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閒來無事算算命 —— 文王拘而演周易

話說姜子牙放棄了釣魚事業,開始追隨周王姬昌之後,他並沒有立即支持姬昌去攻打商朝,而是建議姬昌先訓練兵馬,逐步蠶食周邊的一些小國,鞏固自己的後方,慢慢擴大自己的實力。

這時候,紂王的殘暴卻變本加厲,各路諸侯都紛紛歸附周國,願意與周國一起反抗商朝。姬昌看到消滅紂王的時機已到,正要起兵復仇,不料卻得病死了。這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段“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故事了。

姬昌死後,他的二兒子姬發繼位,稱為武王,並將自己的父親姬昌追稱為文王。

周文王姬昌除了這些文治武功,還做出了一項重大貢獻,那就是推演周易。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文王拘而演周易”,意思是說周文王在被拘禁的期間推演了《周易》。我們在上一個故事中講到,為了限制周國的實力做強,紂王就動了一些歪點子,將周王姬昌給關到監獄裡面,這一關就是七年。在監獄裡,閒來無事,也為了迷惑紂王,顯示自己沒有反心,姬昌就開始占卜算卦,推演易經,最後形成了《周易》。

21. 閒來無事算算命 —— 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推演易經的演易臺

《易經》是一本用來占卜算命的書籍。我們在今天還會看到,算命先生常常手捧一本《易經》,口中唸唸有詞,替人算命,占卜吉凶。我們目前看到的《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經”即《易經》,“傳”是對“經”的解釋。

在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人自身的生理現象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因此就認為世界萬事萬物的背後都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存在。在出現天災人禍的時候,人們希望藉助神的意旨來預測各種災禍和幸運安康,從而達到趨利避害(趨向有利的一面,避開有害的一面)的目的。

怎樣才能夠知道神的旨意呢?人和神應該怎樣溝通呢?古人在長期實踐摸索中,發明了很多預測神意的方法,《易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易經》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陰陽概念的產生、八卦的創立和六十四卦的推演。

在遠古時代,人們通過觀察發現,天地、日月、男女、雌雄、動靜、寒暑、晝夜、上下、內外等事物或屬性都是相對出現的。他們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相互依存,沒有天就沒有地,沒有白天就沒有黑夜,沒有上就沒有下,沒有男就沒有女,沒有正也就沒有負。古人就依據這種直觀樸素的事實,把宇宙間變化萬端、紛繁複雜的事物分成陰和陽兩大類別,從而產生了陰和陽的概念。

21. 閒來無事算算命 —— 文王拘而演周易

陰陽

陰陽概念已經根植於中國人的文化中。例如,去醫院檢查時,我們常會在化驗單上看到陰性和陽性。陰性就表示正常,陽性就表示有病毒或有病症。我們常常將山坡接受光照的南面稱為陽面,把背光的北面稱為陰面。

後來,人們創造了陰爻(yáo)和陽爻兩個符號來表示陰和陽的概念。陰爻就是斷線,陽爻就是連線。

21. 閒來無事算算命 —— 文王拘而演周易

陰爻和陽爻

後來,古人又將三個爻疊成一卦,這樣便產生了八卦。我們通過計算可以知道,三個爻只能組成八卦。那麼,為什麼八卦要由三個爻組成呢?《三字經》中有一句,“三才者,天地人”,這三個爻就分別代表了天地人三才。

21. 閒來無事算算命 —— 文王拘而演周易

陰陽八卦

周文王姬昌就在前人的基礎上,將八卦兩兩相重,由此產生了《易經》的六爻卦,並編寫了解釋卦象的卦辭和爻辭,《易經》終於大功告成。我們通過數學知識就可以看到,六個爻只能組成六十四卦。

21. 閒來無事算算命 —— 文王拘而演周易

六十四卦

初步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給自己算算命了。用三枚硬幣,放在手中搖動,然後扔在桌面上,硬幣的正面是陽爻,背面為陰爻,扔六次,就可以翻一翻《周易》,找一找是什麼意思了。當然,這裡只是一種簡單的遊戲,真正的算卦還牽扯到變卦等複雜的作法,我們在這裡就不介紹了。

有趣的是,在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時,我們會發現“降龍十八掌”的招式名稱也都取自《周易》,例如“亢龍有悔”、“飛龍在天”、“神龍擺尾”……

《易經》對我國的思想、哲學、宗教、文學、科技、醫學等都產生過重大影響,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被稱為是群經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