益出現了鬆動,就可能導致信息洩露。

記者梳理了這幾年媒體報道的信息洩露事件,發現個人信息洩露現象一直存在,有網購時冒充賣家,以訂單出現問題需退款為由,按其指示操作,卡內的錢被轉出。我們平常收的快遞,也是個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

對此,需要時刻繃緊信息安全這根弦。近期,市民溫先生在兼職QQ群裡找了一份代刷信譽的兼職:對方聲稱只要在指定網站拍下相應商品,支付後並好評截圖,便可獲得5%-15%的提成,拍下的商品價格越高,提成越高。所幸,在朋友的提醒下,溫先生放棄了這份“工作”,避免了損失的發生。

互聯網時代,如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避免成為透明人?株洲三大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市民不要在社交網絡媒體上洩露郵件地址、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要謹防可疑郵件和不明鏈接盜取信息,涉及傳輸和訪問敏感信息時應儘量使用數據上網, 不要鏈接開放式的無線熱點。

同時,要妥善保管電腦、平板、手機等電子設備,在使用各類應用時,懂得設置含數字、大小寫字母、特殊符合組成的密碼,多個網站或應用平臺應設置不同的賬號與密碼。

遠離這些“壞習慣”

1、隨手亂丟快遞單

防範要點:將快遞單號完全撕碎後再丟棄。

2、網絡星座、性格測試

防範要點:拒絕參加此類測試。

3、網絡分享送流量

防範要點:確認是官方產品或業務活動,否則涉嫌誘導分享。

4、搶紅包輸入個人信息

防範要點:凡是要求輸入個人信息領取的都是假紅包。

5、微博發帖、朋友圈分享旅行信息

防範要點:旅途中儘量不要洩露個人位置等信息。

6、網絡曬圖

防範要點:拍照時關閉GPS,刪除圖片屬性中的位置信息。

7、允許陌生人查看社交網絡個人檔案、陌生人查看朋友圈圖片。

防範要點:設置訪問規則,限制訪問範圍。

8、機構數據洩露

防範要點:關注信息洩露事件,及時調整設置口令、更換信用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