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爆款”難求 蘋果高通“複合”後能否再發威?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呂途)自華為P30系列手機發布以來,一些熱門配色款仍處於缺貨狀態。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曾頻頻上演“一機難求”戲碼的蘋果如今卻搞起了促銷,降價後的iPhone銷量才有所“回溫”。且對於未來的發展,華為在5G賽道已信心滿滿,迫於形勢壓力,蘋果則剛剛選擇與高通“複合”。一個是勢頭正盛的國產品牌,一個是暫時“掉隊”的行業翹楚,未來的競爭態勢將更具看頭。


華為“爆款”難求 蘋果高通“複合”後能否再發威?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



蘋果從一機難求到花樣促銷

曾幾何時,蘋果的新機發售往往都會遭到“瘋搶”。而自從高價策略實施以來,iPhone產品的銷量就呈現出下滑趨勢,如今更是走到了“以價換量”的境地。

iPhone X發佈後,儘管有“劉海屏”、人臉識別等元素加入,但手機整體被指創新亮點缺乏,加之高昂的售價,蘋果開始將部分消費者“擋”在了門外。尤其就我國銷售情況來看,市場反應較為冷淡,已遠不及早年的巔峰時期。

直到去年9月,蘋果的“戰術”也沒有做出相關調整。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的“亮相”並未帶來任何驚喜,在相同的“劉海屏”“窄下巴”外觀下,除了內存、屏幕尺寸以及顏色等方面的變化外,創新點可謂十分匱乏。與此同時,新款機型的售價再創新高。

在此趨勢下,蘋果手機的熱度在逐漸降低。根據蘋果公司2019財年第一財季(即2018自然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營收84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82.93億美元下滑5%;淨利潤為199.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0.65億美元下滑0.5%。且在今年年初,蘋果方面對業績進行了下調,主要原因正是在於大中華區iPhone營收的下滑。

為為此,蘋果選擇放低姿態,進行變相降價。今年開始,前有以舊換新的優惠活動,後有渠道商相繼下調價位,蘋果全線產品均有涉及。其中,線上各電商渠道對於iPhone新品價格的下調幅度最大,甚至低於發行價格千元以上。

幾輪價格“轟炸”後,iPhone產品銷量有所回升。尤其在蘋果官方網站、蘋果天貓官方旗艦店兩大官方渠首次全線降價後,消費者的熱情被有效激發。根據天貓數據顯示,價格調整後蘋果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銷量猛增了3.1倍。

不過,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記者表示,利用降價措施來催生市場並不利於蘋果的長遠發展。價格的快速下調使蘋果手機不再“保值”,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同時,價位的調整也會影響到渠道商,長久以來便會造成價格體系混亂與利益受損情況的出現。

華為已現強勁反超勢頭

儘管頹勢盡顯,蘋果在去年仍舊保持住了出貨量行業第二的位置,但來自於競爭對手的壓力不可小覷。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蘋果市場份額雖然僅次於三星,但出貨量與2017年相比減少了700萬臺,而位列其後的華為則同比增加了518萬臺。

當蘋果還在糾結於價格策略時,華為則在追求創新的路上一路狂奔。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曾對外宣稱,華為2018年整體的研發投入高達1015億元人民幣,其中手機研發費用大概佔到了403億元。

研發成果直接體現到了產品之上,近期發佈的華為P30系列手機便收穫了一片讚譽聲。其中,攝影方面成為最大“賣點”,搭載超感光徠卡四攝、支持50倍數碼變焦、內置潛望式長焦鏡頭……手機攝影的極限正在被打破,華為在這方面的表現也被認為是走在國際廠商的前列。

在硬件進步的同時,市場反應也更進一步——華為P30系列手機的銷售在逆勢中表現優異。事實上,如今手機市場的大環境還並未完全好轉,根據中國通訊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837.3萬部,同比下降6.0%。業界普遍認為如今大多數用戶處於5G前夕的觀望狀態,同時新款機型缺乏“亮點”也未能激發用戶的購機慾望。

在此狀態下,華為P30系列手機的出現卻成為“爆款”,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遠超預期。根據天貓數據顯示,從3月27日華為的“盲定”預售開始,不到10小時內兩款新品就刷新了天貓手機新品預售紀錄。且據華為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新機發售後,官方商城銷售額僅用10秒就突破了兩億元。截至目前,華為P30系列手機仍在“熱賣”,部分熱門配色款機型尚處於缺貨狀態。

曾經發生在蘋果身上的“一機難求”戲碼如今在華為上演,這也加強了華為的野心。根據多方調研機構的報告顯示,華為在去年已成為了增長速度最快的品牌,其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與蘋果、三星佔比差距明顯縮小。今年,華為方面將年出貨量目標定在了2.5億部,“保二爭一”的超越決心更加明顯。

未來較量更有看頭

眼下的競爭愈發激烈,未來的佈局則更加關鍵。在5G領域“搶位戰”中,眾廠商均摩拳擦掌,第一批5G手機將會在今年陸續發佈。礙於形勢所迫,“掉隊”的蘋果終於與高通上演了世紀大和解。

一直以來,高通按照抽成的方式收取專利費。隨著蘋果iPhone產品價位的提升,其向高通繳納的專利費也在不斷增長。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則認為高通無權向與他們無關的技術收取專利費用。雙方談判無果後,蘋果於2017年與英特爾達成合作,同時其與高通的專利戰也就此打響。

然而,蘋果與高通的決裂直接導致其在5G方面落後一步。英特爾在5G方面進展遲緩,眼下能提供5G基帶芯片的企業僅有華為、三星、高通三家。在友商接連將5G手機拿到檯面上時,蘋果的壓力驟然增加。

利益驅使下,4月17日凌晨,蘋果和高通在各自官網同時宣佈達成協議,解除雙方在全球範圍內的所有訴訟。雙方還達成了一份於2019年4月1日生效的為期六年的技術許可協議,包括一個延期兩年的選項,以及一份多年的芯片供應協議。在業界看來,高通的調制解調器或將在今年再次使用於iPhone上。

在5G領域,華為則可謂早已獲得先機,Mate 20 X的5G版本也被曝即將來襲。有趣的是,華為對於自主開發的5G芯片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並曾顯示出有意向蘋果等供貨的想法。不過,這一想法或將隨著蘋果、高通的和解而破滅。

目前來看,三星首款5G手機已在韓國上市,包括華為、OPPO、vivo等在內的一批國產手機品牌也均將於今年正式推出5G手機。儘管蘋果已與高通言和,但通信行業觀察人士項立剛對記者稱,蘋果已無緣首批陣營,其5G手機或將於2020年“面世”。

“手機行業格局繼續向頭部廠商集中的大方向不會改變,強者恆強的局勢不會被輕易打破。但在未來的5G時代下,小的市場變化有可能會發生。”項立剛表示。

目前來看,無論品牌還是研發能力,華為均具備著乘勝追擊之勢。而重新獲得了高通支持的蘋果,在5G時代能否再重新定義手機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