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朴正熙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Todosth113


似乎韩国总统都逃不过“青瓦台魔咒”,从李承晚到朴槿惠之间的这11位总统,有引咎辞职的,有被捕入狱的,有跳崖轻生的,甚至有遇刺身亡的。今天讲的这位韩国总统朴正熙,就是遇刺身亡的。

1961,朴正熙以政变方式推翻张勉政权,培植特务机构,随后执政长达18年,历任韩国第3任、第5届至第9届总统。在朴正熙的强硬政策下,韩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但就是朴正熙的强硬手段,为他的遇刺埋下了伏笔。

(朴正熙)

一 下属不和,老大难当

当时,朴正熙身边有四大心腹,分别是陆军参谋部参谋总长郑升和,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总统秘书室秘书长金桂元,中央警卫室总统卫队长车智澈。这四大心腹掌控的四个部门,各司其职,成为朴正熙政治上的重要帮手。金载圭曾领中将衔,担任过军长和保安司令等职,既是朴正熙的同乡,又是陆军士官学校1946年同届毕业生,因为这层关系,金载圭在朴正熙面前更是吃香。

(金载圭)

但是,车智澈的异军突起,在朴正熙和金载圭的关系之间插了一根钉子。车智澈本是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被朴正熙看中,提拔做了总统卫队长。但车智澈却常常利用职权,阻挡金载圭和朴正熙的接触,而且经常想朴正熙打金载圭的小报告,让金载圭非常不爽。

朴正熙对自己这两个左膀右臂的矛盾是心知肚明的,于是,特意找了个机会,想做个中间人,协调两人的关系。

二 劝和变成了责难

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带领他的卫队长车智澈到金载圭那里去吃晚饭,想借此机会,排解一下金载圭和车智澈这两个心腹之间的芥蒂,但事与愿违,谁都没想到事态朝着另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本来开始时,老大亲自压场,大家虽然私下矛盾多多,但场面还算和谐。但是,几杯酒下肚后,聊着聊着,画风就变了。车智澈把话题引到了正在爆发的工人游行上面,当时,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大量工人失业,釜山地区爆发了民众大规模的游行抗议。朴正熙采用强硬手段,让金载圭调动军队镇压游行民众。但是金载圭却对此事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应该采取温和手段解决,因此,对于朴正熙的命令,不甚上心。

车智澈开了个话头,朴正熙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忘了自己今天是来干嘛来的了,也同车智澈一道,指责金载圭没有按他的意思办事。很快,酒宴变成了对金载圭的批判大会,看着车智澈不依不饶的嘴脸和朴正熙满脸的不快,金载圭怒火升腾,只是没有发作。

三 怒火爆发,酿成惨剧

7点左右,金载圭借故离席,来到二楼的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一支德国瓦尔特PPK半自动手枪,插进了裤袋。回到酒席之前,他对门口外自己的亲信说,"一会儿屋里枪响,你们就把外面的总统卫兵全都干掉。"

回到酒席之上,金载圭突然拔枪而起,对准车智澈,同时朝着朴正熙说,"阁下,您带着这样的废物能把政治搞好吗?"。话音刚落,枪声就响起。但是第一枪没有打中车智澈要害,他急忙往外逃跑。

随后,金载圭枪口转向,朝着朴正熙的胸口就是一枪。朴正熙没有任何躲闪,应声倒地。此时,门外的总统卫兵也全被干掉了。金载圭又追上逃窜的车智澈,对着他的胸口连发两枪。这一次,车智澈没能躲过,身子一软倒在了血泊中。解决掉车智澈后,金载圭返回餐厅,看到朴正熙尚未断气,他一不做二不休,对着朴正熙的脑袋又补了一枪。这个过程仅仅只有几分钟。

四 金载圭的结局

1979年10月27日凌晨,即在刺杀一天后,金载圭就被被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和保安司令部司令兼联合搜查部长全斗焕联手逮捕。1979年12月,全斗焕政变上台后,金载圭被绞刑,并于1980年5月24日在首尔执行。

金载圭被判处绞刑时,还引发了韩国的游行示威。韩国民众认为,金载圭刺杀朴正熙,是反对朴正熙独裁政府的民主化运动,不应该被判刑。

直到2004年12月20日,韩国相关部门还就金载圭的行为是否属于民主化运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进行表决,以反对7人,赞成3人的表决结果最终判定该行为不属于民主化运动。整件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五 金载圭的刺杀动机

第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载圭与车智澈的不和。正是在宴会上车智澈对金载圭万般指责,才让金载圭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第二,金载圭与朴正熙之间政见不合。虽然金载圭是朴正熙的心腹,但是随着朴正熙的独裁主义日益加重,引发了金载圭的严重不满。在被捕后,金载圭本人曾声称自己刺杀总统是为了"除掉独裁者""恢复民主""国家利益"等。

此外关于此事的原因还有"金载圭精神病说","美国介入说"和"金载圭图谋夺权说"等多种猜测。

不过,我认为这几种猜测都不靠谱,此次刺杀事件,就是金载圭对车智澈和朴正熙长久以来的不满,然后在酒精作用下爆发的一次结果。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一卷青史


刺杀朴正熙的人没有得到好下场,在将朴正熙刺杀身亡约半年后,就被判处绞刑,找朴报到去了。


刺杀朴正熙的人名叫金载圭,他是朴正熙的同乡,又同时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成了同学,于1946年同届毕业,在校期间,两人关系挺要好。1950年初,朴正熙出任陆军情报部第一任中校科长,两人又成为了同事。可以说两人的关系非常不一般。

朴正熙在1961年5月14日发动政变推翻李承晚政权前,金载圭和其他一些军事将领还跟着朴正熙一起举杯宣誓:“不成功,便成仁!”充分体现了同生共死的情谊。

由于金载圭和朴正熙的特殊关系,加之他又是朴正熙政变取得成功的元老级功臣,所以很快出任陆军情报局局长。

金载圭也不负朴正熙所望,全心全意辅佐朴正熙,按朴正熙的旨意行事,包括积极协助朴正熙当局对反对者进行打击。因为有功,金载圭晋升为陆军中将军衔。1976年又被朴正熙提拔担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成为“幕后政府”的首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人物。

当时,朴正熙身边还有其他三位心腹,分别是陆军参谋部参谋总长郑升和,总统秘书室秘书长金桂元,中央警卫室总统卫队长车智澈。金载圭和他们一起掌控着四大核心部门,共同支撑着朴正熙的统治。

冯梦龙曾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就在金载圭如鱼得水的时候,车智澈却异军突起,得到朴正熙更大的信任,这个原本不学无术的大老粗随着朴正熙的宠信,越来越膨胀,插手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更可恶的是常利用职务之便,不让金载圭等人和朴正熙接触,还时常在朴正熙面前说金载圭的坏话,致使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有矛盾的两个人,无论对方做什么总是多多少少会看不顺眼。金载圭和车智澈之间就是这样。而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很可能一触即爆,偏偏他们就遇到了这个导火索。

1979年,随着国际油价暴涨,韩国的通货膨胀更趋严重,大量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各类游行也时有发生。这年十月,釜山、马山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朴正熙听从车智澈的主张派金载圭镇压,但金载圭希望以劝诱为主,对车智澈主张的镇压很有想法,因此表现的不积极,导致示威游行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金载圭在厌恶车智澈的同时,还认为朴正熙太偏向车智澈,宁愿听他的谗言,也不接纳自己的意见,所以气量不大的金载圭对朴正熙也产生了不满,有了二心。

但朴正熙并未查觉金载圭对自己思想的变化。他对两个亲信之间的不睦也很着急,很想调和。


于是在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安排秘书通知金载圭晚上到宫井洞中央情报部的豪华餐厅共进晚餐。一起参加的还有车智澈、金桂元等人。

三杯酒下肚,车智澈开始傲慢的公开斥责金载圭对于前不久釜山和马山地区学生示威事件处理不力,还冷嘲热讽。真是不识时务,哪壶不开提哪壶,一下子戳到了金载圭的痛点,而朴正熙也忘了自己设宴的目的,连连点头附和,一下子彻底激怒了本就对两人怀恨在心的金载圭。

怒火中烧的金载圭强压住心中的愤懑,借着酒劲走到餐厅二楼他的办公室,取出一支手枪返回席间,先是打伤了车智澈,然后当场射杀了朴正熙,又追上出逃的车智澈将其打死。

很快金载圭被捕,由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负责调查金载圭枪杀朴正熙的案件。

同年12月,亲朴正熙的全斗焕通过政变上台,判处金载圭绞刑。但是在民间却出现了强烈的保金载圭的声音,认为他刺杀朴正熙事件是反抗独裁政权的正义行动,而且很罕见的全国各地还有31位律师愿意免费为他做辩护。


但无论如何,刺杀总统的罪是不可饶恕的,金载圭于1980年5月24日在首尔被送上绞刑台,永远地结束了生命。

有一句话说得好:“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片垮台。”车智澈和金载圭之间不睦,导致两人都没有得到好下场,而信任他们的总统朴正熙,也因为用人失误,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发人深省。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全部被绞死了,包括持枪击毙朴正熙的时任韩国情报部部长、朴正熙一手提拔起来的金载圭。这便是韩国历史上著名的“10.26事件”。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视察韩国电视转播台,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原本在陪同名单上。但是,一向与金载圭不和的总统府侍卫长车智澈将他排除在外。金载圭和车智澈的斗争,早已到了白热化阶段。

虽然更相信车智澈一些,但金载圭毕竟是朴正熙的同乡加陆军士官学校的校友。朴正熙曾经十分赏识他,一手提拔他做了建设部部长,1976年起任情报部部长。所以,朴正熙也想适当地调和一下两人的矛盾。

视察完毕后,朴正熙带着侍卫长车智澈和四名保镖、总统府秘书长金基元、两位年轻的女歌唱演员和一名女大学生,来到金载圭的情报部地下餐厅用晚餐。

席间,车智澈和金载圭就一系列政治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气氛越来越紧张。而朴正熙也指责金载圭的情报有误,导致政府的一系列失误。恼火异常的金载圭,借口出去了一趟,布置安排在警卫室的情报部武装人员,干掉总统的警卫人员。

等他再回到餐厅时,掏枪首先打伤了车智澈和朴正熙。车智澈逃到厕所,金载圭冲上去想补一枪时,子弹卡了壳。他迅速走到外面换了一支枪。这时,情报部的武装人员已让总统带来的警卫人员全部毙命。

换好枪的金载圭回到餐厅,正遇上从厕所逃出来的车智澈,立即向他补了一枪。他来到朴正熙身边,发现总统还在喘气,又朝他的头部开了一枪,彻底结束了他的生命。

随后,金载圭与等候在警卫室的陆军参谋长郑升和、总统府秘书长金基元,乘车前往国防部。韩国立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副总统崔圭夏接任总统。但实权却掌握在郑升和等所谓“稳健派”军人手中,他们实施的是与朴正熙不同的温和政策。

但是很快,只是陆军少将的全斗焕及卢泰愚等激进派军人发动政变夺得了政权,又恢复了朴正熙的方针政策,韩国进入非常时期。全斗焕下令,诱捕了金载圭,并判他死刑,于次年五月绞死。

金载圭在韩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爱国者,结束了朴正熙18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叛国者,是忘恩负义的人。


世界真的很大


历史上,前韩国总统朴正熙曾遭遇过两次暗杀!第一次发生于1974年8月15号。当天,朴正熙携妻子陆英修前往汉城国家剧院参加光复节纪念仪式。图为被捕后的文世光

就在朴正熙发表演讲之际,乔装进去剧院的文世光拔枪朝朴正熙射击。不过,由于朴正熙反应迅速,躲在讲台后面逃过一劫!但妻子陆英修却不幸中弹身亡!

文世光被捕后交代,自己是在北韩的授意和资助下实施的暗杀活动!1974年12月20号,文世光被南韩执行死刑!

坦白而言,朴正熙第一次遇刺皆因南北两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所致。但第二次惨死枪下却完全是由于身边亲信"争宠"引发。图为朴正熙和女儿朴槿惠

当时,在以朴正熙为中心的青瓦台权利结构中有这样四位"辅臣": 总统秘书长金桂元、陆军总参郑升和、中情部长金载圭以及总统警卫队长车智澈。

在这四人中,金载圭和车智澈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起因主要是由于负责朴正熙安全的车智澈越来越受总统赏识,而且他在受宠后愈发傲慢且经常会有越权行为。

图为朴正熙一家合照

车智澈不仅在大的国家事宜上排挤其他三人,就连一些日常小事也是处处作梗!比如金载圭有时想要面见朴正熙,车智澈也会想尽办法从中阻挠。时间一久,金车两人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大……

朴正熙对于两大亲信的矛盾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直想找个时间给两人做回"和事佬"。于是在1979年10月26号傍晚,朴正熙就通知金载圭一起共进晚餐!

作为专门负责总统安全的车智澈,总统赴宴随行跟从也是自己份内的事。而且朴正熙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借此机会缓和一下两人的关系!


图为金载圭射杀朴正熙现场画面

可谁曾想酒过三巡后,车智澈尽显傲慢自大的嘴脸,对于金载圭冷嘲热讽,并且公开批评金载圭对于近期爆发的工人游行处理不力(金载圭属温和派,主张劝导;车智澈属强硬派,主张武力镇压)。

于是,义愤填膺的金载圭借着酒劲从书房里拿出一把手枪,先是打伤了车智澈,随即又当场射杀了朴正熙,紧接着又追上出逃的车智澈将其打死。图为被捕后的金载圭

1979年12月,新上台的韩国总统金斗焕判金载圭死刑,绞刑行刑,次年5月执行。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朴正熙是韩国的第二任总统,他出生并成长于日本殖民时期,因此他对日本人有很深的感情,甚至比对他爸妈都亲。

大概在朴正熙的心中,他把自己当成了日本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朴正熙在东北担任低级军官,他所在的第8步兵联队拒不投降,并枪杀苏军联络员。事后受到苏军的围歼,朴正熙无奈逃到了国民党中央军中,后来被军统给查了出来,遣送回国。

回国后,朴正熙加入了军界。历经朝鲜战争的考验,因为他曾经在抗战时参加过日本军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成长为军界的新星。

当时的韩国第一任总统李承晚是朝鲜王室之后,长期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李承晚的政府也是在美国支持下的政府,这与朴正熙的亲日立场是不同的。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独裁政权,受到美国的指责,他根本不理会美国人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建国原则。他的建国原则就是:独裁为公,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朴正熙在任期间,以身作则,清廉治国,推动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能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他打击一切有可能引发社会动乱的势力,为韩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朴正熙是一个强烈的独裁主义者,他和其它国家的关系也不是非常的友好,因此外国势力对他都不是特别有兴趣,其中就包括朝鲜和美国。

1968年,金日成派出特工到韩国来刺杀朴正熙,结果没有成功。31名特工中,有28人被击毙,1名被俘,2名逃跑。

1974年8月15日,在庆祝韩国光复29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朴正熙再次碰上枪击。他的妻子也就是前任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被朝鲜人文世光开枪射杀。



伴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反对独裁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然而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韩国成为了东亚强国,亚洲四小龙之一。

在韩国国内反对妻子朴正熙的政界人士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金泳三,一个是金大中,他们后来都成了韩国总统。

因为朴正熙对美国人不是很感冒,美国政府也不喜欢他,暗地里为金泳三和金大中提供方便和资金,让他们在韩国国内建立政党,对抗朴正熙独裁政权。



朴正熙对反对他的人,虽然也不喜欢搞暗杀,但一般手下并不太多留情,大多把他们驱逐到海外。金泳三和金大中就只能长期在美国和日本流亡,很难左右国内形式。

美国政府就决定从内部分化朴正熙的势力,除了派出大量特工进驻韩国以外,也非常注意加强对韩国政要的收买。

这时,担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就进入了美国人的视线。



在朴正熙的政治班底中,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相对是一个另类。他和其它人格格不入,其它人基本上都是强硬派,对外表现出强硬作风;而金载圭则是一个温和派,他主张对国内出现的民主浪潮保持温和态度,不要过于强硬。

因为这个政治立场,在韩国中央的领导班子中,金载圭经常被孤立,经常受到朴正熙的指责,甚至其它人也会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对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强力镇压。



美国情报局发展朴正熙成了反对朴正熙的势力,在经过相关培训后,安排了他对朴正熙的刺杀计划。

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总统在保镖车智澈的陪同下,来到宫井洞中央情报部的豪华休闲餐厅。在宴会上,金载圭开枪枪杀了车智澈和朴正熙;他的嫡系听到枪声后,同时开枪杀死朴正熙的其它随从。



在枪杀朴正熙事件爆发后,韩国总理崔圭夏以总理身份代行总统权限,并于12月6日大选胜出后正式接任韩国总统。

因为这次刺杀事件不是暗杀活动,因此崔圭夏和国防部长卢载铉下令逮捕。

但如何处理他,在韩国国内就有很大争议。金载圭自称是为了结束韩国的独裁统治状态,让韩国早一天进入民主国家行列,才组织的刺杀。

1979年12月底,朴正熙的铁杆部下发动政变,结束了温和派对韩国的统治;到了第二年的8月,全斗焕更是以唯一候选人的身份成为韩国总统,韩国再次进入了独裁统治时期。


但不管是全斗焕还是后来的卢泰愚,对韩国国家权力的控制力都远不如朴正熙厉害。在韩国国内日益强烈的民主浪潮冲击下,韩国在卢泰愚和金泳三的推动下,以不流血的方式成为了民主国家。

全斗焕作为朴正熙的铁杆,在1979年12月发动政变后,直接判处金载圭死刑,并于1980年5月正式执行。


新知传习阁


朴正熙在位总统期间一共遭遇了三次暗杀,第一次是在1968年1月,北方派31名特工穿过三八线,直扑总统府青瓦台。1月21日深夜10时许,这31名北方特工抵达青瓦台,但是他们的行踪被负责警备的守备人员发现,双方爆发激战,最后28名特工被击毙,1名被俘,2名逃跑,这就是著名的“1·21青瓦台袭击事件”。

这一次刺杀事件其实并没有威胁到朴正熙的人身安全,所有刺客并没能真正接近青瓦台,但朴正熙第二次遇刺就十分惊险了。

1974年是韩国光复第29周年,8月15日光复日当天,韩国政府在国立剧场举行纪念活动。上午10点朴正熙登台致贺词,但正当朴正熙发表演讲之时,台下骤然枪声响起,只见有一男子举枪便向朴正熙射击,朴正熙立即躲到讲台下。随后枪手又接连向主讲台射击,在被军警制服之前,枪手共计打出五发子弹。

由于过于紧张,枪手第一枪打中了自己大腿,但没有伤及骨头,仍旧能够行动。之后枪手又射出四法子弹,虽然没有击中朴正熙,可却击中了朴正熙的夫人陆英修,导致总统夫人最后不治身亡。

(朴正熙和家人,照片最最左侧的女人就是朴正熙夫人陆英修)

事后经查明,枪手名叫文世光,是一名朝鲜裔日本人。据他事后交代,此次暗杀活动是受日本的朝鲜总联指使的。

这两次暗杀活动都是由外部策划的,第二次刺杀行动中甚至打死了朴正熙的夫人,不过所幸朴正熙本人都安然无恙。但是在第三次遇刺中,朴正熙没能再金身附体。与前两次遇刺不同是,在第三次遇刺中,行刺者并不是什么外人,而正是朴正熙的亲信,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

(金载圭)

金载圭原本是朴正熙的得力亲信,他即是朴正熙的同乡,也是朴正熙的校友,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军人。1964年正在担任陆军第6师长的金载圭出色地镇压了六三运动,因此获得了朴正熙的赏识,于是很快将他提拔为陆军第6军区司令官,1968年他又出任保安司令官。

到1976年12月,金载圭被朴正熙任命为中央情报部部长,成为朴正熙核心决策圈成员。金载圭虽然是名军人,但却属于朴正熙政府内部的温和派,他在国内许多问题上都主张与民众对话,和平解决事件,可金载圭的政见似乎总是不对朴正熙的胃口。

当时朴正熙身边有四大心腹,分别是:陆军参谋部参谋总长郑升和,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总统秘书室秘书长金桂元,中央警卫室总统卫队长车智澈。其中车智澈的政治主张最为强硬,也最受朴正熙器重。车智澈极力反对金载圭的怀柔政策,主张铁腕治国,他为此经常给金载圭穿小鞋,导致二人关系势同水火。

1979年受石油危机影响,韩国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多地接连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对此,金载圭希望政府能与示威者谈判,尽力安抚民众。但朴正熙并没有听从金载圭的意见,镇压了釜山等地的示威活动,并斥责他应对不力,这让金载圭对朴正熙越发地不满。

1949年10月26日金载圭突然接到朴正熙电话,朴正熙表示晚上将要去金载圭的官邸与他一起共进晚餐。朴正熙的本意是想弥合一下金载圭和车智澈之间的关系,而就在几天前,朴正熙刚刚训斥了金载圭,因此朴正熙也想借此机会安抚下金载圭,可是电话这头的金载圭却感到了阵阵杀气。

金载圭明白,车智澈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如今车智澈风头正劲,已成为韩国二号人物,而自己与车智澈不和,朴正熙又偏袒车智澈,若日后车智澈掌权,那么自己的前途就算交代了。为此,金载圭决定在宴会中刺杀朴正熙和车智澈。

下午4时30分,金载圭在办公室准备一把西德制造的“尤尔塔”连发32毫米大口径手枪,作为行刺时的武器。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总统府秘书长金桂元先行来到情报部大楼。

金载圭和金桂元两人是好友,金桂元作为朴正熙的四大亲信之一,同样非常讨厌车智澈。于是金载圭便积极拉拢金桂元,表示要干掉车智澈,金桂元听后表示支持。然而金桂元并不知道,金载圭不仅想干掉车智澈,还想干掉朴正熙。

随后,金载圭又打电话邀请陆军参谋部参谋总长郑升和前来官邸吃饭,至此朴正熙的四大亲信就全部到齐了。

晚上,郑升和如约而知,而金载圭则借口朴正熙突然驾到,让情报部次长金正燮代替自己陪同郑升和用餐。

18点整,朴正熙一行离开青瓦台前往情报部大楼宫井洞,除了车智澈外,还有五名警卫跟随。随后在金载圭陪同下,朴正熙、车智澈和金桂元进入餐厅入座,宴会很快开始。

宴会的气氛最初还是比较和谐的,但寒暄过后,车智澈就率先向金载圭发难,指责金载圭对国内暴民镇压不力,而朴正熙并未制止车智澈。金载圭则强压怒火,没有发作。

18点55分,金载圭借口去洗手间,第一次离开座席,观察周围情况。

19点10分,金载圭第二次借故离开餐厅,跑到另一个办公室内找到郑升和,他对郑升和抱歉到:“总统突然驾到,我陪总统用晚餐就下来”。而不明就里的郑升和随即点头应允。

金载圭在返回餐厅的途中,召见了他的两名亲信,情报部礼宾处处长朴善浩和秘书朴兴柱,金载圭对他们说道:“国家沦丧,我们也无法生存,不知你们是怎么想的?今天我要除掉朴正熙和车智澈。你们只要听见枪响,就立即解决门外的警卫,明白吗?”

朴善浩和朴兴柱听后非常震惊,略显迟疑。见对方摇摆不定,金载圭马上谎称正在用餐的郑升和参谋长也支持此事,于是朴善浩和朴兴柱便不再反对。

19点33分,金载圭第三次离席,他出门找到朴善浩,得知以前准备就绪后便返回办公室取出手枪,准备行动。

19点40分金载圭回道餐厅,在谈笑了几句后他突然脸色大变,金载圭厉声质问朴正熙道:“阁下搞政治要顾全大局呀!”接着又指着车智澈讥讽说:“您带着这种废物,能搞好政治吗?”说罢,他便从腰间拔出手枪向车智澈开了一枪,然后转身向朴正熙开了一枪。

车智澈也是军人出身,见状连忙用手当了下子弹,随后立刻负伤逃跑,而朴正熙则被击中胸膛,当即倒地不起。

在听到枪声后,正在门外负责警界的总统警卫迅速被朴善浩和朴兴柱用机关枪除掉,因此金载圭得以从容追赶车智澈,并在楼道中将他枪杀。

随后金载圭返回餐厅,他发现朴正熙尚未咽气,便又朝着朴正熙的脑袋开了一枪,终结了这位韩国近代化之父。而此时正在一旁的金桂元被吓得是面如土色,他万万没有想到金载圭敢枪杀总统!

(金载圭事后在军警的监视下,还原刺杀现场)

事后金载圭拉上正在另一个房间的郑升和,两人于当晚一起赶到陆军本部。

当晚8点35分,金载圭召集所有政府高级官员,宣布朴正熙遇难,要求全国立即戒严。然而此时大家都不知道总统是怎么死的?于是在总理崔圭夏和国防部长卢载弦逼问下,金载圭承认了是自己射杀的朴正熙,但他表示自己有美国人支持,并要求崔圭夏和卢载弦拥戴他掌权。不过崔圭夏和卢载弦并没有支持金载圭,而是将他看管起来,崔圭夏则出任代总统。

眼见金载圭没有得势,郑升和也放弃了对他的支持,此时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已将陆军本部团团包围,随后全斗焕设计引诱金载圭走出本部大楼并将其逮捕。

(照片中央之人就是全斗焕)

当年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双十二政变”掌握韩国政权,成为韩国新一任独裁者。而金载圭则被判处死刑,于1980年5月24日在汉城被绞死。


千佛山车神


朴正熙出生于1917年,曾经担任过伪满洲国少尉军官,随后称为韩国陆军军官,在1961年发动5.16军事政变上台,担任韩国总统,统治韩国长达18年。

朴正熙是一位具有很大争议性的韩国总统。一方面,他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缔造者”,另一方面,他又因其铁腕统治被称为“独裁者”。

他一生躲过了多次刺杀行动,朝鲜数次派人刺杀朴正熙,最出名的一次,是1968年,韩国派出31人的特种部队潜入汉城,执行刺杀行动,刺杀队直逼青瓦台总统府,在即将发动袭击之时被发现,最后仅一人存活,事件引发韩国震动。

电影《实尾岛》,就是讲述的这一事件。

除此之外,1974年8月15日,朴正熙在参加活动致辞时又遭遇刺杀,他本人幸免于难,妻子陆英修身亡。

朴正熙躲过了多起刺杀,终究还是死于刺客之手,置他于死地的刺客不是别人,正是他身边的亲信——韩国中央情报局局长金载圭、总统秘书长金桂元。

1979年10月26日,在汉城钟路区宫井洞中央情报部官邸中,朴正熙和总统秘书室室长金桂元、总统警卫室室长车智澈在宴会酒席中,被金载圭用瓦尔特PP手枪枪杀。

瓦尔特pp手枪

金载圭痛下杀手的原因,是由于朴正熙和车智澈在晚餐上责难金载圭在“釜马事态”上工作失误,金载圭恼羞成怒,由于晚宴地点是在他的中央情报部官邸,金载圭又深受信任,动手不难,与他素有芥蒂的总统警护室长车智澈,也被一并枪杀。

如果打个比方,朴正熙遇刺,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的董卓被吕布刺杀,都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最后死于亲信军人之手。

金载圭同朴正熙一样,是军人出身,两人是老乡,都是庆尚北道龟尾市人,又在同一个学校韩国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仅仅相差一期。这份关系,使得金载圭在朴正熙发迹后,受到重用,在朴正熙发动政变后积极协助他稳定政局,并被任命为中央情报部长。

金载圭为何要刺杀朴正熙?根据他被捕后自己的辩论,是这样的:

10月26日革命我的目的有五种。第一个是自由民主主义的恢复,第二个是阻止这个国家的国民们更多的牺牲。另外,防止在我们国家的第三次赤化。第四是盟友——韩国和美国的关系到了建国以来最坏的状态,因此要完全恢复深厚的关系,国防、外交、经济比之前要积极合作,共同谋求国家利益。最后,共和国作为独裁国家,我们拥有不好形象。这洗刷这个国家的国民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不好的形象,恢复名誉。这五种是我革命的目的。

虽然在金载圭刺杀行动前,他同朴正熙的关系由于笼城事件、国会议员除名事件、釜马事件等已不如以前亲密,但外界普遍认为朴正熙相依旧相当信任金载圭,而金载圭犯下的罪行事先并没有预谋,属于偶发事件。

美国也直接否认了曾经介入朴正熙刺杀事件。

金载圭当然没有吕布这么好的运气,他在暗杀后随即被捕,提交军事法庭审判,1980年1月28日,陆军高等戒严军法会议上以“内乱目的杀人罪及内乱未遂罪”判处死刑,并于5月24日在汉城拘留所执行绞刑。

金载圭被处决时,时年54岁,当时尚有老母在世,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四个妹妹。

朴正熙遇刺事件,被多次搬上荧幕,韩国电视剧《第三共和国》《韩国门》《三金时代》《那时候那些人(总统致命一击)》等都是讲述朴正熙的影视作品。


小院之观


朴正熙做梦都想不到,刺杀他的不是他的政敌,而是他最为信赖的心腹——金载圭,而且给了金载圭下手机会的也正是朴正熙本人。

金载圭是朴正熙的同乡,也是韩国陆军士官学校的校友,两人是老相识。不过两人真正结缘是在1957年,当时金载圭任职韩国陆军大学副校长,而朴正熙正是那年的毕业生。毕业后的朴正熙一路飞黄腾达,而金载圭却搞起了肥料生意。1961年朴正熙夺权后,金载圭得到了朴正熙的重用,历任保安司令官、陆军第三军长等职。1973年从政,担任第9届国会议员,被任命为中央情报部次长,1974年,被任命为建设部长官。金载圭也用行动回报了朴正熙的信任,是朴正熙清除政敌、复兴经济的得力干将,成为其心腹。

但就在金载圭如日中天的时候,危机也随之而来。朴正熙的卫队长车智澈看金载圭受到朴正熙的重用心怀不满,于是经常在朴正熙耳边说金载圭的坏话,并限制金载圭和朴正熙的接触。金载圭和车智澈的关系势同水火,而且金载圭愈发感觉到自己受到朴正熙的冷遇,于是对朴正熙偏信车智澈感到非常不满。

朴正熙也为自己的两个心腹心存芥蒂感到担忧,他想通过一次饭局,让两人当面把心结解开。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带车智澈、秘书和5名警卫人员去金载圭那里吃饭,没想到这次饭局却成了“鸿门宴”。金载圭在席间用手枪向车智澈和朴正熙开枪,两人当场死亡。次日凌晨,金载圭被逮捕。1980年,金载圭被处以绞刑。

朴正熙遇刺是因为没有处理好金载圭和车智澈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酿成惨剧。这个故事情节有点像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例子,两人的悲剧同样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及时处理下属矛盾,最终造成内讧。

领导不好当啊。


石头说历史


刺杀朴正熙是金载圭的个人意志,但凶手涉及(牵连)了12个人。

金载圭是朴正熙的同乡,战友,朴正熙18年前发动军事政变上台的功臣,一直是朴正熙的心腹。案发时担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要职。

(朴正熙生前与女儿朴槿惠合影)

金载圭为何要杀朴正熙?源于他仇恨总统侍从室侍卫长车智澈。这个“看门人”凭借与朴正熙近身的便利,居然成为“大管家”,把朴正熙的其它三大心腹部门中央情报部、陆军参谋部、总统府秘书室不放在眼里,极尽挑拨诽谤之能,而朴正熙偏言偏信,逐渐冷落了金载圭,惹得怒不可遏的他动了杀机。

机会终于来临,10月26日当天,车智澈电话通知金载圭,朴正熙要来情报部官邸与他共进晚餐。金载圭则调度他的手下朴善浩(情报部礼宾处处长)朴兴柱(情报部部长秘书)等10人,部署了这次暗杀行动。

后来结局,朴正熙、车智澈被金载圭亲手杀死,随行的5名总统侍卫四死一重伤,随行的总统府秘书长金桂元幸免于难,他成为了现场目击者。

闻讯赶来的汉城保安司令全斗焕(他也是朴正熙的亲信),得知金载圭杀车智澈时“误杀”了总统朴正熙,不由分说将其逮捕。

韩国军事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金载圭辩解他刺杀朴正熙的动机是为了民主铲除独裁,赢得了韩国社会的积极呼应,还爆发了骚乱,被全斗焕武力镇压并顺势接管了韩国政权。

直接参与暗杀的11人中,金载圭、朴善浩等6人被判绞刑,1人(朴兴柱)被判枪决,目击者金桂元被判终生监禁(后被释放)。


(金载圭受审)

绞死金载圭时,他提了一个请求,不要给他戴上头套,刽子手满足了他。他从容的就死。


谌人


被军事法庭处以绞刑。

朴正熙是前面才被抓的韩国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是韩国第3届、第五届至第九届总统,1917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有个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毕业于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1950年参加朝鲜战争,之后平步青云,仅仅用了10年便成为了韩国第二届副司令。

(朴正熙与他家人)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以政变的方式推翻张勉政权,随即培植特务机构(杀手就来自其组织的特务机构),并规定总统终身制,在韩国进行高压统治,常常对反对他的人进行高压措施。
(朴正熙书法)

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来到情报处的餐厅放松心情被时任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枪杀,朴正熙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他最信任的人总结了自己的生命。


(金载圭作诗)

朴正熙成为韩国历史上你一位死于任上,享受国葬的总统,1980年5月24日金载圭被军事法庭施以绞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