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強勢爛尾,原生家庭的惡仍舊驚醒我們


2019年第一款爆款劇《都挺好》已落幕了,在觀眾們大罵了一個月後反倒在結局的時候被強行收割了一波淚水。

之所以說是“強行”,是因為最後三集的劇情轉折過於突然。雖然國產家庭劇無法避免大團圓結局的定律,但前後不統一仍舊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

《都挺好》強勢爛尾,原生家庭的惡仍舊驚醒我們


雖然這部劇叫《都挺好》,其實大家一看心裡都明白,發生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好,甚至是一點都不好。而它能夠掀起的全民熱議、備受觀眾的喜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是一部非典型的國產家庭劇。

縱觀近些年的國產家庭劇,不是婆媳大戰鬥小三就是家族奮鬥創業史,鮮有把鏡頭對準原生家庭內部關係的作品。而《都挺好》的出現無疑填補了這一細分領域的空白,也激起了廣大觀眾的共鳴,也留給國人對於家庭內部關係的深深思考。

《都挺好》強勢爛尾,原生家庭的惡仍舊驚醒我們


通過赤裸裸地展示蘇式一家內部關係的矛盾與衝突,我們可以看到當今家庭中存在的各式各樣複雜問題,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夫妻之間的信任問題、手足之間的互助關係,以及重男輕女的觀念、老年人的養老問題等等。

《都挺好》強勢爛尾,原生家庭的惡仍舊驚醒我們


膽小怯懦卻又滿是小心思的父親蘇大強作為整個家庭癥結的矛盾根源,不僅導致了重男輕女的蘇母對明玉成長資源的剋扣,更導致了蘇明成仗勢欺人、長期欺凌明玉。

《都挺好》強勢爛尾,原生家庭的惡仍舊驚醒我們


在蘇母突然離世後,蘇大強不僅沒有扛起該有的責任、處理好家庭關係,反倒作妖撒潑、顛倒黑白亂甩鍋,導致兄妹之間相互猜忌、爭執。“蘇大強”這個人設是典型的“巨嬰”,缺乏責任感、處事能力差,還極度任性自私。

“蘇大強”這個集各種槽點於一身的人物是最好的反面典型,在生活中我們同樣會遇見這樣那樣的“蘇大強”。恰恰是這種源自生活中的共鳴,反倒警示新一代人應該學會承擔起家庭角色該有的責任、正確處理家庭內部矛盾,以及合理提出自己的需求。


喜愛標定道德標杆又只會和稀泥的大哥蘇明哲、做事魯莽又性情驕躁的二哥蘇明成,不僅延續了父親蘇大強身上的“巨嬰”特質,更是沒有手足之情意識和夫妻相處之道。


對於小妹蘇明玉,蘇明哲只會利用兄長之名指責、蘇明成長期偏見欺凌,其實都是沒有手足之情的表現。對於自己的小家庭,蘇明哲寧願犧牲自己的小家庭也要換來大家庭中的面子、蘇明成不聽勸阻一意孤行導致了情感破裂,不僅成了父母的延續,更是不懂得如何為人夫、為人父。

8090後作為獨生子女一代的主力軍,如今已步入成家育兒階段,將自己視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並處理好自己的小家庭與父母的關係成為了一門極為重要的必修課。


中國人一向注重“家和萬事興”的傳統理念,把對家庭的重視上升到了極高的位置。但重視家庭的整體榮譽時,往往會模糊了家庭成員之間的獨立性。

父母缺乏對子女的尊重、過度要求依賴於子女,通過子女身上獲取某些自己所需的遺憾等等。而子女會仗著父母對於自己的疼愛,掠奪其他兄弟姐妹的成長資源、不斷獲得自己想要的,甚至在成年之後仍舊啃老等等。這些現象在當下的中國仍舊普遍存在。


近些年來“原生家庭”一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和重視,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成長過程中親子問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獨立性被模糊,人與人之間缺乏邊界感,在不斷地入侵和被入侵後,最終得到的是雙邊的傷害。


一方面老齡化不斷加速的過程中,父母的養老與自己小家庭之間的關係又成為了一個亟待重視與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隨著“二胎政策”的到來,獨生子女出身的8090後要同時面臨父輩對於孫輩的隔代疼愛,以及“如何一碗水端平”的問題。

《都挺好》的熱播其實恰恰是當下社會萬千個家庭的縮影,能夠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議,就是因為在“蘇式”一家中我們能夠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由此產生的強烈共鳴。它所留暴露出的一地雞毛既是矛盾所在,也是急需解決的癥結。

《都挺好》強勢爛尾,原生家庭的惡仍舊驚醒我們


雖然《都挺好》的虎頭蛇尾令人不滿意,甚至影響了這部劇的整體感。但作為近年來少有的面向原生家庭的題材,它展示了原生家庭的惡,留下的警示與思考仍舊有著重要的意義。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活著不是“都挺好”,而是“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