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露天電影作為一項重要的娛樂項目,曾給90年之前出生的農村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出生於70年代中期的我當然也是其中的一位,至今仍在懷念觀看露天電影的美好時光。露天電影伴隨我從懵懵懂懂的少兒成長為意氣風發的大學生,它是我們枯燥的學習生活中的一絲亮採,讓人不由得不懷念它。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我們村的露天電影放映場地通常在河南街的打穀場上,此處靠近當時的大隊(現叫村委),而且相當於是村中心,所以是放映電影的最佳場所。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去看露天電影,應該是自己還不太記事的時候,姐姐們就帶著去看電影了,不過那時候的我也就圖個新鮮,其實是什麼也看不懂的,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姐姐們的懷抱裡睡覺了。再長大點,知道看電影的樂趣了,心裡就有了期盼。每隔幾個月大隊就會組織放一次電影,決定放電影時會提前通知。於是得到消息的我就會顯得迫不及待,放學回家的路上就會直接爬上爺爺家院子旁邊的一條短坡,到天雲家窯頂上看場上是否掛起了白色的幕布,如果掛上了,懸著的一顆心就落下來了,如果沒掛上,還會幾次三番的上去查看。

放電影這天會早早的吃完晚飯,天還沒完全黑下來就興匆匆奔向河南街的打穀場。偶爾也會央求媽媽給點零食錢,順路去街上道明的小賣部買點瓜子。調皮搗蛋一點的大哥哥們還會想方設法的湊點錢偷偷地買上一盒香菸,在電影放映期間學著大人吞雲吐霧一番,過過“煙癮”。到了打穀場的時候,電影放映員正在做著準備工作,我們通常會站在旁邊,看著他接線調試音響等,心裡祈禱他快點準備好,早點放映。

直到電影開始放映了,才會真正安心下來,在前排找個地方席地而坐,周圍都是年齡相差無幾的小夥伴們,大家邊吃著平常吃不到的零食,邊時不時的打鬧著,可能僅有一半的心思放在電影上,小孩子關注的不是電影的情節,而是在享受觀看電影的過程。小孩子們就坐的前排會有點點的星光,那是他們在抽菸,這在當時似乎很常見,好多大人應該都知道,可是也不怎麼管。

放電影間隙小男孩會跑到銀幕下方去撒尿,給大家呈現出一幅原生態的畫面。這時候屏幕是亮著的,童心未泯的大人們會用手指擺出兔子之類的造型,投影在幕布上,這大概是逗自己的孩子取樂吧。笨笨的小孩子也會頑皮地把自己手指或腦袋也投影上,等到電影放映倒計時的數字在屏幕上蹦出來時,這一切才會結束。據二姑講,在她們上小學的50年代,放映間隙幕布上會播放幻燈片,將學習優秀的學生放上去,在廣大村民面前表揚一番,二姑就是經常被表揚的對象。遺憾的是這項活動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不再進行。

小時候看電影的場所可不止河南街的穀場,另一個經常觀影的場所就是村東二里多遠的縣辦鐵廠了。八十年代鐵廠會隔三差五的放電影,除了本廠職工家屬外,周邊村落的村民知道放電影后,好多人都會去觀看。在鐵廠附近的馬主山上做完農活的大人乾脆不回家,扛著鋤頭直接就到鐵廠看電影了。我們小孩子也是去鐵廠看電影大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影場地旁可能是鐵廠做水處理的設施,有一眼很大的井,上面蓋著鐵板,但可以透過縫隙看到裡邊,看電影之前,經常好奇地朝井裡張望。曾經在鐵廠看過很多部電影,記得有一次是看畫皮吧,看到一半不想看了,就一個人獨自回家,戰戰兢兢地走在荒無人煙的路上,想著電影的情節半走半跑地回家了,想想那會兒的自己有時表現得還是挺膽大挺勇敢的。鐵廠放電影的熱潮只持續了幾年,到八十年代末就過去了。

除了這兩處場所,元宵節時有些生產隊也會放電影,另外下堡煤窯二月十五老君爺生日時有時也會放電影,但是在這些地方看電影的場次很有限。記得《牧馬人》是煤窯上放的。

上小學是最自由自在的時候,只要想看,放映的每一部電影都能看到。上初中之後可就有約束了。由於要上晚自習,看電影的時間被延後了。等揹著書包急匆匆地到了放映場時,第一部電影已經放了一半了。擠進人群找個合適的位置,開始認認真真地欣賞起來,這會兒可就不像小時候了,開始“真正”地看電影,注重起電影的人物和細節了。遺憾的是,好多電影都是看了半部。現在想想,那時候電影放映者從未考慮過讀書青年的娛樂需求。

八十年代後期,天傑家三兒在下堡開啟了有償觀看露天電影的模式。露天電影院就是當時獸醫站的院子,空間大小合適,封閉性好。把大門關上,大門上所開的小門就是影院的出入口了,在門口交了錢就可以進去看電影了。不記得當時多少錢一張電影票,因為我沒買過票,那時候家裡的經濟條件還不允許我們花錢看電影。我們捨不得,但是捨得花錢的人可不少,所以雖然隔三差五就放電影,但每次放電影時人氣都很旺。有時碰到放好電影時,我也會急得抓耳撓腮,沒辦法只能在永漢家院子外邊聽電影。

上了高中之後看看的電影更少了。兩星期才能回一次家,星期天放電影概率實在是太低了,所以只能在假期看上幾部電影。上高中時在兌鎮大隊院裡曾看過《焦裕祿》。上大學時同樣看不到老家的露天電影,倒是大一暑假軍訓結束後,學校在西操場給我們放過《東歸英雄傳》,2000年六十週年校慶時放過《牧馬人》,不過那會兒露天電影不再吸引當時的大學生,所以觀看者寥寥無幾。

再後來,畢業後在北京定居,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沒有了觀看露天電影的機會,而露天電影在這個階段也悄無聲息的退出了農村人的生活。雖然每個月都有義務放映隊送電影下鄉,但是播放的都是一些老舊電影,根本不能吸引來多少觀眾。露天電影在時下的年輕人眼裡成了食之無味的東西,絲毫不願意觸碰。

而我們卻仍在懷念露天電影,不只是在懷念那段過去,還在懷念電影本身?

請大家陪我一起回憶一下我所觀看的露天電影。

雖然在80年之前應該看過好幾部電影,但是長期留在我記憶中的第一幅電影畫面是白蓮花的縱馬一躍。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中盤旋了好久,始終叫不上是什麼電影,只記得女主角叫“蘭花”或“蓮花”,問姐姐她們,居然不記得這部電影。去年冬天突然開竅,居然記起電影的名字了,上網一查,果然沒錯,是《白蓮花》!白蓮花是一部革命影片,電影情節我記得特別模糊,上網了查了查,它講述的是自發武裝首領白蓮花從參加紅軍到最後壯烈犧牲的過程。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東陵大盜

《駱駝祥子》可能是我看的第一部呈現舊社會底層民眾生活苦難的電影。電影中兩個主角張豐毅塑造的祥子的老實和斯琴高娃塑造的虎妞的潑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遺憾的是兩個人最後都被黑暗的舊社會所吞沒,一個難產而死,一個活得人不如鬼。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駱駝祥子

《知音》看的好像稍晚一些。影片描寫了民國初年,雲南起義將領蔡鍔在風塵女子小鳳仙的掩護下,衝破袁世凱的監控,成功逃回雲南並興師討袁的故事。影片中小鳳仙雖為風塵女子,但曉得民族大義。在動亂年代英雄與才女成為知音實屬不易,奈何最後曾彈奏出“高山流水”的琴絃最後突然繃斷,英雄駕鶴西去,留下他的知音獨自流淚。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知音

《廬山戀》講述了一對身份背景對立的青年男女在美麗的廬山相遇、相識、相戀、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影片中展現了廬山的秀美風光,展現了青年男女對純潔愛情的追求,展現了海內外青年的愛國情懷和積極向上的理想追求。在大革命的風暴中分道揚鑣成為戰場上相互拼殺敵手的兩位老人最終成為親家,寄寓了海峽兩岸人民渴望祖國統一的美好願望。這部電影成為了廬山的免費宣傳片,好多人通過這部電影才領略到了廬山的秀美。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廬山戀

《牧馬人》則是一對生活在牧場的男女平凡的愛情故事。當然愛情故事只是電影中的一小部分。電影講述了孤苦無依的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文革結束後,他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影片中秀芝勤勞、潑辣、樂觀的性格給人印象很深,她卷著褲管獨自一人打土坯的鏡頭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牧馬人

《芙蓉鎮》同樣講述了文革年代男女的愛情故事,不過影片中這一對男女均受到了迫害。女主角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靠勞動致富,卻在從“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政治運動中飽受迫害,她與“右派分子”秦書田在共患難的過程中產生真摯愛情,共同迎來撥亂反正的時刻。胡玉音對秦書田從最初的不瞭解怨恨,到後來相愛共患難,最後撥雲見日迎來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觀影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文革中人們所受到的那種壓迫感,兩人打掃古鎮街道的鏡頭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忘不了。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芙蓉鎮

《咱們的牛百歲》是看的第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該片講述了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中,共產黨員牛百歲帶領懶漢組社員共同奮鬥、脫貧致富的故事。影片頗具喜劇色彩,在嬉笑怒罵之中把剛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時的矛盾揭示出來。對影片中“懶漢”田福的印象尤為深刻。


70後難忘的露天電影(上)


咱們的牛百歲

《咱們的牛百歲》之後還有同樣題材的《咱們的退伍兵》,講述了退伍戰士方二虎回到家鄉後,面對貧富差距嚴重的現實,帶領鄉親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故事。個人感覺這部電影沒有《咱們的牛百歲》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