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要向美国宣战?

小小读书匠


1941年8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英美就公布了“大西洋宪章”。德军与美军在大西洋上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战争,宣战与否已经流于形式。

德国对美宣战一方面是为了履行盟友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是为给德军、日军增长士气。因为日军南下东南亚可以将美军一部分兵力留在太平洋,从而减轻德国在大西洋的压力。在希特勒眼中,真正的敌人只有美军,而不是苏联。

一提到这个话题,大家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日德夹击苏联”之上,更有人把日本描绘成“猪队友”,其实他们都忽略了德军与美国在大西洋上的角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说白了就是德国与美国的对抗。希特勒要制霸欧洲,但英法历来是美国的“第一国防线”,双方在大西洋上的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希特勒最引以为傲的“闪电战”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集中力量一个时间只打一个敌人,解决完一个迅速解决下一个”。

希特勒最害怕的就是美军在德国还没有征服欧洲大陆就介入战争,在发动战争之初就严令媒体发布刺激美国的言论,同时禁止海军袭击美国舰艇。

美国也不希望过早介入战争,因为一是没有做好战争动员,二是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美国政府只能通过不断修改“中立法案”、“租借法案”援助欧洲。

美国海军要援助英国,德国潜艇要封锁孤立英国。德国海军若不袭击美军船只,英国就始终有援助,但是一旦发动进攻,又会给美军开战的借口。为了结束这个尴尬的局面,德国只能另想办法。

希特勒不希望多线作战,但却希望日本南下进攻菲律宾,让美军陷入“两洋作战”的局面。1940年9月,希特勒派特使斯塔玛向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会谈,明确表示:

德国并不要求日本在欧战中承担军事义务,只希望日本用一切手段阻止美国参战;日美之战终不可免,德意日三国强硬、坚定的态度,对美国将是一个强大而有效的威慑力量。

同时希特勒也对墨索里尼多次表示:与日本合作是阻止美军参战或是参战归于无效的最好办法。

希特勒进攻苏联是德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希特勒就明确地说过:

英国是寄希望于苏联和美国,如果对苏联的希望破灭,美国亦将退却,因为苏联垮台,就会增加日本在亚洲的实力。

德军侵苏后,希特勒确实派里宾特洛甫怂恿日本出兵海参崴或是切断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但是日军害怕深陷苏联战场无法脱身,拒绝出兵。

日本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下,放手一搏侵占东南亚。希特勒当时就说道:

“我们首次有了一个头等军事大国站在我们一边。”

希特勒认为只要日军能在太平洋将美军拖住一年,德军就有希望结束对苏战争,然后在欧洲大陆的资源支持下战胜英美。

希特勒的计划是完美的,日本海军的实力在太平洋也是第一的,但他们都小看了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在战争中的作用。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依旧坚决执行“先欧后亚”的战略,集中力量在西线对付德军,同时又不断援助苏联,反而是希特勒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学术界一直有种说法:太平洋战争才是二战的起点。在此之前,各国都是各自为阵,不具有“世界性”,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两大阵营才真正实现协同作战,德国对美国宣战也标志着轴心国阵营正式成立。


史料不辑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德国并没有义务向美国宣战!希特勒为何会对当时“富得流油”的美国宣战,可以说是“二战之谜”。

二战之谜:希特勒向美国宣战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二战之谜,那是因为很多人知道当时日本和德国是同盟关系,但是规定是:当被其他国家攻击的时候,作为同盟国国家需要共同对应。也就是说,如果是美军主动攻击日本的话,那么德国宣战的理由则按照同盟条约。但是,战争是日本挑起的,德国就没有必要对美国宣战。就如同德国和苏联打的热火朝天,日本并没有参与的道理。(当然有现实原因,但是明面上依然日苏条约所在)1941年12月,日本向美国宣战,希特勒的做法让后续许多历史学家都十分头疼,因为并不知道为何他会选择对美国宣战,因为当时德国也陷入了苦战,在莫斯科周边准备撤退。关于希特勒的这个决定,现在有很多种说法。

美国的援助

在德国一路进军到莫斯科的时候,确实苏联处于劣势,但是苏联并非是孤立无援的。美国在背后给了许多物资和武器,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分为5个时期:

  1. 协定开始前:1941年6月22日~1941年9月30日;(给钱)

  2. 第一协定期间:1941年10月1日~1942年6月30日;1941年10月1日署名

  3. 第二协定期间:1942年7月1日~1943年6月30日;1942年10月6日署名

  4. 第三协定期间:1943年7月1日~1944年6月30日;1943年10月19日署名

  5. 第四协定时间:1944年7月1日~1945年5月12日;(对公宣称是1945年5月12日终了,实际上到9月20日才全部结束)

到结束时,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有:(部分)

  • 飞机:14795架

  • 战车:7056台

  • 枪:8218支

  • 机关枪:131633支

  • 铁道货车:11155辆

  • 运输船:90艘

  • 潜艇:105艘

  • 鱼雷艇:197艘

  • 食物:4478000吨

  • 军靴:15417001双

......

美国当时国内反战的情绪很高,但是从当时情况来看,美国并不能袖手旁观,虽然没有投入太多正面战场的兵力,但是通过第二次海军扩张法、第三次海军扩张法、修改中立法、制定武器援助规定、援助英国等方式,从另一个方面对战争策源地的德国进行打击。而此种方式也是美国当时战略的基本思维,所以希特勒十分理解美国的立场,借此机会向美国宣战。

希特勒的目的

其实这个说法用在向美国宣战之上,有些牵强,但是并非完全说不通。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宣战美国,当时很多人评价这个事情是“愚行”。但是希特勒是傻瓜吗?是他让德国从一战的阴影中走向了世界巅峰,让德国有了再次发动战争的力量。从这里来看,他的智商至少在200以上,那么为何会有这样让人不解的行动呢?那就是希特勒对于发动战争的目的!发动战争真的是希特勒的目的吗?并不是。

通过战争,能够统一国民思想,极大提升国内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在战争期间,喷气式飞机、雷达、导弹、生化武器、电脑、原子弹等划时代的发明接二连三。通过宣战,刺激德国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让目前国民认清形势,或许也是希特勒所想之地吧?!

想要借助日本力量,让其攻打苏联

如前文所讲,日本德国意大利为军事同盟国家,但是其关系却不是想象中的好,原则上只有同盟国家受到攻击的时候,三国可以向攻击国家宣战。1941年6月,德国和苏联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就没有对苏联宣战,因为没有这个义务,战争是德国跳起来的。最终日本并没有向德国宣战,选择了日苏中立条约。

相反,当日本对美国宣战,进攻珍珠港的时候,德国也没有义务向美国宣战。但是,就在数日以后,德国却宣战了美国。当时纳粹的干部们,有反对希特勒这个决定之人,即便如此,希特勒还是选择宣战。这个时候,德国的目的并非是真正的打击美国,而是想让日本帮助德国!日本和美国开展是1941年12月份,莫斯科的冬天是真的冷!德国军营中也是阴云密布,如果日本能够排出驻扎在中国境内的远东军进攻苏联的话,那么苏联将会无法反击。所以希特勒此时认为:德国向美国宣战,意味着是日本的伙伴,那么日本也应该帮助德国了吧!但是,结局是日本选择继续南下,陷入中国战场无法自拔,最终希特勒的愿望也付诸东流。

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要收取二维码使用费?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长安”:国人趋之若鹜,日本人却逐渐逃离!》

《日本儿童书在中国爆卖,本国书店却持续破产!》


日本二三事


资讯所长为您解答问题。关于二战的话题从来都不会少,也永远讨论不完。正是因为珍爱和平,我们才回顾讨论历史。日本偷袭珍珠港,可以说是二战重大事件,直接导致了美国的参战。

那么为什么德国要向美国宣战呢?我个人觉得有下面一些原因:

日本偷袭原因

二战日本主要是在西太平洋地区作战,大规模的战争让日本资源消耗巨大,所以日本需要在东南亚等地获取资源,比如石油和橡胶等等。获取资源最好的运输方式就是通过海运,当时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对日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日本一直担心美国会突然参战进攻日本,所以日本想消灭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实力,这样日本就不需要顾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德国宣战原因

二战前期,德国席卷了欧洲,虽然战争远离美国的本土,但是美国心里明白,失去了欧洲,自己也会受到威胁。所以德国向美国宣战是必然的,因为美国肯定会加入到对德国进攻的队伍当中,德国觉得既然这样迟早要发生的事情,现在宣战表示一下自己的决心。

既然是同盟 要站在兄弟一边

我们知道二战时德国和日本是同盟,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并且参战,德国当然要力挺一下这个盟友了。而且日本偷袭珍珠港,也在一点程度上消灭了美国的海军力量。

以上是所长原创回答,个人见解,大家如有不同看法,可以评论交流。欢迎关注资讯所长。


资讯所长


可能大部分都存在这样的疑问,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时,作为盟友的日本并没有向苏联宣战,甚至双方的经济贸易也没有中断;而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并对美国宣战后,德国立刻履行了盟友的义务向美国宣战。这么看来,德国不是“傻”嘛,人家不帮你,你还得上赶着去帮人家去。



其实日本和德国的做法都不违背它们所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这就是这个条约的有意思之处。在这个条约里明确规定了,三国和苏联的政治关系并不在这一条约影响范围之内,直观点就是除了苏联外,任何一个尚未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德、意、日中的一国爆发战争,那么另外两国都有义务向其提供军事经济援助,也就是说宣战。当时英国已经和德国、意大利爆发战争,苏联又不在条约影响范围内,说白了这个条约主要就是为了针对美国而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希望这一同盟可以威慑到美国,使其不敢贸然加入到战争中。



所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时,日本不对苏宣战并不算是背叛盟友,日本没有向苏联宣战以帮助德国的义务,至少在条约里没有。而日本和美国开战时,在条约的规定下,德国和意大利就必须向美国宣战,这是他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否则同盟条约就被破坏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为什么把苏联排除在外呢?


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因素,如果这场条约是在1940年之前签订,那么极有可能德意日三国会将苏联也加入到进攻对象之列,在1939年日本曾非常积极的准备对苏作战,但是随着德国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给日本泼了个大大的冷水,要知道当时德国和日本是签订了反苏条约的,这让日本显得措手不及,甚至导致了日本内阁的下台。到1940年的时候,日本和英美在东南亚殖民地上的矛盾开始增加,日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南方,而对于苏联,日本则力图想把苏联也拉入轴心国同盟。所以在三国轴心同盟协议签订时,对于苏联问题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至少在表面上,轴心国同盟正在和苏联就加入同盟进行着谈判。而德国针对苏联的入侵计划又极为机密,并没有事先告知日本和意大利,所以条约中额外注明了苏联不在条约影响范围之内,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的“奇葩”现象。


战略论


希特勒本指望用闪电战迅速击垮欧洲和苏联,夺取这些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及科研工业生产力,壮大和增强德国的实力为最后和美帝来一场决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没有变化来的快,在德国自身犯下二大致命的一个是戈林对英作战空军制胜论错误,另一个就是希特勒下达停止追击的命令,至使英联军主力能逃回英国为日后反攻留下了基础。这二太错误又被日本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量力的蠢货给无限放大。

日本仅凭借着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就自认为可以包打天下了,从未想过其自身严重的自然缺陷而且此缺陷是不可逆转的,那就是日本是建国在一个个岛屿上的,严重鈇失自然资源,所有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物质完全依赖进口,而海军又是一个完全依赖自然资源而且还须长年积累的军种,一旦爆发战争资源获取受阻,必将使海军处于灭顶之灾。也正是因为日本自以为是自认自己强大,狂妄的发动了偷袭珍珠港的战争,正中美帝罗斯福之奸计让美帝民众得以支持参战。没有日本对珍珠港一战美帝很难参于此场战争来,要知道在当吋美帝国内一片大好人民生活富足全国人民一致反对参战。也许这一切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德国军人素质在高,将领在出色,战法再先进,可搭上意大利,日本这二个狂妄又自以为是的猪友,德国军人的一切优点,德军创造的一切胜利先机和果实都被这二个国家的愚蠢行为而冲抵断送了。所以说德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对美帝宣战,是一种被迫而又无奈的选择,这不是因为和日本有什么条约而为之的行为,而是德国人一向严谨负责认同的结果,其要为自身行为负责和担当,因为日本,意大利都是依附于德国本质上讲这二个国家是德国的附佣国,德国对美帝的宣战在当时更多的是站在其对附佣国道义上的一种行为,一种无奈的战争宣示行为,本义上讲毫无实际意义。德国的失败和悲惨就是:它离天堂美帝太远,而离地狱苏联又太近。


前行者149478967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大规模的战争让日本的资源消耗非常大,因此日本需要获得东南亚等地的资源,如石油,橡胶等等。而获取最好的运输方式就是海运。当时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对日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日本一直担心美国会突然参战,这就导致了日本一心想要消灭在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的实力,日本也就不用顾忌太平洋舰队了。所以日军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日军偷袭珍珠港致使美国对日本宣战。希特勒认为,德国席卷了大半个欧洲,战争虽然没有蔓延到美国,但是美国知道一旦欧洲全部失守,肯定会威胁到美国,到时德国向美国宣战也是必然,美国一定会加入到对德作战队伍当中。

所以,德国觉得既然迟早要打,那就自己先向美国宣战以表示决心。

况且,德国和日本之间有一大串条约,美国既然向自己的盟友宣战了,作为日本的盟友的德国必须履行条约中的条款,因此德国不得不向美国宣战。


即便德国不向美国宣战,美国也不会放过德国。

期待您的关注!赐评定回。


史里淘声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大家知道美国是个不好惹的国家,那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要向美国宣战呢?

德国在此之前是不大清楚日本要狙击美国的,至少从希特勒得知后的态度来看是这样。当日本狙击珍珠港的音讯传到元首耳中,希特勒直接把日本骂了个狗血淋头。希特勒知道,这样一来美国必然会参战,而日本是不行能对美国和苏联同时宣战,这导致了日本不行能对苏军布置在远东的部队进行过多的牵制。而美国的正式参战可以说是给盟军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但是猪队友日本人已经干了坏事,德国人也不得不替他们收拾残局,为什么呢?因为《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存在

1941年12月7日日本狙击珍珠港,随后美国对日本宣战,德国由于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保证如缔约国一方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抵触”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全部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帮助,正是基于此,德国才不得不对美国宣战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静夜思归去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随即向美国宣战。

德国这种做法,是在履行轴心国的条约和义务。

题主说,条约里规定,只有日本遭到别的国家进攻了,才会履行宣战的义务。小编只能说,题主太扣字眼了。

二次大战中,德,日,意有哪一次不是主动进攻的。有哪一次是遭到别国事实上的进攻呢?如果是这样,轴心国还有成立的必要吗?

更何况,就算德国不宣战有用吗?美国一旦反攻,就是进攻日本了,就算德国憋着不开囗,美国也会把德国纳入轴心国范围主动进攻的,毕竟欧洲在美国眼里战略上更加重要,“先欧后亚”一直是罗斯福的战略中心!

既然是这样,希特勒为什么不干脆卖个人情给日本,抢在美国之前宣战呢?虽然日本没有进攻苏联让希特勒大失所望。




南雷霆峰


希特勒说:你当我愿意?这都是我那队友惹的祸,我也没办法啊。

德国和日本之间是有一大串条约的,美国向日本宣战了,那么作为盟友的德国,就必须履行条约中的款项,向美国宣战。德国向美国宣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即便,德国不向美国宣战,美国也不会放过日本这个欧洲盟友的。

法西斯集团

德意日这几个国家缔结了一大堆条约,早在1936年,这几个国家就勾搭在一起了。1940年,这三个国家,在柏林,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其目的就是一起侵略,组成法西斯集团,共同瓜分世界。

而法西斯集团虽说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但事实上互不统属。即便这样,该履行的条约,还是要履行,既然美国对日本宣战了,德国也没有办法,只能宣战,否则就是违约了。本来美国对德国就必须打了,德国再失去一个盟友,得不偿失。

话说回来,希特勒虽说不愿向美国开战,但是,形势已经不允许希特勒再躲避了,开战不可避免。所有盟国,只要没站在希特勒这边,就一定是要对付希特勒的,而美国,也一定会对付他。这就是大势,已经不是能避免的了。

国际形势这个事情,很难说,比如德国进攻英法,其实也是不得不进攻的了,英法一定去进攻希特勒,早晚是个威胁,而反之苏联也一样,德国人采取的就是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德国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再不打,这些国家就可能将德国甩开了。

战争这种东西,有时候就是大势所趋,避免不了。


军武文斋


德国愿意和日本签订同盟条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在打,德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就是一统欧洲,甚至目标也只是欧洲,未必是全世界。

欧洲希特勒的主要目标是英、法,因为一战英、法给予了德国太多的屈辱。复仇是希特勒上台,恢复国力的最大动力。美国本是英国的殖民地,反英是美国立国的主要对手,可到了一战时,美国成了英、法的盟友,也参加了凡尔塞和约的制定和签订,自然也会全力维护和约对德国的限制。而美国在一战后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国力最为强盛,这是那怕己恢复了不少国力的德国依旧不能匹敌的。防止美国介入欧战,是德国战略要重点考虑的事。

美国虽受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的羁绊,一直没能参战,但同时,美国与己明显衰退老牌帝国英、法比,在亚洲有更多的利益,日本战略目标是亚洲称霸,必与美国发生冲突。这样与日本签订同盟条约,可利用日本牵制美国。

当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希特勒政府一定有过一番评判。德国如不向美国宣战,不能保证美国不向德国宣战,毕竞德、意、日是有同盟的。如果主动力挺日本,还能让日本在亚洲更卖力的与美国纠缠,最好是把美国拖住在亚洲而无法顾及欧洲,即使美国参战到欧洲,也势必会被分散力量,两线作战。按正常逻辑,是日本偷袭的美国,那美国应该全力向日本复仇后,再向欧洲,而日本那时可有近亿人口,和美国耗下去,希特勒应该可以搞定欧洲了。

没想到的是,罗斯福总统选择的却是先欧后亚,而美国的国力居然抗住了两线作战!早知如此,希特勒应该有亲手杀了愚蠢的日本天皇的心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