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意思?

美好的开放


老子和庄子都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合称为“老庄”。但是在对待“圣人”的态度上,老子与庄子却完全不同,老子推崇圣人,庄子却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要反对了,《道德经》第十九章中明明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在《道德经》中号召人们绝圣弃智,怎么能说他推崇圣人呢?实际上,郭店楚简本《道德经》中这一句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郭店楚版本的《道德经》是现在最古老版本的《道德经》,出自战国中期。可见劳资并不反对圣人,也不反对仁义,而死后人篡改《道德经》的原文,而篡改的依据则就是《庄子》,因为《庄子·胠箧》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庄子·在宥》说:“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与现行通行本《道德经》中的文字如出一辙。

那么庄子为什么反对圣人呢?实际上这与庄子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人,这一时代各国的兼并战争开始走向白热化,无比激烈,也无比残酷,孟子称之为“杀人盈野”。当时的世道充满了阴险诡诈,同时统治者们无情地盘剥、压榨百姓,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孟子比喻为“统治者率领着野兽吃人”。在这种情况下,庄子对于人心和人性是非常悲观的,并认为世人需要返璞归真,回复到淳朴自然的状态才是最好的,而一旦人心被扰乱,就会展现出丑恶的一面。印证这一点的则在《盗跖》一篇中,庄子借盗跖(zhi二声)之口说,在上古神农时代,人们和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自耕自作,人人不互相伤害,并认为这才是有道德的时代,后来黄帝、尧、舜、商汤、武王等所谓的圣人纷纷出现,他们扰乱了人心,也扰乱了时代,比如黄帝在涿鹿讨伐蚩尤,流血百里;尧舜设立群臣;商汤流放了自己的君主夏桀;武王杀害了君主商纣。自此以后,人心便被扰乱了,世上出现很多恃强凌弱、以众侵寡的现象,自从武王以来的统治者都是侵害人民的凶徒。

《庄子·胠箧》中作了一个比喻:一般人要保管财物,会把财务放到箱子里,用绳子困得紧紧地并加上锁,这样可以防住一般的盗贼,但正真的大盗来了,直接把你的箱子搬走,还会管你的绳子紧不紧吗?

世俗之所谓智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盗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齐国的制度是效法圣人的,但田成子杀死齐国国君,他偷取的不光是齐国,还有齐国的制度,而且利用这些制度保护自己。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盗贼之名,地位缺项尧舜一样稳固,小国不敢批评他,大国不敢讨伐他。

“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搞乱六律,销毁竽、瑟,塞住瞽旷的耳朵,天下人才内敛其聪慧;消灭文饰,拆散五采,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的人才内藏他的明敏。毁坏钩绳,抛弃规矩,折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才隐匿他的技巧。铲除曾参、史鱼的行为,封住杨朱、墨翟的口舌,排斥仁义,天下人的德性才能达到玄同齐一的境地。人人的明慧、聪敏、知巧、德性,都内含而不炫耀于世,天下就不会迷乱、邪僻了。

庄子对人类政治制度是十分悲观和不信任的,他看到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不过是大盗们统治百姓的工具而已,“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庄子才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观点,虽然圣人和大盗是完全相反的两类人,但他们却相辅相成,正如有了高山才有了山谷,推平高山,山谷也就填平了。

老子和庄子的态度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老子表现出了一个成熟思想家的形象,他推崇圣人,希望统治者向圣人学习,无为而治,使得百姓休养生息,汉朝的几位皇帝(文景之治和孝宣中兴)正是用的老子的思想,所以老子的思想是可以治国的。而庄子的思想是直到魏晋时期才受到那些不拘礼法的名士们推崇,并和老子并称“老庄”。

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庄子的返璞归真的思想虽然都包含着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想法,但是老子是希望统治者向圣人学习,“无为而治”的发展社会,庄子则是希望去除圣人,抛弃所有的世俗标准,这样人们不开发自己的才智,人性便会是最原始的那样。

有人认为既是庄子所说,就肯定是对的,不去探究这句话的现实状况和根本来源,以为的去论证这句话是对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庄子的“返璞归真”的思想如果被现代学者提出来,会不会有一点“愚民”的味道呢?欢迎留言讨论。


旁观者毛毛


截止到2019年4月4日21点,这句话都是对的!

圣人,可理解成为最高级别的真君子。

大盗,可理解成为非法获取特权的人。

因此,这一句话可以解释为,君子不死,小人不止。君子不亡,小人必昌。

或者通俗地解释为,只要存在人为的道德划分,那么一定会产生客观的丑恶势力。

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用了三千多年的时间,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可是却仍然执迷不悟。

儒家向善,尚善,修德,秉德。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君子,都成圣人,然后天下太平,王化无绝。

可是这几千年以来,中国民族只出了四个半圣人,孔,孟,王,朱,曾。相比之下,中国出了多少君子呢?又出了多少伪君子呢?还有不算哪些杀人如麻的屠夫,阴人无数的“奸臣”,更不能算那些肯定识字的低级官吏。

我想问一下,这个圣人和非君子的比例是多少?

4.5比几个亿?

远了不说,单单能看到这个问题的人,肯定都是读过书的。面对着“忠,孝,仁,义,礼,智,信”这六个标准,每个满分是100分,谁敢说自己总分是600分?

我不敢!

西方人或许比我们早一些正视这个叫“人性”的词汇,所以,西方也有圣人,只不过把圣人的学说定义成了宗教,把那些非圣人的思考者称之为哲人。

我喜欢哲人,讨厌圣人!

胡适说过:一个肮脏的社会,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的正常社会,道德也会自然回归。一个干净的社会,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坠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社会。

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树立榜样,强调道德的力量,可是事实证明,真的适得其反。

道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亦有所思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源自庄子的思想,它出自《庄子·胠箧》: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大致意思是,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

这句话诞生于百家争鸣,诸子并行的年代,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古人有云: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意思是所谓圣人便是那些为为世间立下行为礼仪规范,成为社会楷模的人,而儒家思想正是去引导人们成为圣人的,孔子当初被儒生们尊为“圣人”,唐太宗封之为“先圣”,宋真宗封之为 “至圣”,意思是圣人的顶峰。

由于道教与儒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是针对儒家思想的攻击,其实不然,仔细从老庄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

首先,庄子认为所谓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如同乌鸦生反哺,只是在尽自己反哺的职责,没有必要去彰显,去标榜。

大家熟知的哲学中,世间的一切都存有对立共存的状态的。举个例子,道家思想则认为贫富差距产生贪念,那么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所以没有贵就没有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善与恶也是如此,人们心中的圣人是善之大者,大盗是恶之大者,大恶的代表,它作对人类社会善恶共存的状态的一种事实陈述,是可以解释的过去的。

如此便可以解释没有圣人,就没有大盗,因为当人们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时候,制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

当然,也有人认为庄子言下的“圣人”并不是说真正的圣人,而是那些为了争夺成圣之机,不择手段致天下百姓生死于不顾的“圣人”!那些“圣人”窃天之道,以己代之,成为圣人!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中,人性都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的,他们可善可恶,是人在与社会中顺其自然的。如此一来,人类没必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绑架他人,制造出不和谐的社会人际,同时注重务实,不要只崇尚空泛的道理,更多从人们的基本欲望和需求中去理解,包容,同理世间没有绝对的圣人和恶人,不必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他人。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思想确实也为人类提供判断事物,指导行为思想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理念。过去君子能和而不同,文化之所以繁荣,今天我们能求同存异,如此才能够使长远的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发展朝向更好的方向不是吗?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有书共读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庄子·外篇·胠篋》,原文是: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庄子做了一个比喻:江川枯竭、山谷就会空虚,山丘夷平、深渊也能填满。同样地,圣人全部消失,大盗也不会兴起,天下便会太平无事。圣人不消失,大盗就会层出不穷。为了治理好天下而重圣人,却是大大有利于盗跖。

圣人在儒家一般指代尧舜禹的先王,泛指道德修养极高,治国才能极致的人物,非常神圣。

大盗,根据本篇庄子所说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大盗就是那些弑君的篡位者,野心家。

从政治伦理来看,圣人是正的极点,大盗是邪的极点。圣人应该多多益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圣人越多那么大盗就越少才对。

为什么庄子会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呢?

我们要联系上下文分析。

1.

《胠篋》篇开头做了一个类比进行论证,庄子说:

世间的聪明人为了防备开箱、掏袋、撬柜的小偷,他们会绑紧绳子,加固锁子。但是盗贼一到来,会顺手背着箱子、扛起柜子、挑着布袋溜走,他们还唯恐绳子和锁子不够坚固。聪明人所做的一切最后不过是拱手让人。

最后,庄子做了总结:

圣人为了公平,制造了斗斛来量谷物、制造了市秤来称东西,制造了印章方便通信,为了教化百姓宣扬仁义。但是大盗连通斗斛、市秤、印章甚至仁义都一连偷走,据为己有。

在这里,庄子以箱子、袋子、柜子比喻国家,绳索、锁钥比喻圣人的仁义法规,那些把箱子、袋子、柜子都拿走的小偷,就是盗取国家,还连仁义法规都一并偷走的窃国大盗。

2.

庄子在《胠篋》篇直接点名当时窃国大盗——齐国的田成子。

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齐国的诸侯本来是姜太公的后代,姓姜。到齐桓公时候,就是依靠管仲,一匡天下,尊王攘夷的齐桓公,他收留了从陈国流亡的贵族陈完。陈完在齐国安定下来,做一个小官,改陈姓为田姓。田氏十几代人懂得养晦韬光,收买人心,到了田成子终于露出凶恶的面目,屠戮了齐简公与他的亲戚,把持朝政,最终到接近100年后田和,篡夺了诸侯之位,齐国名义上还是齐国,但是姜齐变成了田齐。

庄子认为田成子不仅连齐国也盗窃了,连前一套领导班子留下的法规也一并偷取。田成子名义上是盗贼,但是大家不敢对他Say No,小国不敢去非议他,大国也没有动仁义之师讨伐他,他的君位像尧舜那样坐的安安稳稳。

事实上的是,到了田成子的子孙齐威王,他不仅享受着祖先盗窃回来的遗产,还更进一步追封黄帝,他在青铜器刻上铭文“高祖黄帝,迩嗣桓文”,表明远的学习黄帝,近的学习齐桓公和晋文公。效法上古时代的黄帝,无疑是增加自己的底气,春秋战国是诉诸古代的权威人物,谁的靠山越古老,谁就越神圣。

齐威王明白自己的祖先是通过收买门客,来实现篡位的野心。所以践位后,他十分提防别人也使用同样的招数。他相处一道绝妙的办法,开办稷下学宫,把齐国乃至天下的有识之士,招揽在学宫内,营造一种学术自由的环境,对外可以作为自己仁政的最好典范,对内防止有人收买门客再度篡位

可以说齐威王祖上是大盗,至他那时候又摇身一变成为明君圣王。

3.

如果要在春秋战国挑一个最杰出的大盗,那盗跖必定当仁不让。

传闻盗跖,原名柳下跖,是一场民乱起义的领袖,后来被史家诬蔑成盗跖,是贼的祖师爷。

盗跖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

在《胠篋》篇记载了,盗跖的徒众问他,盗窃有没有方法可言。

盗跖的回答是肯定有!他接着说,

能够知道屋里有什么好东西就是

能够身先士卒首先溜到屋里的就是

大家偷完能撤退能为大家断后的就是

清楚偷盗计划能够成功就是

最后分赃的时候,能够合理分配就是

大家看,原来盗窃也有道理可言,圣仁义智勇,把儒家的那一套搁在做贼方面也完全说得通,这就是“盗亦有道”。

倡导仁义礼,未能感化大盗从良,大盗反而把“仁义”抢过来作为盗窃的纲领,你说讽刺不?问你服不服?


4.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很大程度上是老子《道德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的延伸和阐述。

老子是反对仁义吗?我们要回顾春秋战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当家表面上还有立牌坊,那么到了庄子的战国时代,各诸侯都已经是你打我,我来打你,再没有把周天子搁在眼里,陆续称王。

谁是仁谁是义,谁是好谁是坏,根本就无从分辨了!

唯独大家都打着仁义之师的名义篡位、讨伐,实际行的是阴谋诡计与霸道。

在90年代出土的郭店老子,发现同一章的内容有所不同,原文是: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三绝三弃,根本没有圣人、仁义。

我很同意熊逸的观点,早期的道家其实并不反对的圣人与仁义之说,与儒家矛盾并不如之后那样深。反对仁义之伦,是道家后学根据时势慢慢修补上去,反应出道家思想的演变。

即使通行本《道德经》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观点,但在书的其他依然有提及圣人应该怎样怎样治国。

老子、庄子反对的并不是仁义本身的道德与行为,而是反对提倡标榜圣人与仁义的概念。

这样概念本身一旦标榜开来,人们发现依赖这些概念有利可图,就会像追逐金钱那样,粉饰自己,穿上圣人的面孔,实际上做的是大盗的勾当

庄子认为“圣人不死”,并非实际上圣人通通要绝迹,而是像老子形容的“披褐而怀玉”,有圣人的修养能力,但是不展露出来。

圣人已死,大盗已止的世界是怎样呢,就是老子的理想世界: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云汀YT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道德经》。就字面意思来看,它说的是如果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彻底消亡。初看可能会觉得这个观点很荒谬,但如果仔细深究,就会发现里面包含的深邃的思想。

这句话是主张人类回归到初始道德。道家认为,道治崩坏乃有仁治,仁治崩坏乃有德治,德治崩坏乃有礼治,礼治崩坏乃有法治,人类是处于一个不断堕落的过程中。所以道家主张回归到无为而治的阶段,既无仁无德,无礼无法的时代。这个时代,道德是人民与生俱来的品性,人人都是圣人,人人也都不是圣人。

《道德经》里面还有一句话“上德不德,是谓至德”,就是说最至高无上的道德就是没有道德。既社会没有道德标杆。试想一下,如果14亿中国人都是雷锋,那么雷锋的德还会是“上德”吗?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要大盗变圣人,天下人皆圣人,如此自然无圣人。这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社会。








文史小贴士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两句话的真正意义却被须多人不解,也有不少人误解和曲解其含义。我就以个人的见解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解释一下。首先,这里的″圣人"就是代表最有智慧才能,代表最高思想道德素质,也代表所有具有高级文化知识修养,高级济世益人的智慧才能的人,代表所有具备道德修养,能教化影响世人的人。也就是说,人只要成为了圣德大贤,就要对社会世事担负责任,就要起到以自己的道德思想言行去教化世人都以仁德心人性向善的去处世,去生活。都要去学习文化知识增加智慧能力去建立社会劳动工作。通过教化影响他人,使人们都脱去人性中存在的恶性、野蛮、愚鲁、粗俗、自私、狠毒、懒惰等许多劣性,使每个人学习圣德贤哲,具备道德智慧,使人们都讲究道德仁善友爱,使人们具备文化知识修养与才智能力,使世风向正向善向人性化好转,使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高级方向发展。再解释一下这句″大盗不死"之意义,这里的大盗可不是指狭义上的偷盗或盗贼,真正所指即是广义上的人性中和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一切与道德人性有违背的劣性弊端,比如人类社会和人性中至今㾀除改变不了的:残暴野蛮、侵犯无理、虚伪欺诈、贪婪自私、凶狠无情、抢劫偷窃、愚昧粗俗、骄奢淫乱等与人类社会文明道德,人性法理所对立违背的不良思想行为。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以上这诸多不利于人类社会继续向更高级文明发展的恶劣低级思想行为因素存在于人类社会,那还要不要"圣人"继续以仁德思想教化人们不良的言行思想?人类社会若要继续向高度发达高度文明发展还要不要时时以圣人的仁德思想文化智慧教化影响带动社会发展?这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真实意思。以最简单几个事例也可以比较明白″圣人与大盗″互存的道理,那就是人类世界至今还不断加强的国家与国家机器,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国与国的侵犯和战争,我们人类还要原子弹和所有各种大小武器干什么用呢?各国都建设军队养那么多兵干什么用?世界上所有人如果都不犯罪了,那我们还制定法律刑法条例干嘛?设立公检法机构及其大量的法官警察队伍管谁?修建监狱关谁?还有许多诸类对立存在我就不多例举了。所以,人类社会和人性中一切代表"大盗"的存在,就必须有代表"圣人″思想理论和社会机制来约束管制,来教化影响使之逐步改变直至消灭。也就是人类社会一天不发展进入高级文明时代,世界人类就一天也离不开以″圣人"来教化影响制约人类存在的″大盗"。


越仙788


 

英雄该死。在某个年代如果英雄辈出,那是人民百姓的悲哀。所谓乱世出英雄,如果国家动乱,强盗横行,就会涌现出许多英雄侠士来维持正义,惩奸除恶。如果国家稳定,法治严明,百姓安居乐业,则不会出现英雄,因为不需要英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大概也有这个意思吧。很庆幸,我生活在一个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国力强盛的时代。“

 

圣人该死。很多年前,到现在可能有近20年了吧,我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文章,说了一个西方国家的故事,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想为附近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他擅长理发,于是他就在家附近摆了一个摊子,免费为大家理发。于是大家都纷纷来他这儿理发,大家也很感激他的善行。而附近那几个理发师,靠理发维持家庭生活,很快就陷入了困难,有的甚至无法维持家庭生活。当他们都了解到事情的原因之后,无不对那个免费帮大家理发的人恨之入骨。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也可以找到。比如某些信佛之人,他们进行放生活动,把在市场上随便买的鱼都倒到本地的河里,结果把一些外来的物种也倒进去了,造成了生物灾难,致使一些当地的物种灭绝。又比如每到夏至,广西玉林市的民俗荔枝狗肉节,某些爱狗人士,以爱狗之名,严重干扰当地的一些个体户和商家的正常经营,给他们造成了经济损失。当地的民众对某些爱狗人士厌恶之极。

 


山下的牧羊人


关于“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个观点首先是战国思想家庄子提出来的,一千年后的唐代思想家韩愈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抨击。

作为道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庄子秉承了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开创者老子的思想,认为应该“绝圣弃智”,顺应大道的自然发展规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样的观点是庄子的学术著作《庄子*外篇*胠箧》里提出的。

“箧”是箱子的意思。胠箧,就是从旁边打开箱子。这篇文章开篇就说,为了防子小偷打开箱子探囊取物,所以往往要给箱子加锁或是用绳子捆紧了。而真正的大盗来了却是连箱子一起搬走,所以上锁捆绳这样的小聪明反倒成了帮大盗储藏财物了。

这是庄子打的一个比喻。庄子以“箧”比喻天下,以上锁捆绳比喻圣人之法,以“大盗”比喻当时的诸侯。在庄子看来所谓的圣人之法不过是在帮着实为大盗的诸侯而窃国,表面上还要用“仁义”来蒙蔽百姓。所以庄子在文章里说当时的社会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意思是说诸侯们打着“仁义”的招牌是盗窃了仁义圣智。庄子觉得仁义是诸侯的窃国帮凶,礼法是诸侯治民的工具,所以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自由平等的原始时期。

一千年后的韩愈有篇文章叫《原道》。韩愈则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意思是说:博爱叫作“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以仁义为目标前行才是“道”。韩愈认为老子是坐井观天,眼界太小,“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老子所解释的“仁”和“义”是他一个人的言论,不是天下公论。

韩愈认为“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意思是说:有些人喜欢听奇谈怪论,不探求本源,不考察结果,就喜欢听奇怪的言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在韩愈看来就是奇谈怪论。

韩愈认为,上古时人民少而灾害多,正是有圣人出现教导人民相生相养,因此圣人成为君主成为老师。圣人从教民稼穑使民富裕,到逐步随着社会的形成发展而建立国家,这都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随着社会发展走向而产生的结果。现在持“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种言论的人却不经过思考说出这么没脑子的话来。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灭亡了。没有圣人教导以爪牙夺取食物,以羽皮御寒,人类能活下来吗?更不会再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样的话了。


沅汰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字面解释

天下如果还有“圣人”这一概念存在,或者还有“圣人”存在,那么相应的“大盗”这一概念也不会消失,或者“大盗”也不会灭绝。

谁是“圣人”,谁是“大盗”?

盘古伏羲

黄帝神农

尧舜禹汤

这些是诸子百家多数公认的“圣人”,勉强还可以加上“文王”“周公”,或者诸子百家的开山祖师。

最早的圣人,是华夏民族的祖宗,或者创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

那么“圣人”到后来演变成什么了呢?演变成了“皇帝”的别称。唐代称皇帝为“圣人”,后世的臣下称呼皇帝多为“圣上”、“圣”或者“圣人”。

请注意,到了这时候“圣人”已经不是最古老的“圣人”的概念了,只不过是一个名教的称谓罢了,你能说那些君王就拥有多大的功德?还是能比过三皇五帝?

所以让我们回到《道德经》中,老子也这一说: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凡是人造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有心人的各种歪曲,最终一定会面目全非,成为根本无法理解的怪物。

所以为什么要执着于“圣人”这一人造的概念呢?

而也就是因为有了“圣人”这一虚假的概念,才会造成了真假混淆,事实难辨的情况,才会造成了众多无德无行之人窃取“圣人”这一称号的结果。

“窃钩者诛,窃国者候”

众人口中尊贵的侯王,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窃国大盗”而已!

“圣人”可以死,“大盗”可以止

老子又说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来治理,如果失去了对“道”的把握,那么只能依照之前的“德”来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连“德”都失去了,那么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如果连“仁”都失去了,那么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间“信义”来治理国家,如果连“信义”都丧失了,那么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礼仪”规矩来勉强维持国家的治理。所以试图依靠礼仪这些东西治国安邦,其实那只不过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祸乱开始的前奏。

那么推崇“圣人”,而鄙夷“大盗”,陷于名教之间的纷争而忘记治理国家的实质,难道不也是同样的错误吗?


谈者无语


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外篇·胠箧第十》,此类句词务必要看前言后语,联系起来看,否则只能望文生义,不得其解。原文是这样的:“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这里大意按现在的话来说,没有对此就没有伤害,为什么呢?



圣人之所以圣贤是因为其具备了条件,但又并非谁都可以当圣人,即使是将圣人的成功经验复制给所有人,也不能保证人人当圣人,因为那些人做不到啊!所以反而有害,就比如货币一样,现在黄金比贝壳值钱,但最早人们就是用贝壳等物作为货币来交换的,如果说长期以来都将贝壳作为法定的货币,那么贝壳就可能比黄金还贵。同样的道理,如果按圣人的标准来衡量世界,要么都是蠢才,要么就会分成三六九等,形成阶级,比如按标准你更接近圣人,你就在上面,你远离就在下面,所以盗贼一般都是在下面的。如果说没有了圣人的标准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呢?是的,上古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就这样,圣人没出嘛!大家都一样,没有对此就没有伤害!



其实庄子这样说是和他的理论有关的,就是齐物论,道家认为贫富差距产生贪,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没有贵就没有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既然这样,没有圣人又何来盗贼呢?西方不也倡导人人生而平等吗?但是现实是做不到的,外面的物质化东西可以平等,但内在的不行,比如思想,智力,身体素质等的,这些是有个体差异的。



老子在《道德经》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也就是说有差异就不会有圣人和盗贼的差异,又比如《胠箧》中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为就是说他做这个事你也跟着做,虽说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但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这样的想到搁在现在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比如现在的道德绑架之类的。



其实庄子在其《庄子·内篇·逍遥游》等都有过相关而论述,比如不要越俎代庖,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样就会形成好的规范,如果整天干那些狗管耗子的事,天下岂能无事?



所以这句话大体意识就是讲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做好自己不要去道德胁迫别人,既没有绝对的圣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不是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嘛!佛家也说回头是岸,也就是说圣人和恶人不是绝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