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說我45歲,屬馬;劉墉說咱倆同歲,我屬驢。乾隆愣了,劉墉說了什麼話讓乾隆很高興?

秉燭讀春秋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的播出,讓清朝乾隆時期的劉墉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他足智多謀、幽默詼諧,是乾隆皇帝非常賞識的臣子之一。

正是因為他機智聰明又有幽默感,所以,平時乾隆皇帝最愛與他說笑話,或者故意出難題“考驗”他。題目所提及的典故也屬於其中之一。

現在我們就進入正題,乾隆說我45歲,屬馬;劉墉說咱倆同歲,我屬驢。乾隆樂了,劉墉說了什麼話讓乾隆很高興?

這個問題需要分兩個層次來回答。

首先,簡述下故事的起因。

劉墉自外省調入京城為官之後,升任為軍機處大臣,乾隆皇帝早就聽說他為人處事上比較“圓滑”,也想領教和考驗一下他。

話說有一天,滿朝文武正在上早朝的時候,和珅給乾隆皇帝出了個餿主意,想要當眾戲弄一下劉墉,看他如何應對。

乾隆知道劉墉與自己同歲,並且屬相也相同。於是問道:

“劉愛卿,朕今年45歲,屬馬,你呢?”

因為在古代,皇帝屬於一國之君,擁有最高的權威,百姓群臣,無論是新出生嬰兒取名字,還是生日時辰、屬相等,都不能與皇帝相同,否則就犯了“大不敬”之罪。

因此劉墉立即就反映過來,這是皇帝在故意刁難他呢。

其次,再來說說劉墉是如何巧妙回應皇帝的。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在聖駕面前,如果不機靈一點,稍有不慎,小命就沒了,因此劉墉自然不能魯莽做答。

劉墉簡單在腦袋裡思考了一下下,馬上就有了主意。立即表現出一副可憐相,大智若愚的回答道:

“臣回皇上的話,臣記得自己是屬驢的。”

乾隆和和珅一聽,心裡嘀咕著,這劉墉確實難逗呀。於是,乾隆又繼續好奇而且又佯裝生氣樣的說道:

“大膽劉墉,這十二屬相之中根本就沒有驢,你竟敢欺騙朕,這可是欺君之罪啊!”

劉墉笑笑並回複道:

“微臣不敢,萬歲爺屬馬,臣怎能同屬?就只好屬驢了。萬歲爺若覺得臣這個屬相不好,請萬歲爺給御賜一個,讓臣也可以光宗耀祖!”

乾隆一聽,竟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心想:好你個聰明圓滑的劉墉呀。戲弄不成,還反倒被將了一軍。

因為古代時期,能讓皇帝賜名或者賜姓,那是無上光榮的事情。另外被賞賜的人,還會被賜金銀珠寶,以表示皇恩浩蕩。

劉墉讓皇帝賜屬相,一方面是在稱讚皇帝權高位重,擁有大度的胸懷;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跟皇帝要賞銀呢。

雖然乾隆並沒給劉塘賜屬相,也沒給他賞銀,但卻因為劉墉才思敏捷,可堪大用而將他留在宮中任職,並且連升三級,一躍成為清朝府內十分顯赫的官員。

對於乾隆與劉墉的這段典故,真假難辨,有的認為是傳說,有的則說是真實存在的。

正所謂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無論真假虛實,都是為了稱讚劉墉超強的隨機應變和適應環境能力,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鑑和學習!


有書博物館


某次閒談,乾隆忽崩出一句,說“我45歲,劉愛卿你多少歲?”劉羅鍋呆說,“巧了皇上,我也是45歲。”乾隆繼續說:“十二生肖我屬馬。”劉羅鍋還屬馬,敢嗎?



他會意,“我屬驢……”十二生肖中有驢?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乾隆好奇,就問他,“為何你屬驢,而我屬馬?”劉羅鍋絕了。

他說:“陛下你不光是馬,還是馬中的上等駿馬,體魄矯健,開拓奮進,創下千古不曾有過的赫赫十全武功,龍馬精神,千古一帝。

而臣則是驢,似田中常年耕種的牛,指哪兒,耕哪兒,忠心耿耿。驢來自馬,馬是吾皇,臣受命於君,指哪兒,打哪兒。平時我也有點臭脾氣,跟驢一般倔。”

乾隆屁股上“啪啪……”聲不斷,他哈哈大笑。顯然是舒服極了!



這是一個段子,或者說是民間故事,當不得真,但也有些諷刺。劉墉出生於1719年,而乾隆是1711年,劉墉小乾隆八歲,為什麼他敢說同歲?是同歲為何屬相不同?

拍馬屁,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乾隆一朝無名臣,只有聖主,乾隆是極為自大的,志得意滿,他需要的是忠心辦事而唯他是瞻的奴才。劉墉為漢臣,比不上出生滿洲正紅旗的和珅,該進該退,生死一線。伴君如伴虎!



《宰相劉羅鍋》就是這樣一部劇,民間傳說的故事,荒誕喜劇劇情,卻意味深長。

而劉墉並非羅鍋,家父名臣劉統勳,家族世代為官,名門望族,他也是進士出生,怎會是羅鍋呢?嘉慶皇帝曾稱年邁的劉墉為“劉駝子”,加上他一米九高個子,伏案用功讀書,難所彎腰駝背。

在劇中,劉墉幾分智慧,幾分狡黠,真是深諳官場之道。歷史上也是!他是猶如‘羅鍋’形象,背彎人不弓。



值得一說,劉墉是和珅的主審官之一。

一壺濁酒喜相逢,這裡是史小二記,歡迎您的關注!


史小二記


這事史書上有無記載無從考證了。據傳,劉邦有一次問一大臣,你多大了,大臣說,45歲了。劉邦便笑著說,你和朕一般大,朕屬小龍的,你屬什麼的?大臣一聽,嚇得腿都發軟了,我怎麼能和皇上屬一樣屬像。但其靈機一動,在地上打了個滾,起來說:臣屬驢的,劉邦便高興的哈哈大笑。

45歲屬驢的,一說人到了中年,特別是到了45歲,就生出懶的思想,而驢又比較懶,所以說屬驢,另有,屬驢也有一些貶義或不吉利的說法,人們都很忌諱,到了45歲,要麼說44了,要麼說46了。

劉庸和乾隆皇帝的說法,和劉邦的故事如出一轍,也證明劉庸的聰明機智。如果劉庸也和皇帝說,臣和皇帝一樣也屬馬(實際上乾隆應屬兔笑話而已,不必當真),那不是犯了忌,和皇帝平起平坐了嗎?皇帝輕則不高興,重則不知記不記仇呢。聰明的劉庸在地上打了個滾,說臣屬驢的。乾隆能不高興嗎?(權當笑話,不要拿歷史對比,更不要較真)


春雨會來李述義


乾隆屬馬,劉墉屬驢,這件事可鬧大了,劉墉差點被乾隆逼死。

民間有個傳說,叫做“以鳳換龍”。據說雍正的妃子鈕祜祿氏,本來生了一個女兒,她聽說陳中堂同時得了一個兒子,就私下跟陳中堂的兒子調換了。那個被調換的陳中堂的兒子,就是後來的大清皇帝乾隆。

乾隆手下有兩位著名的中堂,一位是滿中堂,就是大名鼎鼎的“蠟頭兒”和珅;另外一位是漢中堂,他就是“羅鍋兒”劉墉。

歷史上的和珅和劉墉,並不像綽號所說的那樣,一個矮胖,一個駝背,其實兩人都是體格魁梧,相貌堂堂之人。

和珅十一二歲就當上了御前侍衛,只是發育有點晚,當時有點胖,又有點矮。和珅天天跟著乾隆,給乾隆打“氣死風燈”照亮,大夥就給他起了一個外號“蠟頭兒”。

劉墉之所以成了“羅鍋兒”,是劉墉自己跟乾隆討封的。

劉墉能寫會畫,學問非凡,就是天天趴在桌子上唸書寫字苦修來的。只是時間長了,劉墉有點水蛇腰。

有一天哪,他上殿見皇上,往那一跪,乾隆一瞧,順嘴說了一句:“劉墉,你這麼一跪,成羅鍋兒了!”

劉墉一聽,趕緊磕頭:“謝主隆恩。”

乾隆聽了一愣:“嗯?你謝什麼恩哪?”

劉墉答道:“謝萬歲封我為羅鍋兒。”

乾隆樂了:“嗨,你個劉墉還真會討封呀,這就每年多領兩萬兩銀子的俸祿了。”

原來清代有個規矩,皇上親口封一個字兒,每年就可以多領一萬兩銀子的俸祿。

乾隆本來想反悔,可被劉墉說君無戲言,不能說話不算,也就作罷,封就封了吧,不就是每年多花兩萬兩銀子的事情麼。

但是事情不能就這麼就結束了,劉墉和乾隆,還要繼續鬥智鬥勇。

劉墉到了四十五歲生日之時,原本是想悄悄的過了就行了。結果百姓感恩劉墉,紛紛給劉墉送來了一堆什麼“萬民傘”、“萬民衣”、“萬年旗”、匾額之類的,甚至還有百姓給劉墉立了長生牌位。

和珅見狀,覺得機會來了,就跑去乾隆那裡,添油加醋的打劉墉的小報告。

乾隆一聽,這劉墉竟然比自己人氣還高,竟然還有長生牌位,火騰一下就上來了:“傳劉墉,就說朕要給他過壽。”

劉墉接旨,心裡犯著嘀咕跑去拜見乾隆。

劉墉行過君臣大禮,乾隆就發問了:“今天是你的壽誕,不知高壽多少啊?”

劉墉剛要答四十五歲,但是心裡一盤算,我之前被太后收為了乾兒子,而你乾隆是太后的親兒子,我們是哥倆,你怎麼會不知道我的年齡?我們倆同歲呀。

劉墉靈光一閃,突然明白了過來。古代要避“聖諱”,什麼名字、年齡、屬相之類的統統都要避諱。如果劉墉直說了,乾隆一定會說:“我四十五,你也四十五,你想當皇上?拉出去,殺!”得,玩完了。

於是,劉墉改口了:“微臣……去年四十四,明年四十六。”

乾隆又問:“那你今年呢?”

“萬歲天資聰慧,請吾主自裁。”

乾隆一聽,嗨,又把球踢回來了,如果再問,倒是顯得自己傻了。

但乾隆仍舊不肯罷休,就又問:“我屬馬,你屬什麼呀?”

劉墉一聽,就明白了,又來誆我:“回萬歲,臣屬驢的。”

乾隆一聽,愕然:“十二生肖,哪有屬驢的?”

劉墉正聲道:“萬歲屬馬,臣只能屬驢了!請萬歲賜臣屬驢!”

乾隆一聽,嗨,你個劉墉,還真能掰扯,順便又想誆騙朕的銀子。

此時,乾隆覺得劉墉還算知道禮數,不是那麼生氣了,但並沒有十分高興。只是呢,乾隆想繼續刁難刁難劉墉,看看劉墉的笑話。

乾隆就又說:“沒有屬驢的,朕也不能賜你屬驢。你敢戲耍朕,現在朕要你去自絕,去吧。”

乾隆說完,心中竊喜,你要是不死,那就是不忠。然後臉一轉,用袖子擋住了臉,等著劉墉自盡。可是等了半天沒動靜,轉臉一看,劉墉還站在那,雙手作揖狀,看著自己呢。

一問,原來劉墉在等著乾隆告訴他怎麼個死法。乾隆心想,讓他自縊,還要給他找繩子;抹脖子,還要給他找刀,就說:“你蹦的高點,自己摔死算了!”

劉墉就開始在哪蹦,蹦了半天也沒死。

和珅見狀,上前說:“萬歲,讓他跳外面兩丈多深的太液池得了!”

乾隆一聽:“好!就這麼做!”

結果,劉墉磨磨蹭蹭走到了池旁,楞半天,然後作了個揖,點了點頭,又磕了三個頭,就走回來了。

乾隆和和珅一看,辮子都氣直了。乾隆問道:“讓你跳太液池,你怎麼回來了?”

劉墉跟乾隆說他在水中看到了一個人,那個人跟他說:“我逢昏君須當死,你遇明主自當生”,然後他才回來的。

乾隆一聽,跟和珅對視一眼,被氣樂了。

就對劉墉說:“你也甭死了,還是活著繼續氣我吧!”說完,把劉墉趕回了府。

劉墉見到了誰呢?自然是投水為國而死的那位楚國夫子呀。按照夫子所說,如果劉墉死了,那乾隆就成昏君了,乾隆只能放了劉墉。

當然,這只是一段廣為流傳的傳統相聲段子罷了,能搏諸位看官一笑,也不枉我費了半天的氣力打字了。


奕天讀歷史


劉墉,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在民間看來,劉墉就是“智慧”的化身。既然是“智慧”的化身,那麼發生在劉墉身上的故事就特別多,有些是劉墉自己的故事,還有一些卻是別人“嫁接”到劉墉身上的。

問題來了,那關於“乾隆和劉墉談論屬相的事情”是真的嗎?故事中,劉墉說了什麼讓乾隆如此高興?

“乾隆屬馬,劉墉屬驢”的故事

乾隆和劉墉在一起時,總是有著一些“風趣幽默”的故事,我們暫且不去管它是否真實,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乾隆、劉墉,還有和珅(少不了他)在一起聊政事,聊完之後,乾隆看著劉墉的駝背說道:“愛卿為國為民操勞,背都直不起來了,朕甚是擔心。”

聽到這話,劉墉的腰更彎了,背更駝了,低頭拱手說道:“謝皇上,比起皇上的操勞,臣還是遠遠不如。”

乾隆微微一笑:“朕今年45歲了,屬馬。不知道,劉愛卿年齡多大?什麼屬相?”

聽到這話,和珅看著劉墉,臉上帶著壞笑。劉墉知道,這問題答好了,沒事;答不好,一定會吃苦頭的。

劉墉腦中快速思考對策,拱手施禮說道:“皇上,我倆同歲,不過我是屬驢的。”

聽到這話,乾隆和和珅眼睛睜得老大,乾隆問道:“屬驢?這怎麼回事呢?”

劉墉答道:“皇上,看起來我倆是同一年,其實區別很大。皇上英俊神武,而我彎腰駝背,醜陋不堪;皇上文治武功,讓人敬佩,而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論“文”還能寫幾句酸文,論“武”純粹一竅不通;皇上胸懷寬廣,目光遠大,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我鼠目寸光,胸懷狹窄,智謀不夠,膽略不足。陛下是屬馬的,而我在各個方面都遠遠不及,不是“屬驢”是什麼?”

聽完一頓解釋,乾隆心花怒放,一陣大笑:“你真會拍馬屁,哈哈哈!”劉墉趕快接著說道:“請皇上賜我屬驢。”乾隆笑道:“算了,算了。”

和珅一看,這劉墉太過狡猾了,這馬屁拍得那叫一個自然,本來還想做些落井下石的事,看來也做不成了。

乾隆和劉墉的屬相到底是什麼?

真實的歷史中,乾隆是1711年出生,1799年離世,屬兔。劉墉出生在1719年,比乾隆小8歲,1804年離世,屬豬。兩人都是高壽之人。

而和珅,相比兩位,就年輕多了,是1750年出生,1799年離世,僅僅活了49歲。

乾隆喜歡鍛鍊,身體一直很棒;劉墉喜歡讀書,身體駝背很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劉墉雖然略有駝背,但絕算不上是羅鍋。這兩位都是病逝。

和珅是乾隆時期的權臣,也算是在朝的“商人”,利用乾隆的寵信,通過貪汙,通過資源整合和利用,掙錢無數。乾隆病逝後,和珅馬上就被嘉慶抄家了,和珅結黨營私、貪汙腐敗案,主審人就是劉墉。對於和珅的家,不抄不要緊,一抄竟然抄出鉅額財產。於是後人說:“和珅一倒,嘉慶吃飽。”但和珅和前兩位不同的是,他死於刑罰。

乾隆和劉墉、和珅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到如今這個時代,還有各種影視劇,如《宰相劉羅鍋》等。眾多他們的故事中,有些是真的,也有些純粹是民間流傳的段子,對於大眾來說,最關鍵的是故事能給我們帶來啟迪,能夠帶來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藍風破曉


乾隆在位期間,總喜歡出題考考手下官員,看看他們的反應,當時有個大臣名叫劉墉,極有才華,有一天乾隆清閒無事,就想要難一難劉墉。

劉墉畫像

乾隆先是問了問劉墉的年紀,隨後就想出一個點子,想知道劉墉是如何回答?

乾隆:我45歲,屬馬的,你屬什麼?

劉墉:我們倆同歲,但是我屬驢。

乾隆:胡說,十二生肖裡面哪裡有屬驢的?

劉墉:臣知道陛下屬馬,我怎敢與皇帝同屬,所以微臣就屬驢。

這句話把乾隆逗笑,拍馬屁於無形之中,比和珅有過之而無不及,乾隆還為此讓劉墉連升三級,不過劉墉在歷史上並非與和珅一樣,喜歡阿諛奉承,拍須溜馬,他是一名奉公守法、清正廉潔的大清官,書法造詣身後,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於1805年病逝,享年85歲。

既然是這樣,這件事肯定是野史,並非《清史稿》記錄,確實,這件事是出於《君臣鬥》,君臣鬥裡面主要講了乾隆、和珅以及劉永剛之間的一些官場趣事,裡面的劉墉是一個敢於嘲諷皇的人物,但同時又是個機敏勇敢的人,乾隆屢次為難劉墉,但是都被劉墉機智巧妙的給出了圓滿的答案,乾隆又不得不賞賜他。

所以說上面提到的野史也都是來源於此,但實際上還是有一定區別,原文更加精彩,我們不妨看一看。

背景是劉墉讓乾隆皇帝給百姓免了稅,所以很多百姓對劉墉感恩戴德,恰巧劉墉45歲生日,百姓給他送了長生衣,還立了長生牌位。這不,得到消息的和珅就前去告狀,乾隆一聽,確實不得了,我免得稅,好處全讓劉墉佔了,於是就下旨召見劉墉,又準備為難一番。

劉墉接了聖旨,心想,皇帝就算要給我祝壽,直接賜個字不就好了,還讓我過去,肯定是要找茬呢!但是不去就是抗旨,只能做好準備就出發,劉墉到了瓊島漪瀾堂,行了君臣禮。

乾隆:“劉愛卿,聽說今天是壽誕,不知壽高多少?”

劉墉聽後,心想,我幾歲你還不知道嗎?別人不知道,你乾隆皇帝擺明著是明知故問。

“啟奏陛下,微臣虛度四…………”

不行,說了四十五就麻煩了,要知道皇帝都講究避“聖諱”,尤其是皇帝的名字、年號都得避,但是“四十五”又要避諱什麼?劉墉想“皇帝自稱九五之尊”,如果自己說四十五,九、五不就是四十五嘛!說不好皇帝聽後發怒說“你也是九五之尊,難不成你想當皇帝?拉出去斬了!”

“微臣……去年四十四,明年四十六。”

乾隆一聽,心想這劉羅鍋做事說話還真是滴水不漏啊!就這樣,乾隆看此計被識破,接著就轉移話題,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以上才是這個故事的源頭,只是被改成了屬相,但都是為了襯托出劉墉的機敏勇敢。


羽評郡主


乾隆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活了88歲;劉墉生於1719年,死於1804年,活了85歲。

這一君一臣,都是高壽,以當時的醫療水平,能活到85歲以上確實難以想象。可仔細琢磨一下,大清朝雖然醫學技術和現在沒法比,但至少食物是沒有添加劑的,空氣是沒有霧霾的,飲用水是沒有重金屬的。



查了一下,乾隆生肖是兔,劉墉應該是屬豬。乾隆調侃說自己是屬馬,說自己和劉墉同歲,問劉墉該屬什麼?劉墉機智的回答,他屬驢。這個橋段應該是百姓胡編亂扯的,分明驢頭不對馬嘴啊!

不過,這也情有可原啊!平頭老百姓哪裡知道劉墉的生辰呢!劉墉身居高位,他為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潔,做了一些利國利民的大事,深受百姓愛戴,乾隆也比較賞識他。乾隆曾六下江南,風流韻事不少,而且在位達60年之久,留下的話柄很多。老百姓茶餘飯後閒聊時,或許會將一些奇聞異事張冠李戴,這便有了“屬馬屬驢”的趣聞。



我們瞭解劉墉,更多的是通過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張國立、李保田和王剛,三個男人一臺戲,插科打諢,嬉笑怒罵,道盡了是非曲直和人情冷暖,是一部經典無可超越的清朝官場戲,人物塑造的太深入人心,以至於給我們的感覺,王剛就是和珅,李保田就是劉羅鍋。



經典就是經典,而相比一下,現在這些清宮戲,場面倒是恢弘壯闊,服侍裝扮倒也十分考究,但故事情節卻枯燥乏味,讓人難以忍受,敢情乾隆皇帝天天啥也不幹,天天就泡在女人堆裡了,受一幫老少娘們嘰嘰喳喳的聒噪嗎?

但是《宰相劉羅鍋》把劉墉搞成羅鍋了,背後真聳起個大疙瘩,這點難以苟同。其實劉墉並不是羅鍋,只是有點駝背,因為年輕時低頭看書較多,加之天天面見皇帝要低頭哈腰,不敢抬頭目視,時間久了,後背自然就直不起來了。



清朝官員大概沒有幾個後背是直的,卑躬屈膝慣了,奴性意識深入骨髓,天天奴才這個,奴才那個,直起腰來反倒不自然了!


一半秋色


嘉慶皇帝查辦和珅時,劉墉便是主審官之一。

一部《宰相劉羅鍋》,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並且讓我們瞭解到了清朝時期的一位清官,體仁閣大學士劉墉。

首先,劉墉是一個官宦子弟,山東諸城人,在當地是名門望族,其父親劉統勳官至軍機大臣。而劉墉本人有十分具有才學。且深諳官場之道。因此劉墉深得其父親劉統勳的真傳和遺風。為官剛正清廉,深得百姓的愛戴。

劉墉早年便步入仕途,官宦之家書香門第的家風和先輩留下的政治財富和政治遺產,加上劉墉多年的宦海沉浮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才氣。使得劉墉的一生雖起起落落,但是終究還是在官場之中成為了一棵常青樹。並且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做了左都御史。後來劉墉升遷為直隸總督、禮部尚書,並且兼具國子監等職務。

相傳,十分懂得帝王之術的乾隆皇帝,對於臣子們十分的寬容,而且十分享受和臣子們之間的樂趣。相傳有一次,乾隆皇帝在寵臣和珅的建議下,想要給劉墉出個難題,試探一下劉墉的才學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乾隆皇帝把劉墉叫到皇宮之中,再聊完了正事之後,跟劉墉聊起來,乾隆皇帝說:“朕今年45歲,我屬馬,劉愛卿屬什麼吶?”,劉墉思考平片刻;回答道:“臣今年也45歲,我屬驢。”乾隆皇帝問道:“既然愛卿和我同歲,為何是屬驢?而且十二生肖中有驢這種動物嗎?”劉墉一邊笑著一邊回答:“回稟萬歲爺,臣真敢跟皇上您同一個屬相,臣雖與萬歲爺同歲,但是卻卑微醜陋許多,自然萬歲爺是駿馬,臣是小毛驢。而且臣還正好住在北京驢市衚衕。”

因為古代時期,父母雙親的名字和皇帝的名字都不能直呼,天下的百姓和臣子更不能冒犯天子,包括皇帝的御用之物都是不能輕易褻瀆,因此劉墉這樣的回答既避免了冒犯天顏,又拍了乾隆皇帝的馬屁。可謂是巧妙回答。

實際上乾隆皇帝生於1711年,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是屬兔。而劉墉也並不與乾隆皇帝同歲,而是劉墉比乾隆皇帝小8歲,劉墉生於1719年。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和劉墉都是長壽之人。乾隆皇帝高壽89歲,劉墉也活了85歲。一直到嘉慶九年才去世。乾隆皇帝去世後,嘉慶皇帝查辦和珅時,劉墉便是主審官之一。



珞珈山的貓


大清乾隆年間,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將他爺爺和老爹嘔心瀝血、勵精圖治打下的堅實基礎,發揚光大,延續了“康乾盛世”。那時政權穩定、國泰民安、內外無憂、夷邦來朝,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一。

既然沒有了父輩們砥礪前行、臥薪嚐膽的艱辛和壓力,於是乾隆爺在“閒情逸致”方面繼續發揮!於是六下江南、作詩四萬多首、興漢學(引導形成“乾嘉學派”)、國粹京劇形成於當時。更是流傳了許多風流佳話和民間傳說,至今為大眾津津樂道,見諸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亦是比比皆是。

其中以乾隆、劉墉、和珅“鐵三角組合”(非那個鐵三角)的故事最為家喻戶曉,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相聲單口大王劉寶瑞先生表演的《君臣鬥》。今天講的就是《君臣鬥》的一篇番外。

劉墉是大學士劉統勳長子,任內閣學士,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其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據傳其身高一米九幾,有無考證不得而知,但深入人心的還是《宰相劉羅鍋》裡的形象。

和珅則是乾隆最寵信的權臣,權傾朝野。一日乾隆皇帝駕坐金鑾,與大學士劉墉、和珅議完政事。便開啟了“鬥嘴”模式。

乾隆說:“朕今年45歲,我屬馬,劉愛卿你呢?” 劉墉回答道:“臣今年也45歲,但我屬驢。”

乾隆皇帝問為何?劉墉一邊笑一邊答道:“臣雖屬馬但是栓在房子(戶)邊上的馬,是為驢也,不似皇上的馬能馳騁千里、縱橫天下,所以臣當然屬驢。”

乾隆大笑起來,轉而面色一沉說道:“你是覺得我這個“房子”把你栓住,不能馬躍龍騰、大展宏圖嗎?”

這時一旁的和珅不禁暗自竊喜,心道:“羅鍋子這回要涼涼了,看你如何解答?一會兒我再添一把火,把你燎個毛幹爪淨,嘿嘿!”

再看劉墉先是一驚,繼而沉思片刻,笑答道:“臣只有在萬歲的“房子”裡才能物盡其用、施展才華,臣今世願為皇上馬首是瞻、效犬馬之勞。”

乾隆聽後哈哈大笑,稱讚道:“劉愛卿答得妙極!來人,將朕的御扇賞予劉愛卿。”

劉墉謝過皇恩,目光一轉瞄向了旁邊的和珅。

一開始和珅暗暗自喜,因為這個題目就是他給乾隆貢獻的,本以為能讓劉墉難堪,好藉此報以前幾次被劉墉“套路”的舊仇。沒想到竟被劉墉巧妙解答,還得到皇上賞賜。他正在胡琢磨的時候,正好與劉墉四目相對,不免心裡一驚,心想:“要壞事!這羅鍋不知又有何餿主意,要出我的醜?”

只聽劉墉不緊不慢,緩緩道來:“啟奏皇上!其實和大人今年也是45歲,和臣一樣同屬驢。”此言一出乾隆、和珅都是一驚,但二者所思有異。乾隆一驚,是想聽聽劉墉後面有何奇言妙論;和珅一驚,是害怕今天要著了劉墉的道兒。

乾隆言道:“劉愛卿既出此言,必有道理,朕願洗耳恭聽。”說罷用眼一瞟和珅,心說:“和胖子,今天你是跑不了了,自己挖坑自己跳吧!劉墉是什麼人?你和他鬥?還白白搭上朕的扇子,活該!”

劉墉繼續說:“臣與和大人都屬驢,都是皇上“房子裡”的驢。只不過臣這隻驢是專門運貨馱物的,勞費筋骨、頗有腳力。不信你看臣背上的羅鍋就是馱東西磨得。”乾隆會心一笑,和珅尷尬地咧了咧嘴。

劉墉又說道:“和大人這頭驢是拉磨碾黃豆,做豆腐的,平時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可謂勞苦功高!”

和珅心想:“完嘍!這是羅鍋子慣用套路'先捧後摔'啊!捧得越高摔的越狠!哎!聽聽他後面的吧。”

劉墉接著說:“但是皇上得給和大人這頭驢掛一個偷嘴鈴!”

乾隆問:“這是為何?”

劉墉說:“這是防止這頭驢不幹活兒,光偷黃豆吃!”

乾隆聽後又是一陣大笑,旁邊的太監憋得差點兒笑出聲來。和珅已是耳紅面赤,手足無措,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樣劉墉用他的聰明才智和巧言善辯,化解了乾隆的難題,又把和珅戲耍了一把,正是大快人心。和珅也只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恰逢辭舊迎新之際,筆者腦洞大開,創作一段故事,不是正史,亦不是野史,完全是相聲段子,只為博君一笑。


小小嬴政


乾隆什麼風格大家都熟悉,心血來潮,挖坑捉弄劉墉,這事乾隆絕對乾的出來。好比這問題:乾隆一句“我倆同歲,我屬馬,劉愛卿屬什麼的?”

這不明擺著坑劉墉嘛?皇帝老兒屬馬,你敢稱屬馬和他並駕齊驅?和珅正等著他進套呢!

馬者,日行千里,志在高遠。曹操50多歲尚且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皇帝稱屬馬了,幽默智慧又好自嘲的劉墉只好說自己屬驢嘍。


驢,負重也,混跡民間百姓中,吃苦耐勞,這與劉墉一貫清廉無官架的形象也是搭配的很。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驢和馬也算是一群了,但無論個頭、本領、地位和形象,驢都低於馬。

“皇上您是千里馬,下官只是驢子,什麼都比不上您啊,但是我也沒支開您,大家還是一個朋友圈的,我還會及時給您點贊吶!”這不是最完美的答案?乾隆能不樂嗎?

再不行,劉墉一句話:“皇上您給下官賜個新屬相?就賜驢吧!下官就喜歡驢!”這反將軍,乾隆估計“這,嗯,啊……和愛卿屬什麼的?”頭大了……“和愛卿!想辦法把朕挖的坑填了!”


這個段子雖說是難考證的故事,但以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來看,難說他幹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