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我们用相机等摄影器材拍摄照片,首先不是构图是否有美感、也不是光影是否有视觉冲击力、更不是是否能撼动别人的心灵,这都是要创作高层次的摄影作品要做的事。拍摄出高画质照片才是首要事情。那么照片的画质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呢?做好哪些事情是拍摄高画质照片的保障?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画质包含哪些内容?一是照片亮度和对比度,也就是拍摄时的曝光度;二是照片的白平衡,即照片的色调是否正确;三是照片的细节、层次;四是照片的颜色;五是照片的清晰度。

照片的画质虽然与器材的性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拍摄时的参数设置以及焦点的选择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现在的数码科技水平来说,只要你不是用的玩具似的特低端器材,一般都能满足日常拍摄对画质的要求。不是一定要高端的全画幅+牛头才能拍出高画质。好点卡片机、各类微单、单反、m43等都能拍出高画质。作者用过卡片机(包括一台长焦卡片机)、微单(APS-C画幅)、单反(APS-C画幅和全画幅)等相机,也用过套头、定焦镜头、万元级的变焦牛头、副厂的变焦镜头等,总的来说差距是有的。如果你也用过一定知道这种差距有多大,如果你没有用过,那我告诉你我的体会:差距远没有在没用之前想象的那么大。最令作者嫌弃其画质是多年前一台比较便宜的长焦卡片机,那样的机器再怎么精心拍摄也无法得到高画质。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现在的APS-C画幅以上的微单或者单反+一个套头足以满足绝大部分拍摄题材对画质的要求,无论是参赛、参展、还是图库供图都是没有问题的,只有少数商业用途的大图才需要更高像素、更高画质的图片。对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只需用好手中的器材,做好下面这4件事就能拍摄出高画质照片。

1、别疏忽白平衡设置

可能有人会说,白平衡算什么事、后期随便调一下就能调正确,这话也没错。但前期能做好的事为什么要留到后期?白平衡设置非常简单,应该摄影已经入门的都会,但就是容易疏忽。在预览照片发现明显偏色可能容易发现予以纠正,但同是自然光阴天和晴天可能不仔细看还是难以发现的,等到放到电脑上看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白平衡设置最好默认在自动模式上,这样即使由于疏忽忘记设置白平衡也问题不太,而且如果室内光源比较复杂的情况也应该设置为自动。当然如果可以确认的光源,最好设置为相应的选项。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2、选择适合的测光模式达到曝光正确的目的

人人知道拍照要曝光正确,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但是只要你掌握了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容易了。

在选择测光模式之前你要想好你要拍摄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是主体没那么重要的大风景照你就选择矩阵测光好了。如果你拍摄的是人像、花卉、宠物、建筑之类有主体的对象建议你使用点测光,尼康相机和佳能高端相机都有点测联动,就是将对焦点移动至拍摄主体的传神位置(例如人像的脸部、花卉的花瓣或花蕊处等),这样测光准确度相对较高,依此曝光基本正确。至于中央重点测光作者总认为用处不大,例如你拍摄在画面中央位置的人像,但中央位置可能包含暗色背景、或者亮色天空,这样测光误差就会很大。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即使选择了合适的测光模式还需掌握一个“白加黑减”的原则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曝光,就是说如果你拍摄雪景之类白色景物要在测光基础上适当增加曝光,拍摄黑色物体(如我们使用的黑色相机)要适当减少曝光,这在曝光补偿中增减是比较方便的,当然如果曝光三要素是采用1/2或者1/3步长的,也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一级(实际上1/2或者1/3级)。

还有就“宁欠勿过”和“向右曝光”原则。“宁欠勿过”是指我们拍摄照片的亮部(如天空),不要太过曝光,因为太过曝光(直方图溢出)其细节是后期无法挽回的;“向右曝光”是指在高ISO时不要曝光不足,宁可略微过一点向右曝光,这样后期降噪和保留细节比较易容,这点作者有专文论述,在这就不多说了。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3、快门速度的把控是清晰度保障的关键

照片的锐度在客观上受制于器材的性能,在主观上就是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手持拍摄是不可能很稳定的,尽管因人而异会有差别,但大多数人差别不大,即使有的人看过去手持很稳定,但其实这时抖动的幅度小,没有明显看出来而已,都是血肉之身,都要呼吸,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动态中。作者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需要多高的快门速度清晰度才有保障,有评论说“那是你技术不到家,我手持1/8秒都能拍清晰。”反正别人又没看过他的照片,吹牛随意。我想说这个与技术关系不大,这种照片如果在电脑上放大到100%去看清晰度是绝对不好的。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作者一直的观点是对于焦距小于等于70mm的镜头,手持1/60秒的快门是必须保障的。常规的说法是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虽然基本正确,但这是很模糊的概念。例如一支150-600mm镜头,假如你用150mm端拍摄而采用1/160秒的快门速度那绝对是废片。作者试过这支镜头无论用哪个焦段拍摄,小于1/600秒基本上难以拍出清晰的照片,甚至要达到1/1000秒才有好的锐度。

作者的另一个观点是一般来说最好在安全快门速度上再加一档。例如如果需要的光圈是f11、在ISO100、快门1/60秒正好是正确的曝光值,那么作者会将ISO提升一档至200,这样就可以用1/125秒的快门拍摄。ISO增加一档噪点有所上升根本不算什么,获得更高的清晰度才是首要的。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还有就是有人听信什么快门1/60秒就可以了,在很强的光线环境下拍摄用1/60秒的快门,f22甚至更小的光圈控光,结果过小的光圈因为产生衍射再加上较低快门清晰度不够画质成渣。其实光圈适当就好,光线条件好把控光这件事交给快门来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高速快门才是凝固美丽瞬间最好的手段。

4、适当的后期

现代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从某种角度上说可以说是半成品,因为后期改善的空间非常大,尤其当你存储为RAW格式文件时。即使是JPG图片稍微提升一点对比度,层次感、饱和度都随之有较大的提升,看过去照片的通透性也更好。倒不建议后期将饱和度提升太多,那种天上有、人间无的艳丽色彩“美片”初瞟一眼还美,看久一点、看多了就反胃。如果是高ISO拍摄的建议后期降噪,不过降噪时要注意将细节保留提升到90%以上,否则细节丢失也不算是高画质。

拍好高画质照片其实不难,你只需要做好这4件事情

总之,只要做好上面这4件事,无论你是什么器材都能拍摄出高画质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