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国人对莫言都是怎样评价的?

醉心创作


要想回答得到更多的点赞,最好是把莫言批评一番,因为现在有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这么干有个好处,特别对某些人的胃口。可是,我觉得,凡是说莫言作品不怎么样的人,都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我不是这种人,我就不跟着起哄了。

有的人说莫言的作品没文学艺术性,只是迎合了某种口味,因此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种说法,我只能呵呵了。假如你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你是不是要评选那些搽脂抹粉的作品为上品呢?假如是,只能说你对魏忠贤、李莲英等的宦官思想继承比较完整。

莫言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描写了他曾经生活过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生活被他呈现在了小说里,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读到了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事情,引发了诺贝尔评委们的共鸣,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应该是中国人的自豪,但是,有人说,莫言的作品不行,只是迎合了评委们的口味。我彻底无语了。

不迎合评委的口味,难道要迎合你的口味?你在你们村、你们社区文学社群中排第几?敢和世界级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比高低?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你的口味是咸、是淡,还是酸?是苦、是辣,还是甜?按你的标准能行吗?假如一个世界级的文学奖都以你一个普通人的喜好和标准来评奖的话,还叫诺贝尔文学奖吗?

纵观历代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无一不是反应某个国家某个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只因这些作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才会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否则一文不值。我国的四大名著无一例外地揭露或映射了某个朝代没有阳光的阶段,假如按搽脂抹粉的标准去评选四大名著,我看一部也达不到标准。

《三国演义》是描写分裂主义的,《水浒》是揭露朝廷腐败,宣扬暴力革命的,《西游记》映射作者所在时代不公平的,《红楼梦》是揭露封建社会大家族糜烂生活的。四部作品都没有一部是为朝代搽脂抹粉的,可是后人却把它视为经典。这又该怎么说呢?


若愚趣谈


莫言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被官方认证过的作家,即获得过中国的矛盾文学奖,又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可谓是风云人物在文学领域中。一个获得这么多殊荣的作家,现在去评价他,即便是排山倒海的群众唾沫星,也震撼不动他在当今文坛的地位,因为“唾沫星”自身就没有力量。

莫言的作品,《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我都看过,就冲着他的诸多光环去阅读的,看后唯一的感观就是:粗俗、龌龊、下流、媚俗、………字里行间看不到美感、看不到悲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亮、看不到指导的价值,只为揭露人性的丑恶、人性的贪婪、人性的弱点入手而写,文字中处处透露着对权势的倾慕,对平贱的鄙薄。

一部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是让读过它的人,在了解残酷事实真相后依然有勇气去爱,相信黑暗是暂时的,光明一定会来到,在绝望中产生新的希望,只有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有无限的生命力。揭示的同时已经蕴藏着巨大改变的力量。只是简单丑陋的揭示,我相信会写的作家比比皆是。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了:你这样说莫言的作品,是因为你嫉妒、你浅陋、你寡闻………,他写得不好,为何得如此多的奖?我只想说:像莫言一样没有深远价值的作品,而能得到殊荣的不只是我们中国才有,世界各地都存在这种现象:譬如德国歌剧作家曼依贝,生前在欧洲红极一时,今日定为一个庸俗肤浅的作家。唯有时间能够证明其真正的价值。

民族优越感,民族排他性这是世界各民族之间都有的。德国作家常常把法国作家写的法国人丑陋的书翻译成德文,以鄙薄法国人;西方人也常常把中国作家写中国人丑陋的文章,翻译成他们的语言,以偏低中国人。因为用你的人抽你自己人的耳光更响亮、更有说服力、更不带民族的偏见,只要扯上这样一面旗帜,就可以把什么狭隘、偏见都遮盖————这是你们自己人说的,我们的心胸是开阔的、我们是绅士的。

世界认同,世界公平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一种幼稚的、美好的愿望罢了!





凌寒独自开


当今的世面就莫言的评价,褒贬不一。然而发现,褒奖的大多是中外文学界名人,贬斥的多为名不见经传者。评价基本态度:赞叹、钦佩,诋毁、侮辱。为什么如此鲜明极端?因素挺复杂,是是非非,一言两语难以说尽。

我的意见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莫言是虎穴,虎子是莫言的作品。要评价什么,就要了解清楚什么,才能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评价;评价者要有高屋建瓴的学识水平。否则,露出浅薄、猎奇、玄乎、博眼球的无责任之小见。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分别是必要的。

下面,就一些关于莫言的经历、作品、奖项等资料,提供给感兴趣的同仁,回头多读读莫言的东西,再评价莫言,兴许不迟。

莫言。

1955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大栏平安村。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这期间无书可看,他看《新华字典》,后来,莫言靠着《中国通史简编》这套书度过蹉跎岁月,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

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时间里,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他也看过不少哲学和历史书籍,包括黑格尔的《逻辑学》、马克思的《资本论》等。

莫言作品年表及获奖情况

一,作品

1981《秋水》,《民间音乐》《春夜雨霏霏》短篇

1982《丑兵》,《为了孩子》短篇

1983《售棉大路》短篇

1985《透明的红萝卜》《球状闪电》《金发婴儿》《爆炸》中篇《枯河》《老枪》《白狗秋千架》《大风》《三匹马》《秋水》短篇。

1986《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筑路》中篇

1987《红高粱家族》长篇《欢乐》《红蝗》中篇1988《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长篇

1989《你的行为使我恐惧》中篇

1990《父亲在民夫连里》中篇

1991《白棉花》《战友重逢》《怀抱鲜花的女人》《红耳朵》中篇

《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短篇1992《幽默与趣味》《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中篇

1993《酒国》《食草家族》长篇《神聊》短篇

1995《丰乳肥臀》长篇

1998《牛》中篇《会唱歌的墙》《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散文集

《拇指铐》《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白杨林里的战斗》《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蝗虫奇谈》短篇

1999《师傅越来越幽默》中篇

2001《檀香刑》长篇

2003《四十一炮》长篇

2006《生死疲劳》第一部章回长篇小说

2009《蛙》长篇

二,奖项

1997年,获“大家文学奖”

2002年,获第一届““鼎钧文学奖”、台湾《联合报》

2001年。“十大好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部章回长篇小说

2011年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评价:

著名作家陈忠实:“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我觉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荣耀。”

著名作家余华:“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著名作家苏童:“莫言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获得这个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他的书完全可以跟那些大师平起平坐。”

台湾作家张大春:“实至名归,台湾媒体对此也很兴奋,有人说莫言早就该得奖了。莫言和地气相接。我觉得他是形似神异。他作品中博杂的叙事传统,不是移植过来的,而是他从民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台湾作家龙应台:“莫言得奖,太棒了!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

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莫言的声音完全可以像米兰·昆德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那样深入美国读者的心。

国人无名氏:“未给中国人争了光”。作品“丢了脸,汉奸文人”。“所谓获奖作品,就是文学垃圾”。





炎黄子91379461


若贝尔大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走过七十年里程,文人墨客不计其数,科技精英层出不穷,没有一位获奖。屠呦呦无名无利,默默无闻的战斗,为什么能获,荣获若贝尔大奖???。

至于莫言能获若贝尔大奖,评选机构在中国他可能,获得这一殊荣吗????国内大笔杆,精英,巨匠不计其数。少数人会耿耿于怀,心中怒火中烧,吃不到葡萄会说葡萄酸,情有可原。不同类型文艺作品吧,萝卜白菜个有所爱。客观公正的看待莫言吧,若贝尔奖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希望在中国大地,文艺文化艺术大复兴高歌猛进势头,希望更多的作家能与莫言一样 获取若贝尔大奖。


曾经的小老兵


说起莫言,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绝不会过分。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是他把中华文化,带进了世界舞台,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再献辉煌。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著名作家。

他的小说:红高梁,蛙,酒国,檀香刑,丰乳肥臀等都深受全国各地民众的喜爱。

其实这则在网上流传至今的酒色赋,让人读后深有感悟。

《酒色赋》

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

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

如果婚姻只为生育,日子还有什么过头?

如果男女都很安分,作家还有什么写头?

如果文学不写酒色,作品还有什么看头?

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个愿意去吃苦头?

如果酒色都不心动,生命岂不走到尽头?

这则流传甚广的《酒色赋》,到底是不是莫言所作,至今还是个谜。不管谁写的我们姑且不论,但它道出了人生的真缔,也道出了人类生活千万年来不变的本性。人类都是在酒色物欲中繁衍沉浮,它是人类生活生命的主题,也是人类和平友谊有爱交往的桥梁。失去它生命生活将会没有激情和动力。

古有《昭君出塞》就是用美色和亲结盟,兴国安帮。还有董卓,貂蝉,吕布都是在酒色权势物欲中迷失了自我,乱了时局,丧了性命,丢了江山。从平民到伟人到名流,哪一个离开酒色物欲了?从伟人……斯大林,卡扎菲,萨达姆,到名人……拳王泰森,艺人……谋……龙……挺…峰,再到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有几人不近物欲酒色的?虽没记载,但不近酒色者肯怕还是不多的。孔子说过:食色性也。圣人道不避之。世人以色尽兴,沉迷之中,那就是正常之事了。

美国的红灯区,奥门的大赌场,日本的KTV,中国的洗头房,网上的召女郎。哪个不是在酒色上下功夫——谋取物欲或欲望的?就是酒色让人奋进,就是酒色让人堕落,但就是酒色,才使生命生活更有激情动力。天天物欲横流,夜夜艳歌艳舞。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酒色,酒色是人类生活生存永恒不变的本色;也是人类生活永恒不变的本质。多少时局时事都是因酒色而改变。用酒色和亲结盟安帮,用酒色扰乱朝纲。

因此酒色让人陶醉,因此酒色让人迷恋,因此酒色让人流泪,因此酒色让人灾难。因此酒色让人争斗,因此酒色让人亲密,因此酒色让人奋进。

只因酒色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逍遥自在;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相互格斗;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倾家荡产;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家破人亡;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锒铛入狱;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身败名裂;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安定大局;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暗箭伤人;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疯狂作恶;

只因酒色,有的人为此篡位夺权。

再过千万年,酒色还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

莫言的每篇小说,都深刻道出了人性——好与坏,丑与美,邪与恶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性。深入人心,所以深受广大读者作者和民众的喜爱。

即兴感叹,望君指正,有错即改,在此谢谢!俊波🍎🍎🍎🌹🌹🌹🙏🙏🙏图均来自网络。








俊波2494777000894


我喜欢文学,所以从上初中的时候开始就关注文学。

对于我来说,诺贝尔文学奖高不可攀。我阅读过大量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作品。比如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只鹤》。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等。我对这些作家的作品极其崇拜,感觉他们的作品既神秘又遥远,那时候我就想,中国作家驴年马月能获得诺贝尔奖。

在我盼了十几年之后,莫言的作品在当代文坛横空出世,我是那样的兴奋和激动。在之前我就读过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他的叙事方法,和他所使用的文学语言,是我在中国文学中闻所未闻。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重大意义,使我拨开云雾,见到了光明。让我也明白了,到底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土生土长的东西,可以成为民族的,但是不能成为世界的。莫言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他的语言和它的叙事方法,借鉴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和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将永载史册。


京东千里行书法


莫言先生的作品获奖在很多人眼里成了葡萄!

很多人用几十年固有的意识形态来评价先生的作品,总认为先生的作品是迎合了欧美口味,现想起来真的荒唐可笑。

莫言在创作的初期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根本没料到后来的获诺奖。先生长我几岁,他笔下的很多人物就是我们经历过那个年代身边的人物,的确和高大上扯不上边。

荒唐的年代出现了一些荒唐卑陋的人物是很正常的。否则将来很多人会忘记那个年代的"运动"和"饿饭”。很多人一提作品就想到所谓"正能量”,这个"正能量"我们特有的产物,是我们意识形状完全僵化的一种表现。

包容莫言吧,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特见解的作家!



三哥7536


这一切的缘起在于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作家,加上大众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迷之喜爱”,让莫言得奖这事儿成了巨大的新闻事件,莫言直接被一些人捧上了大师的位置。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的文学作品确实不差,确实属于中国当代作家一流水平,但以世界文学标准来衡量,莫言目前已经发表的作品,至多三流。

顾彬说过,“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很多人可能受不了这种判断,但看看中国当代文学圈子文化,以及作家们的“怒其文学本身的不争”,而是争名夺利,垃圾说还是有道理的。

再举一个出版例子,莫言的作品全部转会浙江文艺,据说是三千万转会费,去年年底竟然编出一本莫言给孩子的语文课,真是糟糕的出书的方式,先不说莫言的文字适合孩子读吗?单就一个伟大作家,怎么会同意别人用这种方式来编自己的作品,这确实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莫言获奖过去七年了,他几乎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估计还会吃这种名利的老本。

你喜欢莫言的作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文学院对中国作家的愧疚,对中国读者精神上的期盼和内心里的焦灼进行的补偿。

言之凿凿也是实至名归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有三个人:鲁迅先生、老舍先生和沈从文先生。大概是这三位作家都被自己的同行,朱自清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给吸引,都走得有些匆匆,以至于错过了他们应该获得的荣光,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学的不幸,也是中国读者的不幸。

纯粹的路遥和纯粹的陈忠实绝对是一九四九年后最优秀的中国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陈忠实的《白鹿原》绝对是现代中国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九十年代的瑞典文学院不可能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个中国作家,随即心力憔悴的路遥英年早逝。

为什么二零一一年陈忠实的《白鹿原》没有跑入瑞典文学院的法眼,而莫言的《蛙》却跳进了瑞典文学院的怀抱,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想很多中国读者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传言陈忠实动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奶酪。可能狭隘的西方文化人更重文化保护主义,更加对比他们优秀的作家会文人相轻。

第一个吃到螃蟹人的不见得是最好的美食家,第一个拿了诺本尔文学奖的作家也不见得是最好的作家。这是我对莫言先生这个还不够纯粹的文人的看法和意见吧。

五张照片依次向鲁迅先生、老舍先生、沈从文先生、路遥、陈忠实致敬。


想象一阵风


当今对莫言评价贬谪胜于褒扬。为什么?表象是绝大多数评价认为:莫言语言低俗、猥亵、作品暴露现实缺陷为主,等等。深层次问题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特别在文学欣赏上,传统的喜欢圆满、奉迎、遮丑,不喜欢露缺陷、要脸面,等等。这种脱离实际回避现实的陈腐的传统意识,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束缚二十一世纪的人脑筋。这和与时俱进是对立的观念。当下,必须立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在,这就是意识上与时俱进,反之就是阻碍进步。

实在讲:莫言的作品是源于生活精于生活的,是作者历炼陶洗现实生活,去除渣子的精华再现。今天我们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是它误国误民,精准扶贫就典型反官僚主义的措施,‘’精准‘’就是实在。莫言《天堂蒜苔之歌》主旨就是通过天堂县蒜苔丰收之后严重滞销,由于县政府的官僚主义导致农民采取了对抗行为造成冤狱。作品通过高羊、高马……等人物的遭遇,淋漓尽致的暴露了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它是用故事情节和人物挫折警示人民,官僚主义危害极大。其民谣导引情节独具特色,人物塑造细腻入微,语言通俗朴素。莫言是在用作品反对官僚主义。《透明的红萝卜》小黑孩、小石匠、小菊……一系列人物的遭遇在诉说形式主义是最大祸害。讲实在,就是坚持事实求是,要能听、看负面的反映和现象,精准的去纠正就变好了。回避只能是《天堂蒜苔之歌》的结局。莫言作品的可读性就在这里。

所以探讨莫言作品,首先要端正意识,陈腐的阻碍社会进步的传统思想要不得,必须抛弃。莫言需要今天的人民再认识,他获得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了解莫言,会推动文学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促进人们意识更新,以适应改革开放实际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