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網紅”解決了行業“老大難”問題!

這就是網紅經濟的力量?

每晚6點半,小魯準時開啟直播。期間,她必須在鏡頭前邊說話邊試衣:“有個妹子問得很好,冬天穿襯衫不會冷嗎?其實襯衫可以穿遍三個季節,冬天內搭發熱衣就行了,而且這款設計經典,不容易過時……”

這樣,4-5個小時的直播,小魯向粉絲推薦身後衣架上的30多件衣服,從毛衣、呢大衣到羽絨服,應有盡有。

在雙十一前夕:她常常上午10點出門,去工廠查貨,下午回到公司修改設計圖紙、樣衣,晚間直播看粉絲反饋。第二天早上把樣衣拿去工廠打版……用她的話說,就是要為粉絲“備足款式和貨量,才對得起他們。”憑藉新手段、接地氣,魯傑妮的粉絲迅速從0暴漲到26萬。

與之相似,斜槓青年陳小諾,平時在國企做職員,假日變身穿搭達人+街拍攝影師。她利用空閒,在蘑菇街上傳時尚靚照,給它們打上品牌和店鋪的標籤,告訴同好“什麼品牌,在那裡買。”

小陳現在粉絲百萬,因為影響力越來越大,各大品牌的邀約紛至沓來,各種潮牌、設計師送來的衣服、包包、鞋子,把她200多平米的房子塞得滿滿當當。用她的話說:“再買套房子才放得下。”

沒錯,這就是網紅經濟的力量。雙十一大促,僅在蘑菇街平臺,就有1.8萬名女主播參戰,而能“帶貨”的達人還有更多,時尚圈的“頭號玩家”們都是這樣做買賣。

在蘑菇街上:沒有“刷遊艇”、“送火箭”,就是“種草、養草、拔草”。因此,小魯、小陳們遠離了搔首弄姿的荷爾蒙打賞,贏得了粉絲為時尚信仰的買單。

中國服裝“網紅”解決了行業“老大難”問題!

分攤滯銷庫存的“沉沒成本”

可以說,傳統鞋服品牌,常在成本基礎上加價5-10倍,主要是分攤滯銷庫存的“沉沒成本”。筆者曾參觀某著名品牌的倉庫,它因為沒能把脈趨勢,造成數億元貨品滯銷,堆積倉庫,白白擠佔大量資金,這大“鍋”怎麼甩也甩不掉。

即便是最賺錢的快時尚標杆Zara,從發現時尚元素到設計、生產、放樣、面市,也要3周左右的時間,每年準備款型超過3000,真正能上市的不過1000多款,就是如此精挑細選,仍有部分商品因滯銷被回收,成為“死寂”的庫存,不能變現的成本。

銷售上億的主播,其庫存都幾乎為零

而Zara也得服氣的是:蘑菇街上,年銷售額上億的頭部主播,其庫存都幾乎為零,過去的“不可想象”都變成如今的“稀鬆平常”。這對品牌商家和供應商,意味著40%的固定成本下降,毛利更多,就足以讓利消費者,平臺和時尚達人也可以薄利多銷,做大市場。

中國服裝“網紅”解決了行業“老大難”問題!

的確,一個時尚業的新生態正在達人、蘑菇街、生產商之間形成——前端直播營銷,有爆點,後端柔性供應鏈,有突破——哪怕流行易逝,大家也能在速生速朽間,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共生、共營、共贏。

這就是時勢,大勢所趨,順勢而為,才能力有所逮、業有所成。此時,時尚的玩家們須拋棄陳舊、迷信的常識,接受專業、科學的智識,由此識變、應變、改變。否則,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服裝資訊&跟服裝人一起交流開店經驗,歡迎添加群主VX 【fuzpf888】,備註“今日頭條”即可免費進群~

中國服裝“網紅”解決了行業“老大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