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一生,家長一定要重視

傷害孩子的不是離婚這件事,而是雙方對待離婚這件事的態度”。

婚姻不是兒戲,我相信,誰都不願意輕易離婚,我不支持一遇到問題就用離婚來逃避。同時,我也不贊成感情破裂後還勉強湊合的婚姻。婚姻是大人的事,孩子是無辜的,我只是希望天下離異家庭的孩子,都能繼續幸福快樂地成長。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一生,家長一定要重視

給孩子貼上可憐的標籤導致孩子產生自憐

“這孩子是單親家庭,真可憐!”你是不是對這樣的話很耳熟?甚至有的家長自己也會說:“老師,我離婚了,孩子是單親,請您多關照一下。”無論是他人的可憐,還是自我的同情,雖然出於善意,但都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行為模式造成最嚴重影響的,其實來自於婚姻結構完整但是充滿了矛盾的家庭。

單親孩子並不會因為家庭的不完整而失去了快樂成長的根基,更證明了孩子缺失愛,才是阻礙幸福的關鍵。

如果孩子長期被暗示“你很可憐”,就會內化這種錯誤認知為自我認知,發展成自憐的人格。長此以往,自怨自艾,哪裡還會積極樂觀呢?所以單親孩子跟“可憐”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我們要糾正偏見,不要“善良而無知地”給孩子造成額外傷害。同時,也不能自我可憐,這也會傳達給孩子的。

每個人都不容易,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更要自強,絕對不能自憐。“你覺得自己可憐”這件事,才是世上最可憐的事。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一生,家長一定要重視

離婚後反目成仇,說對方壞話,不允許對方跟孩子相聚等

無論孰是孰非,從決定離婚的那刻起,就該結束恩怨,各奔前程了。恨著,就是放不下。可以選擇不原諒,但是一定要學會放下。有孩子的,考慮到孩子的成長,更應該放下仇恨,不強求做朋友,但至少不能讓孩子替你揹負這段婚姻中的負面情緒。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一生,家長一定要重視

離婚後對孩子內疚,進而產生彌補心理

很多人可能會對此產生疑惑——離婚的人,不就應該對孩子內疚嗎?不內疚還有良心嗎?不就應該彌補孩子嗎?如果對孩子產生這樣的心理,勢必在不知不覺中將“愛”換成了“溺愛”,表現為事無鉅細,過度關心,即控制孩子,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

有的單親媽媽對兒子控制慾之久甚至延續到成年,嚴重的會覺得兒媳婦搶走了自己的兒子,產生嫉妒心理,從而婆媳矛盾加劇。還有單親爸爸覺得虧欠女兒,呵護地無微不至,覺得世界到處都是危險,不讓女兒談戀愛,怕她受傷害。這兩種都是控制的極端情況,更常見的是,總覺得孩子缺愛,就過度關心,喪失了邊界感,讓孩子失去自由,導致親子關係緊張。所以,越是對孩子內疚和彌補的,親子關係越是堪憂。

離婚確實是破壞了孩子完整的家庭,需要做的不是內疚和彌補,而是繼續一如既往地關愛孩子。我們誰都不願意走到離婚這步,只要繼續愛孩子以及盡到養育的責任,這就不虧欠孩子。不自責,不內疚,只要吸取教訓,珍惜以後的人和人生即可。你不原諒自己,孩子就學不會寬恕和坦然。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一生,家長一定要重視

離異家庭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1.內心不安

父母在離婚之前都會有一個爭吵期,這期間,因為爭吵的聲音,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思考,很多孩子會埋怨自己,認為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導致父母離婚的,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心裡必定會不出不安的因素,從而否定自己。

2.自卑

一旦父母離異,不管孩子跟隨哪一方,孩子都會有一種缺失感,比如與其他健全家庭做比較,難免會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憂心忡忡,也會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從而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影響學習和生活。

3.逆反心理

相信很多孩子在父母離異之後都會有這種心理,由於家庭的缺失,孩子得不到關愛和鼓勵,為了贏取更多的關注,多數孩子會選擇在父母面前表現的很絕對,與身邊的人形成對立的情緒,其實僅僅只是想獲得關注,想被保護。但是如果這種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正,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走向極端,性格也變得很暴躁。

4.孤僻

不和睦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對人際關係感到緊張,特別是在重組家庭裡的孩子,由於父親的粗心或與繼父母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視,就產生孤獨感,行為上表現出離群。

5.怯懦

有的父母離異後,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束縛過緊,管教過嚴。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對父母敬而遠之,變得膽小怕事,怯懦退縮.

6. 逆反

這類孩子有的由於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或繼父母不便於管得太嚴,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由於對父母的離婚行為不理解,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出逆反的心理現象。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一生,家長一定要重視

離異家庭的孩子,怎樣才能幸福?

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婚姻觀

正確的婚姻觀,絕不是在感情破裂後還勉強維持家的表面完整。假裝恩愛的夫妻,孩子會誤以為婚姻的本質就是湊合過日子,因為孩子能敏感地捕捉到大人的情緒。至於那些整日爭吵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更是有害。

正確的婚姻觀,是用心經營婚姻,即使感情無法修補,婚姻走到盡頭,直面事實,勇敢往前看。也可以有緣分重組家庭。總之,過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

婚姻觀裡藏著人生態度。你是勇於活出自我,還是盲目從眾,這從你對待婚姻的態度裡,就流露無疑了。婚不是結給他人看的,日子是過給自己的,正視內心的自我,敢於告別過去,重新開始,這何嘗不是一種值得讚賞的勇氣?孩子未來的婚姻,大多會有父母婚姻的影子。孩子可以複製父母幸福的婚姻,也可以避開父母走過的坑,一樣幸福美滿。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一生,家長一定要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