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0年,你覺得還會有80後、90後在老家農村種地嗎?爲什麼?

心炫上的世界


再過20年,曾經的80後、90後這些農村後生變成了五六十歲的老人。他們從小就沒有學會傳統式的耕種技能,我想如果不是強制性逼迫他們種地,是沒有幾個願意種的。

那麼,按照這樣說,將來就沒有人種地了。那是肯定不會的。只不過國家已經統籌規劃好,哪些地方適合種糧食,哪些地方適合種蔬菜,哪些地方適合水果。將來的農業科技化普及,農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相當於產業工人。


純體力勞動相對減少,大多數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一般都是駕駛著農業生產機械進行耕種。他們都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相對於他們的父輩來說,他們是進步的。

我可以武斷地說,將來在糧食、水果、蔬菜主產區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其文化、技能要求是比較高的,不是哪一個人都能隨便做農民的。有的人只能從事簡單的手工活,而那些機械操作手、數控手只能由那些大學生從事了。


那些大山裡不是農作物主產區的農民能夠做些什麼呢?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我只能說只有少數人當作個愛好吧!大多數的80後、90後都會在城裡安個家,或者是在農民集聚區有一幢房子,或者是在城鄉結合部從事著非農業生產。農業生產已經離他們遠去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雖說還有承包地,算是個農民!但是,他們卻在城裡從事著工業、服務業等,應該算是個工人。這種雙重身份現在就存在許多。

80後、90後人員不願種地,那農村的地難道就荒了嗎?不,土地流轉就是一種解決方式,但是也不是全部的土地都能流轉起來的,也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會有人來承包土地進行種植農作物的。偏遠的山區那些肥沃的土地,因為交通不便,只有用來栽樹,或者就是順其自然、迴歸原始。


農村閒置土地這個問題,國家早就意識到了。未來中國的農村的土地將由農村大學生、農村土地承包主和農業技術專家共同來種植。大多數承包戶拿著土地租金或是土地分紅受益,再加上他們在城市裡的收入,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其實,說來說去不是說未來的80後、90後不願種地,而是單一、獨門獨戶的種植模式很難得利了,種地不划算,誰還會去種?


拙燕銜泥


再過20年,你認為80後和90後還會在老家農村種地嗎?這個肯定會,以後種地都會實現現代化科學種植。先說說我們國家目前農業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勢。

1、我們國家目前農業大部分還沒實現機械化,還是用原始的方式在種植,跟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落後,所以中國農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我們的土地目前是比較分散的,在南方每戶也就三畝地左右,土地太過於分散,種地只能養活一家,過上溫飽問題,遇到天災,連溫飽問題都過不上,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種地的原因。

3、在家種地的也就只種夠自家吃的量,因為在外面打零工都比種地強,所以現在種地都成了副業了,這也導致了大量的土地荒廢。

4、我們國家一直都在解決這種尷尬的處境,所以要加快推進城市化,把土地收回,實行大面積的承包制,加快中國農業的發展。

我們未來的農業是要走向現代化的科學種植方式,以後種地的也是需要有文化的,要掌握科學種植方式,還要具備現代化的農業管理能力,以後不是誰都能做農民了。


阿K閒談


再過20年,還會有80後、90後在老家種地嗎?不用過20年,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就很少有年輕人在家種地了

唸書的大部分選擇在外地發展,不念書的學門手藝,有了一技之長後收入也非常可觀。說句實話,現在的農村還是相對不太先進的種地方式,又累掙得又少,除了種植大戶和一些年紀較大的農民,大部分家庭已經把種地當做一種“副業”

而且最近幾年農村越來越流行把種地這件事兒包給專業人士來完成,這樣兒不僅能更科學合理的種地,而且省心又省力,種植、施肥、除草全部由承包公司負責,農民朋友們只等著秋天收割就萬事大吉

外國是農場主在廣闊的農場裡高科技、規模化的種地,我們現在大部分還是老農民在一畝三分地揮汗如雨的種地,並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是起碼農業得有好的政策和發展方向,才能吸引年輕人回到農村、發展農業,要不他們回農村種地幹嘛呢?普普通通種地一方面聽起來不好聽,另一方面掙的錢也不多,最後可能連成家都費勁

農業發展的空間非常巨大,要實現普及機械化、規模化、自動化結合起來的經營模式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有好的政策和引導方向,我相信一定會有大批年輕人願意回到農村,為傳統農業轉型獻出一份力量


吃瓜女超人


"再過20年,你覺得還會有80後、90後在老家農村種地嗎?為什麼?"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現在是2018年,再過20年就是2038年了。那時的農村跟今日肯定不一樣,說翻天覆地變化,不為過。那麼,那個時候的80、90後年齡普遍在40~58之間,可以說進入成年,邁入了老年。那個時候的他們,是在農村種地,還是定居城市,遠離了土地呢?



都有可能,也就是說20年後,80、90後依舊會有人在農村種地。

外出務工的80後有回鄉創業的想法

作為80後,身邊自當有一群80後朋友。他們初中就輟學外出務工,是那個時代農民工二代的典型。帶著好奇以及滿腔熱情東去廣東,開始他們新的人生,進入工廠,成為了流水線上的一員。10多年過去了,那些外出務工的80後農村小夥子,已大多身為人父。然而,很少有闖出成就,得以在外定居的能人。依舊靠著流水線賺錢的80後,開始反思,回鄉找工作或者創業。目的,就是想跟老婆、孩子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他們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到了下一代。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上好學校,很多人選擇開展農業種植,但是他們的思維不在侷限於糧食作物的自給自足,而是轉向經濟作物的發展,尋求可以獲得更多利潤的農業項目。而這並不難實現。於是,80後的農民工二代又變回了農民新二代。



90後帶著使命回農村

不得不承認,大城市的機會更多,生活更誘人,大多數的90後選擇在大城市發展。然而,不乏一些來自農村的90後,帶著技術回到老家發展的例子。

很多有遠見的90後農村大學生,看到了農村在未來的希望,大片的土地丟荒,成為了他們發展的機會,特色種養、生態養殖、綠色食品等等標籤,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利用所學的技術,大力發展農業,獲得成就不是不可能。

所以,20年後的90後回到農村種地的會有,而且能夠大大提高農村種植業的技術水平,帶來新的,不一樣的種養理念。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地肯定會有人來種。怎麼個種法,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耕作工具是有大的變化。


歐169733014


再過20年,還會有80後,90後在老家農村種地嗎?答案是,肯定有!但與現在的種田模式大不相同。

題主會提這樣的問題,可能是考慮到現在的80後90後,大多在外面打工發展,真正在農村種地的,就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婦女。

但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都是新時代,新農村,新的號令。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時代潮流。農村土地合理流轉和土地託管,都預示著未來農業的方向。

未來的農村將是合作社和農場為主體後經營方向。農業機械化是未來農業的主題!未來的農民將是一個有門檻的職業,我們的80後,90後即使出生在農村,也未必都能取的這個這個入門證。要從事農業,必須有一定的資質,受過培訓,懂的業務。未來的農民,將與企業職工一樣,有工資收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一系列作為保障。而城市中的80後,90後,只要有愛好,願意到農村來,學得了從事農業的本領,也會來到農村從事種地的這項工作。

時代的發展,永遠不在你我的預料之中!從前我們暢想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還有些遙遠!可如今已是汽車滿街跑,手機隨身帶,互聯網帶給了我們生活的無限可能!

如此道理,以此類推。未來的農村,將是令人羨慕的地方。農民作為一種職業,種地作為一項工作,也許真的會成為人們最嚮往的!20年後的80後,90後也正值四五十歲的黃金年齡,他們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在農村種地,將是他們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

讓我們共同期待!

【關注村姑說村事,我們有緣再相會。】


村姑說村事


如今的八零後.九零後大部分都不從事農業勞動了,他們不再像他們的父輩們對土地有感情了,許多人不會再去回家種地,他們的生活經歷告訴他們,從事任何一樣工作都比在農村種地收入高,他們是沒有種過地的農民,也是渴望城市生活的人群,他們大都在努力改變自己的稱為,不願再去做農民或農民工。

二十年後的八零後和九零後應該享受國家給於他們比父輩更多的福利,而不是和父輩們一樣,年輕時在城裡做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再去種自己那二畝地度日。


用戶6969253864032豐


我覺得這個看情況。如果種地能賺錢誰不願意,但問題是現在種一年的地,一畝田賺的錢還不如出去打工一個月賺的多。

我想,再過二十年還是有種地的,只是不再像現在這樣了。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年輕人會越來越少,不早說二十年了,看看現在農村還有幾個年輕人在家種地的,有的地方中年人都把地給租出去或者賣了。我覺得以後得種地趨勢是,隨著老一輩人的去世,現在經濟的發展,願意種地的人越來越少,荒地也會越來越多,會出現一批把地集中起來做成農場的形式。可能有人會說,西北,東北這種形式早就存在了,我想說的是全國的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


一枚橙子


主要是我國大多數農田都處在山地和丘陵地帶,高低不平,難以實現機械化,主要還是要靠手工操作,至於以後靠誰來種地,我也說不清。我村有三百多畝地,現在荒蕪了三分之二,青壯年全部出外了,村子裡七八個老弱病殘,耕種著房前房後的一點農地。


手機用戶68643858348


這個一定是有的,落葉歸根,人都有一種嚮往自然的心理,未來的農業是有錢有實力的人玩的,老百姓還是老百姓永遠都不會變,因為他們本性就不想去改變自己
南壩蜜桔成熟了,要桔子的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