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霁虹:AI是如何改变竞争规则的,你了解吗?

吴霁虹:AI是如何改变竞争规则的,你了解吗?

在商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全球化竞争或是当地竞争,个人、企业、或国家,通常是从两个维度获得超级能力:

一是,发明科学技术,获得工具,拥有超级能力对抗自然,提升生存能力。二是,创造竞争规则,获得优势,拥有策略优势战胜他人,增强发展优势。

吴霁虹:AI是如何改变竞争规则的,你了解吗?

图:新技术改变规则

历史上,新技术对商业竞争的冲击,大多数时候是100 万次小步快跑的渐进变革,但偶尔,也会是少数破坏规则的激烈革命。这一次,人工智能新技术及簇群的爆发,属于后者。而且,是AI技术发明与规则创造的合体。

与人类史上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相比,人工智能是一次认知革命。它能模仿人类的声音、图片、情感、情绪、动作等,能感知、识别、运算、决策,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类发明。技术上的认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认知商业、认知经济、认知社会的革命。

认知革命是领头者,是AI对全球化竞争规则的重塑,并决定未来竞争走向。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三全”的大趋势:全智能、全领域、全球化。

全智能——AI竞争的本能属性

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机器能存会算、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接会动、能理解会思考。并通过核心技术、大数据、专家数据训练等要素,为商业带来“改变存量、创造增量”的万亿级商机。大到航空母舰的建造,小到一次消费品的购买,AI本质上是将解决任何问题,变得更快、更好、更准、更全、更方便、更低成本。因此,AI竞争的本能属性,将代替和延展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全智能赋能商业拥有巨大的超级能力。

例如,仅仅几年,上百年的华尔街股票交易所,从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大厅,变成空空荡荡的弃场,原因是启用了AI系统。它像一个冷酷无情的“量子”级交易高手,能在微秒钟内实现全球交易,每秒的交易量可高达数百万单。一个经历上百年的职业大军(股票交易员),就这样结束了,同时,一个百万人力密集型的行业,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全智能超级能力。

AI全智能赋能人类,解决世界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安全、健康、教育、能效等等。例如,AI检测欺诈和AI提供的区块链,能守护每个人启用更安全的金融交易;AI行政助理,帮助人类完成远比自己更靠谱的日常任务;AI工程师,做出比人类更好的设计创意;AI机器手,实现比人类更聪明的生产线自我组装。

对企业来说,AI全智能企业解决方案,能让交易成本下降,赋能经营企业的最优规模下降到一个人就可以开公司。正像理查德的芬奇零售驿站,创建一个人的全球企业。设想一下,今天一个100万员工的官僚公司,未来将因为全智能的AI,有可能被200万个创业者或企业家取代。

全智能,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借力AI竞争获胜的利剑。

全领域——AI竞争无处不达

AI的全智能属性,决定了AI三懂:懂用户、懂运营、懂生态,无处不达。

一是AI懂用户的痛点,能够渗透到所有消费领域,创造新价值。当下衣、食、住、行、用、娱、教、医、健、工等十大消费领域,AI可以全部“通杀”,而且AI将因此进一步渗透到每一个纵深B2B领域的价值链,并成为投资追捧的对象。

借力AI代替人类无效或低效的重复劳动,任何人、任何公司、任何国家,都可以更精准地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相反,丧失任何借力AI创造价值的能力,就等于丧失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是AI将渗透到所有的商业运营。例如第一、第二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将通过AI实现转型升级。

在纵深价值链中,今天是一个产能过剩的世界。传统供给侧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充分连接,没有数据学习,没有逻辑闭环,导致生产货不对路、且碎片化、重复化、低效率。一旦借力AI,连接客户痛点和内部运营,将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三是AI懂生态。过去,生态圈就是熟人圈,合作者是不是最优匹配,并不重要,因为只有熟人才是最可信赖的,导致价值匹配的效率低。今天,任何一个生态圈的建立,都可以借力AI,创造更优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让每一个生态微生物更高效、更精准、更高品质地匹配,产生生态“圈套圈”网络增长效应。

全智能的AI覆盖全领域,将提高世界各地技能水平,缩小知识差距,让每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可以重新选择或定位自己的生产、服务、内容、模式、交易方式等。结果,AI赋能的生态圈,将彻底改变全球商品、服务、内容和知识的贸易规则。

全球化——AI竞争的不可逆转

全球化竞争规则始于全球贸易,而全球贸易始于先进技术驱动跨地域的生产和消费。最初的全球化,为了获得自然资源,之后为了借助廉价劳动力,再后来为了捍卫特定的稀有技术和IP。

人工智能爆发,第一个趋势是全球规则如“创造高价值的能力”“遵循先导者规则”“全球化是利益选择”的不可逆转性。过去,一个人要用镰刀割麦子,才能完成工作。今天,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了一个600马力的谷物自动收割机,装上GPS、高级音响、高级记录仪,收割机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大面积麦田收割。

但是,大自然根本不在乎你用什么方式与它过招,只有商业才会在乎谁高效、谁得益,争强好胜。因此,在全球化竞争下,即使拥有同等自动化收割机的商家,也不会有相同命运。例如,如果美国农民获得政府额外补贴,就会轻易打败无补贴的巴西农民;而既没有自动化收割机、也没有政策补贴的印度农民、或非洲手工种植者,就会连进入竞争门槛的资格都没有。

这,就是全球化竞争下,一个最简单而典型的“发明技术”+“创造竞争”战胜他人的妙招。因此,人工智能的爆发,一系列新的竞争和博弈规则将会不断涌现。例如,最先发明AI技术的国家可能会出台禁止一部分尖端技术输出他国的法规。

人工智能爆发,第二个趋势是全球化与本地化合体。AI全智能、全领域的特性,与历史上所有技术的本质区别,在于AI基于万物连接,是新的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这将逐渐弱化原有的全球分工原则,而赋能个人和企业创造新产业,同时一些旧产业也将回归到发达国家。

正像T恤全球游的故事,曾经因为工资成本或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放弃了很长时间。而今天,我们一开始讨论的创业者理查德,借用AI赋能,将T恤的设计、生产、销售回归美国,并成就了一个人的全球公司(购买者全球定制)。这是一种全新的无人公司模式,也是创造高效益、低成本、个性化新价值的新竞争趋势。其他传统产业如制造业、纺织业、服务业等等,都将因为拥有AI而回归。

万物连接的AI,让全球化与本地化融合,不出国门,“扁平的世界”就能将最强的全球竞争者送到你家门口,也能将最心爱的产品快递到你手中。全球化就是本地化,本地化就是全球化。

因此,任何想建立阻碍AI发展的国家、地区或公司,将会突然变得“欠发达”;任何试图借助技术或产品,实施闭关自守或保护主义的国家、地区和公司,将会因为“断网”而永远落后于基于连接而发展的新技术本身;任何企图维护传统思想、既得利益的个人、企业,也将因为固步自封而被边缘化、下沉到低维世界。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进化为高维世界的物种呢?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与大家持续探讨。各位企业家、创业者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欢迎大家的持续关注。

吴霁虹/Jihong Sanderson

创新管理学家,人工智能商业化专家,AI Business Lab联合创始人。专注全球战略与创新管理,创造了人工智能时代“TOP-A新竞争优势”、“商业强基因”、“C2C商业生态圈模式”理论体系。

北京大学访问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法庭专家见证人。著有《未来地图》《众创时代》《下一步: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Doing Business in China》等畅销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