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村低保户滋生了一批懒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竹篱茆舍墨客


有人说,农村低保又滋生了一批懒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对于农村低保滋生一批懒汉的说法我是赞成的。我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基层民情非常了解,有些贫困家庭享受低保情有可原,如因病,因残等;但有些人享受低保,尤其是一些懒汉,让你觉可恶至极。


就拿我们村的一户懒汉低保户来说,他家有三个低保,而他家实际就两口人,他和儿子两人。这个低保的由来我说一下,当时他有一个当兵的弟弟,复员后在县城里安排了工作,后来检查出了不好的病,在县医疗住院几天后去逝了,他的妈妈丧子心切,于是和县医院讨要说法,几天后也病倒了,没多久也过逝了。最终县医院和县民政部门出面调解,给了他家三个低保,事情算是解决了。这个人原本还可以,一年种些地、务点零工,但自从有了三个低保后就变懒了,不种地,也不去务工,生活来源彻底以低保为主。他的儿子上了大学,每年的学费及开支得一万多,他拿不出来,一到儿子开学的时候就知道和他的姐妹们要钱,姐妹们都躲得十里外,不愿和他来往。很多的村民说如果没有低保,他也许不会变得这么懒惰。


上面的这个例子只是一个缩影。像类似的低保滋生懒汉的情况,在农村真的不少,尤其是现在农村低保全面上调,人均达到3千左右。3千多对于农村人来说,也算笔不少的收入,对于那些好吃懒做的人,可能就觉得只要自己够吃够喝就行。有了这种思想,他们就不再自谋出路,自力更生,变成了以低保金为生的彻彻底底的懒汉。

对于低保滋生懒汉的情况,国家民政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拒绝劳动或者拒绝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民政部门将取消其低保资格。低保将懒人排除在外,也是为了保证低保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有效发放。


我是【村官阿丽】头条号三农领域创作者、基层一线扶贫人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探讨扶贫新策,欢迎大家的关注!


村官阿丽


这个滋生的不止懒汉,还有一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我们村有一家4口,老两口58了,没什么挣钱能力,男的早些年在工地干活摔的右腿膝盖粉碎,然后花掉了家里所有积蓄,女的是个外乡来的(据说是流浪到我们村的),智力上有点欠缺,但不耽误正常生活,说到这就来气由于他们家家境确实不太好,村里的干部就给他们两口子申请了低保户,每个月有600多块钱,可这个男的每天烟不离手,酒不离口,成了村里的“大酒蒙子”,因为他还有能活动的能力,村里给他联系了在家能做的工作,编竹椅子,其实也不是什么技术活,但他不但不珍惜,还去村里闹,说村里人瞧不起他,他活不下去了,村干部们实在没办法,就只能任由他了,这种人真的应该直接断了粮,看他还敢不敢如此堕落了。



乡村小龙人


这话说的没毛病,我们邻村有一个人,家中三个儿子,老婆五口人,这人五十几就懒的睡下不干,在大家都交公粮的时候,他就不交还说给他分的地不好。村社干部拿他没办法,集累多年后也就不了了之。他懒的睡下不去上厕所,随手拿起啥往里就尿,他老婆说有一次尿到她鞋子里面了,还经常打老婆打儿子,没办法三个儿子都出门谋生,小儿子还患类风湿什么病走路靠爬行,老婆也无法生活跟儿子在外漂泊谋生,给三个儿子一个都没找媳妇,这娘儿仨一走,那人变卖了家中的一切,任他挥霍,由于他小儿子原因,村里给评了低保,整天什么活也不干就靠低保生存。还今天这不合适找村干部,明天那不合适找乡政府,那牛毕气就象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象给国家活着一样。论说话吗一般人三个也说不过他一个,可懒的真可谓鸭子死了顺墙立……


小草100399261


这点我深有体会,确实存在低保养了一群懒汉的现象!我是第一书记,上个月,镇上安排村与村之间交叉检查,我去了我负责的那个村旁边的一个村的易地搬迁点了解情况。那个易地搬迁点共8户人,家家是贫困户,家家吃低保,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其中有两户,确实是太懒了!其中一家共3口人,户主70多岁,精神状态很好,有劳动力;户主的老婆,瘫痪;户主的儿子40岁,四肢健全,有劳动力。入户当天户主不在家,出去街上坐茶馆去了,只有儿子和妈妈在家。经了解他儿子现在没有工作,土地也全部租出去了,每天就负责在家照顾他妈妈!问他有没有出去工作的意愿,他不愿意,也不打算出去工作,不想去上班,也没有任何发展计划,理由就是他要照顾他妈妈。实际上,他父亲是可以照顾他妈妈,他完全可以在家附近找一个工作,可是他就是不愿意,他父亲还天天上街打牌,小日子过得潇洒得很!我问儿子,如果他不工作,生活来源呢?他笑着说,我有低保呀!

后来我向那个村的村主任、书记、以及第一书记了解了情况,他们也是想尽办法在帮他们发展产业、帮他儿子找工作,而且工作就在他们家门口,都被拒绝了,不愿意发展产业,不愿意外出务工,就愿意靠着那点低保勉强过日子。我们当地种茶比较多,春茶时期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茶,就是手脚慢一点的,一天最少也是100块左右的收入。他们家的土地还算比较多的,觉得麻烦,都租出去了。这种人,太难扶!

我记得去走访那天,路上遇到一个采茶的老奶奶,差不多也是70岁的样子,也是和那个贫困户同村的。那个老奶奶说她也命苦,大儿子死了,小儿子也没有结婚,她家条件也不好,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但是她不抱怨,她说自己年纪大了能做一点是一点,每天采点茶叶,最少也是七八十块,多的时候差不多200块,收入还是不错的!

我喜欢老奶奶乐观、积极的心态,如果每个贫困户的心态都跟这个老奶奶一样,相信全国的扶贫工作都会更容易得多。


墨诗88801156


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这里大部分都是干部亲戚朋友,也有一些和干部关系不错的人,整天都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是不干活了,他说要是干活了全家人就没有低保了,赌场,游乐场都是他们的身影,我们村的赌场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人,有一次我在赌场外面碰见了一个亲戚(退休工人)她说,我进去看了看,挺热闹的,基本上都是吃低保的人啊,我说是啊!穷人吃不上低保,只能干活了,这些人有背景,不用工作,也不打工,有国家养着比啥都强,一旦断了可了不得,上次去掉了几家(有车有房有钱)他们组团去镇上大闹了几天,后来又给吃上了。(国家的政策成就了这些有钱有势的人了)


蔡兴国sw


我身边就有,父亲是个瘸子,大儿子脚让电锯给锯了脚趾,二儿子是个哑巴,三儿子听人说有病,反正看上去也没毛病。老大今年不超过50岁,最小的30多吧!一家人全靠政府补助!那个瘸子整天喝酒抽烟,早上起来就喝酒。没事就在村里溜达,一般他是不搭理人的。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我去街上遇见他们父子,因为我整天都在忙,而且那几天一直下雨,身上穿着雨衣,脚上穿着胶鞋,看上去很脏。那个哑巴看见我,用脚踢踢我的鞋,然后指指点点,说我身上很脏,他的父亲刚从银行取钱出来,(当时我们就在银行门口),示意哑巴不要和我啰嗦,他嘴里叼着香烟,领着哑巴从我身边轻蔑地走过去了。我只能从心里苦笑!反正习惯了,他玩他的,我干我的。


小鱼儿梅茂


事实正是如此。我记得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都一直在扶贫。地方上各单位都有定向扶贫任务,但是,年年扶贫年年依旧贫困。这些人已经很理直气壮的等待扶贫救困。压根儿不打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最搞笑的是,今年送去的大衣,棉被,书籍,课本,山羊,猪仔,扶贫队伍前脚走,后脚就把衣物拿出去换酒喝,山羊,猪仔杀来吃了,书籍课本用来卷毛烟抽了,擦屁股了。明年再去,依然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你说,这样的贫怎么扶?别不信,我说的绝对是真实的。听亲历者讲述时,我才二十多岁,现在我已经六十五了,那些地方依然贫穷落后。十多年前,我们当年下乡插队的知青结伴去农村看看走走,一进村子,一帮小孩子跟在后面乱叫,‘’扶贫的又来了‘’。那兴高采烈的样子让人特别不是滋味。


猫哥162604536


这个问题是真的,我们村的异地扶贫搬迁户更笑人,三个兄弟分摊两个老人,一个在扶贫搬迁前就死了,三个兄弟有两个在县城有房,一个是买的私人的,一个买的商品房,老家的房子也是八九十年代做的,还不是危房,居然还是异地扶贫搬迁户,另外一个精准扶贫户也是笑死人,四个儿子一个老人,居然也是精准扶贫户,次子原来是国家工作人员死后他老爹一个月领两佰多元,加上养老金一百元,合计一个月400多元居然是精准扶贫,这还不算另外三个儿子应该给的扶养费,加上精准扶贫款一个月七百至九百元,每个月只要钱到手便去县医院登个床位,然后乱用完钱后回来,你们觉得合理吗?真人真事,欢迎评论。


左右238053797


虽然确实有这种现象,但绝对没有占很高比例。毕竟能够享受低保的,也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些人。


说一个我们村里的真人真事。有一户人家,可以说是集齐了人世间的所有不幸。他们家本就贫穷,好不容易把大女儿供到大学毕业、工作赚钱,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道大女儿突然染上怪病,以至于双腿无力无法走路。老夫妇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家里积蓄悉数花光但仍无效果。于是,绝望之下大女儿只能继续就在家里“啃老”。

为了一家的基本生活,老夫妇只得继续拼命干活。可惜祸不单行,丈夫积劳成疾撒手人寰,抛下同样一身伤病的妻子、双腿残疾的女儿和刚上初中的儿子。老妇人无可奈何,只得咬紧牙关努力赚钱,她本就年老力衰,又没有什么文化技术,只能种菜卖点零钱。后来,她找了份扫大街的工作,每月只有1500元。

于是,老夫妇去申请低保,谁知道工作人员反过来质问她:“你每月有1500元的固定收入,要是给你低保那村里人能服气吗?”我是不知道村里人会不会服气,我单知道我们村里有家低保户,全家四人都有稳定工作,住的还是二层楼房,院子里还停着一辆车。看来,要有自食其力的本事才能享受低保,不能让低保成为懒汉的依赖啊。

因此,低保的申请条件是相当严格的,并不是什么懒汉都能申请的。题目中所述问题,也许会有一少部分,但绝不可能是大多数。


冰焰


有的是因为懒,因为渣才致贫的,湖北省麻城市郊区农村有个渣男拿着扶贫款到处骗钱骗色,表面看起来确定贫困,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土砖房,家里一贪如洗,2016年6月份下雨天房子倒了,国家发放救灾款加上小孩学校补助(当年贫困补助),还有低保一共六万余元,可他只建了一层(比毛坯好点)还欠帐至今未还,六万在当的农村可建两层(他自己是瓦匠),剩下的钱拿去吃饭,唱歌,喝茶,开房。他(43岁)离婚无数至今单身,爱打扮,会哄女人,还炫耀有女人要跟他结婚他不要,整天游手好闲,有田地不种,有手艺不做,这样的穷人就不该扶,希望政府取消这种人(他母亲)的低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