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有密碼,為什麼在超市不用輸密碼就把錢收了呢,誰幫忙解釋一下謝謝?

三秋葉143988449


謝邀!很高興能夠幫你解答!

這是因為你把微信的小額支付免密碼打開了。不過貌似開通掃碼支付他就默認打開。

在第一次使用付款碼的時候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點,當你點擊打開付款碼的時候需要輸入密碼。這時候其實也就是把你的密碼告訴微信了,他們就可以在你支付的時候幫你輸入密碼,因為你把密碼告訴他們也就給了他們可以使用的權利。

但並不是說沒有密碼,只不過密碼是用條形碼或者二維碼的形式展現出來而已。反正都是一串數字,單純的用數字顯示還不如升級一下。在提高支付效率的同時而且還能起到保護賬戶安全的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也不是沒有安全隱患,如果手機被偷或者是丟,就會有被人盜刷的危險。因為你把密碼告訴了第三方的微信,他們可不管是不是你在使用。只要打開付款碼他們就只負責整理密碼讓他們輸入了。缺陷還是挺大的。

除了這個,基本上剩下的支付方式都需要輸入密碼。但是這種形式的支付方式也是可以關閉的,畢竟安全隱患也是很大的問題。如何關閉呢?只需要在我們下次支付的時候點擊右上角的三個小圓點,裡面有使用說明和關閉。點擊關閉就可以了~

技術層面的問題是需要專業的解釋的,比如說如何把密碼轉換成二維碼的形式展現出來。但是在宏觀表面,其實不需要輸密碼支付還是很容易理解的。


互聯網前沿消費


現實中,我們到商店裡購買商品時,如果自己掃碼商家的二維碼付款時,往往都需要我們輸入密碼,但是如果是商家用掃描槍掃碼時,這個時候我們只要出示付款碼,商家直接掃你的付款二維碼扣除金額,是不需要輸入密碼的,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微信支付已經默認直接給我們開通了小額免密支付。

如何關閉這個功能?

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手機丟失,就存在被別人盜刷金額的可能性,那應該如何關閉這個功能呢?你可以在自己手機上的支付界面裡點收付款,生成了一串條形碼,在這個掃碼界面的右上角有三個點 點進去,會有兩個選項:使用說明和暫停使用,你可以選擇暫停使用,那麼這個功能就關閉了。下次如果要用掃碼付款功能的時候,在點擊開啟,這時候需要重新先輸入支付密碼開通掃碼功能,才能正常付款,這樣就增加了安全性,別人即使撿到手機,沒有密碼也無法使用這個功能。

另種安全性

除了上述方式,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手機盜刷,你在微信裡點擊“支付 ”,進入頁面後選擇“錢包”,在錢包的界面裡有一個“安全保障”,安全保障中有一個“安全鎖”,你在安全鎖裡可以設置你的手勢密碼(或者指紋密碼),那麼每次進入支付界面時都需要驗證手勢密碼或者指紋密碼才可以進入到你的支付界面,這個等於又多了一重保障措施。

總結

其實微信支付的安全性還是有的,比如用戶一次支付的金額比較大的話,超過1000千元以上(合作商戶3000元以上),就需要驗證支付密碼才能完成付款了,這時候免密支付就不支持了;再比如微信支付規定是每天只能不輸入密碼就支付10次,超出的會強制驗證密碼,也許你覺得比較麻煩,但是這也是出於為用戶的安全考慮。

此外目前的手機一般都要設置解鎖密碼,即使別人撿到你的手機一時半會也登錄不了,這時候發現的話,及時掛失就可以。當然了,任何保障都有意外的情況,所以最為關鍵的還是要保管好個人手機。


鯉行者


那是因為你為超市的收銀員提供了“付款碼”,即小額免密支付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微信上,還是比較方便的。

當你出示“付款碼”時,超市收銀員會利用二維碼掃描槍對該收款碼進行識別,在付款的過程中,掃描槍是連接在收銀機上的,掃碼時扣除的金額是根據顧客所購買商品的價值直接扣款的,而這種出示付款碼即可“免密支付”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開通了這項業務,同時默認的簽署了一個協議,至於協議的內容自己去微信上找一下,然後看看就懂了。

其實也不能說“沒有輸入密碼”,只是這個密碼是以公開的形式展示出來,要知道你出示的“付款碼”其實也可以算是一種密碼。要知道付款碼是隨機生成的,且只有當消費者需要使用付款碼才會生成,也就是說這個付款碼不是固定的,它會根據我們付款時間、地點的改變而改變。

(點擊查看付款碼的數字,它就是類似手機接收的那種驗證碼登陸差不多)

說的直白些,微信裡的錢雖然放在你的賬戶裡,想要花出去就必須輸入密碼。而這種“付款碼”實際上其實就是一個密碼,當你購物時出示具有“短暫時效的二維碼(密碼)”供收銀員掃描時,就相當於出示了密碼。而這個付款碼是在付完款之後就失效了的。當你再次打開付款碼、再次付款時,這個付款碼實際上與之前的就已經不一樣了。

這有點類似我們註冊網站用戶ID時用手機接受的驗證碼,你可以把手機想象成你的稱呼,而每次付費或登陸用手機接受的驗證碼/二維碼看作是密碼,這就比較好理解。


實體店老王


微信和支付寶開通了付款碼功能就默認開通了小額免密功能。
這種方式是非常安全的!

原理:

一.免密支付

你授權開通付款碼功能後,就可以小額免密支付。

同時商戶也要向微信申請開通掃碼槍業務(就是可以讓你能免密支付)

商戶需要先申請自己的公眾號,上傳申請者的信息以及營業執照,官方人員對上傳的資料進行審核。只有安全可靠的商戶才能申請到掃碼槍。

二.優點

商戶申請掃碼槍用來免密支付也是為了方便大家,省去大家排隊拿錢和輸密碼的時間,也防止密碼被別人看見。

三.安全性

付款碼只有微信授權的商戶才能掃,普通用戶是無法通過付款碼掃走你的錢。而且掃碼槍還需要年檢,非常嚴格。

付款碼具有時效性,所以沒法長久保存圖片。微信還對付款碼支付有相應的風控系統。


攪動沙丁池的鯰魚


題主你用的這個應該叫付款碼!

而付款碼這個東西低於1000元以下是不需要輸入密碼的,因為你開通這個付款碼功能時就已經輸入過秘密了,相當於默認了使用這個限額而不需要使用支付密碼。

當付款金額超過1000元時,你仍舊需要輸入密碼來完成支付。目前1000元的限額也無法人工調整,都是支付機構限定好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金額的限定,是因為相關部門的規定。央行在2015年頒佈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三點做了規定:

(三)支付機構採用不足兩類有效要素進行驗證的交易,單個客戶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金額應不超過1000 元(不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且支付機構應當承諾無條件全額承擔此類交易的風險損失賠付責任。

意思就是支付機構使用密碼、指紋或手機短信這任意一種安全驗證,或者免驗證,那單日掃碼的限額就是1000元。所以,付款碼流行起來後,各家都將這個限額限定在1000元。

另外,央行最新的《條碼支付業務規範》更加規範了支付限額,根據驗證手段的不同分為A、B、C、D四個支付等級,類似付款碼這樣的屬於動態碼,處於A、B、C三個等級,這三個級別分別對應的支付限額就是:A不限額度,需要數字證書或數字簽名;B限額5000元,需要兩類及以上驗證手段;C為單日1000元,僅用一種驗證手段即可。

我們日常使用的就屬於C級,盡在開通時輸入支付密碼,之後直接出示付款碼被掃就能完成付款支付。

如果你覺得不安全也不嫌麻煩,可以關閉付款碼的功能,當你需要使用時再開啟,用完後再關閉。



羅氏蟲社


謝謝您的問題。微信不用輸密碼,是因為有微信付款碼。

微信付款碼的原理。微信打開付款頁面以後,會顯示專屬於自己的條形碼、二維碼和18位數字編碼,三者功能相同,適用於不同的支付場景。商家掃描二維碼和條形碼,就是將這18位數字編碼輸入系統,完成付款與扣款,這18位數字可以理解為動態編碼、動態密碼、付款條形碼、動態支付鏈接等概念,類似於憑數字編碼從超市儲物櫃拿東西,但是與我們設置的微信支付密碼還不是一回事。




微信付款碼的特點。第一,微信付款碼是動態的,三分鐘就失效,打開後會重新生成。第二,商家的掃碼槍需要向微信提交申請,通過相關機構審查,開放此項功能,類似於POS機。第三,手機支付一般都是單筆消費1000元以內免密支付,才不需要密碼,可以將此項免密功能關閉。


微信付款碼的加密。由於涉及賬戶安全,不能讓別人知道18位付款碼、條形碼、二維碼,以免受騙。以前微信付款碼的截圖會被騙子利用,現在微信升級,截圖已經沒有用了。但是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手機丟失以後,被不法分子打開微信,通過掃碼劃轉資金。這個時候要在“錢包”右上角打開四個方塊的標識,找到“支付安全”,開啟“錢包鎖”,設置“指紋解鎖”或者“手勢密碼解鎖”。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這是微信的免密支付功能。但是有次數限制,每天10次。

為了給帶來更便捷的支付體驗,部分特定交易場景(比如付款碼、乘車碼等)在服務開啟後,無需每次校驗密碼即可完成支付。



向商家付款免密規則

通過支付密碼驗證開通免密支付後,每筆訂單小於1000元消費免密,每天有10次免密次數。

溫馨提示:

1.免密次數從每天0點開始重新計算;

2.當訂單金額等於或大於1000元需要驗證支付密碼完成支付;

3.當天滿10次免密次數後,後續每一筆支付都需要驗證支付密碼。



怎麼關閉免密支付

1、免密支付:通過微信進入【自動扣費】,找到需要關閉自動扣費的項目,點擊關閉服務即可。

2、商家免密付款碼:通過微信進入後選擇【收付款】->【向商家付款】->右側【···】->【暫停使用】免密支付功能,當您關閉後,如果每次對商家付款時,都要輸入支付密碼進行開啟。


立馬財經


我認為這樣都是當面付款的。付款成功後會馬上有信息說消費了多少。微信支付賬戶零錢單筆支付額度超過2000後有短信驗證,銀行卡支付超過500會有短信驗證。小額不需要輸入密碼,可以在微信-支付-收付款-右上角三個點。



春暖了花會開


在你第一次買單的時候輸過一次了,在額度和系統默認付款碼範圍內免密


奮基必


小額支付(免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