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随着中考的临近,很多考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习低谷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一心想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却不知道从哪下手,或是感觉问题一大堆,什么都要复习等。

造成这样困惑局面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是经过一轮复习之后,考生的基础知识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和复习巩固,加上相应的习题训练,很多考生都处于一种“半懂半不懂”的状态。

说懂,因为基本上的知识定理都知道,题目都有些熟悉;说不懂,很多题目虽然做过,但还是会出错,即使知道某个知识定理,但总是欠缺运用能力,丢失分数。

中考复习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它需要考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能承受中考带来的压力。在迷茫和希望中,考生要学会找到中考复习突破口,如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复习工作的时候,那就学好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而二次函数更是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全国很多地方的压轴题都是以二次函数为知识背景进行设计。

二次函数是初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内容。以二次函数为背景设计的压轴题,突出了利用函数思想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考查,强调了代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几何中考查函数,函数中考查几何,使函数 与几何融为一体。

下面我们就以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分析和研究二次函数相关的命题规律,熟悉常见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助考生正确掌握好解题方法,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有关的应用题,讲解分析1:

九年级(3)班数学兴趣小组经过市场调查整理出某种商品在第x天(1≤x≤90,且x为整数)的售价与销售量的相关信息如下.已知商品的进价为30元/件,设该商品的售价为y(单位:元/件),每天的销售量为p(单位:件),每天的销售利润为w(单位:元).

(1)求出w与x的函数关系式;

(2)问销售该商品第几天时,当天的销售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3)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共有多少天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5600元?请直接写出结果.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考点分析:

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题干分析:

(1)当0≤x≤50时,设商品的售价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此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图形可得出当50<x≤90时,y=90.再结合给定表格,设每天的销售量p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p=mx+n,套入数据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p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销售利润=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分段考虑其最值问题.当0≤x≤50时,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在此范围内w的最大值;当50<x≤90时,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在此范围内w的最大值,两个最大值作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令w≥5600,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就是利用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正确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其次要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有关的动点问题,讲解分析2: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C分别为坐标轴上上的三个点,且OA=1,OB=3,OC=4,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请求出当|PM﹣AM|的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并直接写出|PM﹣AM|的最大值.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题干分析:

(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把A,B,C三点坐标代入求出a,b,c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抛物线解析式;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理由为:根据OA,OB,O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与AC的长相等,只有当BP与AC平行且相等时,四边形ACBP为菱形,可得出BP的长,由OB的长确定出P的纵坐标,确定出P坐标,当点P在第二、三象限时,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只能是平行四边形,不是菱形;

(3)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直线PA解析式,当点M与点P、A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PM﹣AM|<PA,当点M与点P、A在同一直线上时,|PM﹣AM|=PA,

当点M与点P、A在同一直线上时,|PM﹣AM|的值最大,即点M为直线PA与抛物线的交点,联立直线AP与抛物线解析式,求出当|PM﹣AM|的最大值时M坐标,确定出|PM﹣AM|的最大值即可.

解题反思:

此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二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确定抛物线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菱形的判定,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一直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而编拟的动点问题,大量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压轴题中。此类题目与动点问题相结合,技巧性和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有较强的区分度。

值得注意:解答此类题目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二次函数有关的分类讨论问题,讲解分析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3+2√3x/3+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点E.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经过B,C两点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点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PCD的面积最大时,Q从点P出发,先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M处,再沿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方向运动到y轴上的点N处,最后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点A处停止.当点Q的运动路径最短时,求点N的坐标及点Q经过的最短路径的长;

(3)如图2,平移抛物线,使抛物线的顶点E在射线AE上移动,点E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E′,点A的对应点为点A′,将△AOC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A1OC1的位置,点A,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1,C1,且点A1恰好落在AC上,连接C1A′,C

1E′,△A′C1E′是否能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中考数学不知道怎么复习?那就试试二次函数

题干分析:

(1)先求出抛物线与x轴和y轴的交点坐标,再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

(2)先求出S△PCD最大时,点P(3√3/2,15/4),然后判断出所走的路径最短,即最短路径的长为PM+MN+NA的长,计算即可;

(3)△A′C1E′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分别建立方程计算即可.

解题反思:

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极值的确定方法,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也是解本题的难点。

试题既关注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知识块层面和知识链层面上合理设计),又关注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加强核心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 查),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效度,因此受命题者青睐。

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自然会是中考数学的热点,很多中考试题都喜欢把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与其他数学知识有进行结合,形成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来考查考生。

因此,大家在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认真掌握好二次函数相关的知识定理、题型和方法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