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的地宫入口当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蝶恋花绯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朱翊钧就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定陵建设耗资白银八百万两,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历时六年完工。


相对于清代皇陵几乎被盗掘一空的情况相比,明皇陵除了万历的定陵被考古挖掘之外其他皇陵保存的都比较完好,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明皇陵地宫的防盗水平较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明皇陵地宫非常深,比如已经挖掘的定陵地宫就处于地下27米处,而且墓道蜿蜒曲折入口隐秘难寻。

定陵地宫的入口也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现的。

1956年,在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和历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的建议下展开了对明朝皇陵的考古挖掘工作,一开始锁定的目标并不是万历皇帝的定陵,而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可是受制于当时技术条件,长岭挖掘最终搁浅转而开始对定陵进行挖掘。

前面已经说了,明皇陵地宫位置深,入口难以寻找,这些问题在定陵挖掘时都遇到了,考古队在定陵周围挖了多条深达二十多米的深沟,都无法找到地宫入口,考古队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就在挖掘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在一条深沟的角落中出现了一块引路石,上面写道“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金刚墙一般是地宫最坚固的防护,也是地下宫殿真正的入口,这块引路石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再往前挖16尺、往深挖3丈5尺,就可以挖到金刚墙。而神秘的地宫就在金刚墙的后面。

随着地宫被打开下葬已经三百多年的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以及大量随葬品重见天日,但是由于当时文物保存技术落后再加上政治环境影响,这些珍贵的文物很多被损毁,包括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体也被付之一炬。

定陵的挖掘以及文物保护堪称中国考古史的灾难,正因为定陵的惨痛教训也就此确定了我国考古挖掘的宗旨:对于大型帝王陵墓不进行主动挖掘。


一点点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明朝史专家吴晗向上级提出了“解开十三陵所有秘密”的计划;而这项计划的内容,就是要打开十三陵里最大的那座皇陵—长陵。

长陵作为明十三陵里最大、最完整的帝陵,自然是吴晗等人的首选目标。因此,他们的计划一经上级批准,便带领自己的考古队直奔长陵而来。

考古,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寻找古墓,则是今人与古人智慧的博弈。

历史上有很多古墓,都是因为找不到入口,而最终被盗墓贼放弃。比如说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乾陵、元代帝陵、秦始皇陵等等。

墓道口,对于皇帝而言,就是他王之宝库的最后一把锁。一旦失守,后果无法想象。

长陵是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之墓,它兴建于明代最鼎盛时期,故而从用料、做工、规划、建设工期来看,它都是十三陵里最费心思的。

考古队想要打开长陵,就必须找到地宫入口;否则,就只能从宝顶(封土)上直接下铲儿,那样势必会破坏墓室内的文物,对考古造成负面影响。

经过一个多月的寻找,考古队对长陵的考古调查,一无所获。无奈之下,考古队只好把目光对准规模较小一些的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的陵墓。

定陵的规模虽然没有长陵那么大,可是墓道口的藏匿,也是非常的巧妙。

考古队经过十几天的实地探查,终于在定陵宝城内的城墙上,发现了一处断痕。这个断痕,引起了考古专家的警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裂痕的呢?

于是,考古队便在此次沿着宝城城墙开挖探沟。

这第一条探沟刚刚挖了一米多深,就发现了重要信息:城墙上刻有“隧道门”三字。

隧道门的发现,大大提升了士气,考古队越干越有劲儿。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一条近30米深的沟,挖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地宫门口呢?宝顶离宝城远着呢!

更让考古队头疼的是,雇来的好些个民工全都回家种庄稼了;若是还不出成绩,就只能他们自己抄铁锹下去挖了!

为了减轻挖掘量,考古队当机立断,决定在第一条沟的延长线上,重新开挖。

第二条沟并没有像第一条沟那么顺利,不仅发现了隧道门,还找到了砖隧道。考古队连续挖了一个月,除了土,什么都没发现。然而,沟已经挖了这么深了,决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直到9月,考古队才有了新的转机。因为他们发现了一块儿石碑,上面写着:

“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换言之,这块儿石碑的发现,直接告诉了考古队金刚墙(地宫)的具体位置!如此重要的线索,终于让半年的“挖土”工作,有了重大突破。

如此,考古队再也不用闷着头乱挖了,他们在这块儿石碑的指示下,有了明确的方向。

有了确切的距离,有了确切的深度,第三条沟,也就自然而然地开掘了。

即便如此,考古队寻找金刚墙的工作,也并非易事。

1957年5月,考古队才最终找到金刚门,打开进入地宫的大门。

不得不说,在定陵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队自有诸多“贵人”相助。若不是“隧道门”三个字,若不是二道沟的那块儿碑,考古队要挖到几儿去?一鼓作气没有成功,再而竭、三而衰就是必然。

当然了,定陵最终还是大白于天下了,可是教训也是惨痛的。不过,对于当时的考古队来说,自然可以拿此邀功的:

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

定陵之后,国家百年内再也不允许主动发掘帝王陵。


祗树


对十三陵的考古发掘,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最早提出这个计划的,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
清华大学的吴晗雕塑
吴晗是研究明朝历史的专家,他联合其他几位历史学家(其中就包括郭沫若)共同拟定了一个请求政府同意挖掘十三陵的计划。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尽管很多人提出质疑和反对,但是吴晗和郭沫若的计划最终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1956年春天,考古队进入十三陵进行秘密调查。考古队的挖掘目标就是十三陵中最大的、朱棣的长陵。但是长陵的地宫入口一直没有被找到,考古队决定先找一个稍小的坟墓进行试掘,等有了经验后再挖掘长陵。
安葬在定陵的万历皇帝与两位皇后
考古队把定陵当作试掘目标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发现,定陵宝城上的城砖有部分塌陷,出现了明显的裂缝,考古人员认为这里就连接着定陵地宫的入口。于是考古队决定根据这一线索进行试探性的挖掘。
1956年5月,定陵的试掘工作开始。考古队顺着裂缝挖掘了仅仅一米深,就发现了刻有“隧道门”的石砖。经过几周的挖掘,伸向宝城深处的隧道被发现了。
但由于经验不足以及雨季来临,时断时续的挖掘工作进入僵局,因为很久没有新的线索,考古队情绪低落。但就在这时,一块刻字的小石碑被发现了,疑似大约是指示了距离金刚墙还有十六丈深。
一直等到第二年,考古队才挖到了金刚墙所在处,发现了那个著名的梯形开口,即四百多年前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考古队出于对陵墓中可能存在的暗箭机关或毒气的恐惧,都不愿成为拆第一块砖的人。最后只能抓阄决定人选。偏巧拆砖的时节总是电闪雷鸣,雨水却不大,搞得人心惶惶。经过谨慎的拆砖,缺口最上面的几层砖被卸了下来。
考古人员几经试探后钻了进去,并找到了地宫的大门。这是用整块汉白玉雕凿而成的。
考古队继续向前就发现了白石雕刻的帝后座椅以及祭祀器皿万年灯(早就灭了)等物。万历皇帝的妃子墓室是空的,未被使用过。
再之后,就是万历皇帝与两位皇后的棺椁。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帝陵被光明正大的开挖的只有倒霉的万历皇帝了,毕竟别的皇帝的坟墓都是被偷挖的,而万历皇帝是直接被以考古的名义开挖的,而且挖就挖把,但是却被挖个尸骨无存,别的小一点的坟被考古名义挖掘基本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和保存,而万历皇帝却没有这个待遇,可想而知自己有多憋屈。

本来最初是打算对最大的长陵下手的,只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了搁浅了下来,至于什么原因导致没有直接对长陵下手,原因是一直没有找到长陵的墓室通道入口,于是吴晗和郭沫若就决定先从小一点的定陵入手先积累经验,然后再对长陵下手,只是没想到在发掘定陵的时候由于疏忽大意和缺少经验,导致了大量的文物受到了毁坏,最终国家决定全面禁止对帝陵的所有发掘工作和打算。

这个决定让郭沫若等人遗憾终身,因为郭沫若等人非常想对其他名气比较大的帝陵下手,比如说武则天夫妇的乾陵,还有第一帝皇秦始皇陵等坟墓下手,甚至连帝陵建在了地震带上面的理由都说得出来,可以想象他们对帝陵的兴趣有多大,而他们应该不是对帝陵感兴趣,而是对帝陵里面埋的文物古董以及一些惊天动地的宝藏感兴趣。

在定陵开挖的时候是非常不顺利的,从开挖到找到入口整整花的大半年的时间,而且发现墓道入口还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时间发现的,而在整个挖掘的过程中耗时非常的巨大,在开挖初期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的,只是找到了墓室入口打开了定陵后,一切都改变了,由于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和经验,盲目的对帝陵这样规模巨大的考古发掘,使得里面大量的文物由于得不到重视和保护受到了损毁。

万历皇帝的棺椁被打开后,万历皇帝的裹尸布和披在上面的龙袍被丢弃在一旁,尸体被拖出棺外丢弃在一边没有做任何的保护措施,棺材被拆散随意丢弃,里面的大量陪葬品由于没有来得及保护而损毁无法修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郭沫若等人没有在陵墓里面看到希望看到的东西,所以其他东西也是草草的处理了事。

而这种行为造成的损失巨大引起了当时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因为这种没有经验的盲目的开挖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是不可挽回的,这也是随后的郭沫若提交申请开挖乾陵被周总理直接拒绝的原因,因为当时的技术和条件都没有办法对帝陵进行开挖保护,总理也知道不能让一些人的私人欲望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损失,被否定继续开挖帝陵后,郭沫若内心一直遗憾没有能够进入乾陵看看里面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也没能让自己发觉出震惊考古界的东西出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无法超越的足迹


要知考古,先知盗墓,学点历史,方知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