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 ◆ ◆ ◆ ◆

小七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不是导演不是演员只是观众。因为蹭课偶然开始接触话剧,喜欢看戏,也喜欢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的东西。虽然看戏回到学校的时间都很晚了,但她乐此不疲。

也许她曾在剧场与你擦肩而过,也许她与你意见相左,或者正说出了你想说的话。

◆ ◆ ◆ ◆ ◆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小七在戏剧博物馆


她挥着手快步走过来,居酒屋里一串风铃叮当响起,在阴冷的冬天下午荡起了轻快的声音。“Hello木木姐,我是小七。”和我想象中一样,小七同学既有活泼的笑容,又有一点点“丧”。

这似乎不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采访,大学四年级的小七也不能算是戏剧人。她作为观众,就像我们身边任何一个一起看过戏的朋友。爱听李健的歌,最近看《声入人心》开始磕大龙和阿云嘎。会在学校对着论文发愁失眠,也会在考试刚结束的时候和室友一起去看一场话剧放松神经。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小七喝着波子汽水,慢慢说起了她是怎么开始接触和喜欢话剧的。

“大一的时候,每周都坐地铁去北大蹭中文系的课。其中一门课是孔庆东老师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有一次孔老师讲了话剧,讲了曹禺的三部曲、老舍的《四世同堂》等等。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日出》和《一只马蜂》。然后在百度搜索丁西林,出来的第一个链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点进去看了看发现刚演完三天(懊悔脸)。然后我就在人艺的官网逛了逛,决定必须要看一场戏。最近演出的就是《樱桃园》。”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小七喜欢的青年演员雷佳


说到这里其实我有点惊讶,因为《樱桃园》大众接受度并不高。但是小七说:“看完后的我一直在想,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么让人喜欢的艺术形式?那真是‘凝固的瞬间’组成了全剧的感觉。”其实作为观众,很难完全客观地评价一个戏好或者不好。比较合理的说法大概是喜欢与不喜欢。小七不仅喜欢《樱桃园》,而且饰演大学生的青年演员雷佳也成了她最喜欢的话剧演员。她收起了刚刚有点严肃的表情,笑着说,等着你们采访雷老师呐。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日出》剧本朗读会后交流


问到印象深刻的事情,小七说起了一次剧本朗读活动。去年三月,人艺照常组织了的剧本朗读会,那是小七很喜欢的作品《日出》。在朗读结束之后的互动环节,有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说,女儿特别喜欢戏剧。之前在人艺看过一个戏的最后一幕是把所有剧本撕碎扔掉,女儿就在台下把碎片的都捡起来带回家粘好了收藏。而这次朗读会结束之后,演员连旭东把剧本送给了这位小观众。演员与观众之间流动的人情味让小七记忆犹新,她留下了当时拍的照片,小孩子开心地拿着剧本,和家长一起走出大门。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拿到《日出》剧本的小姑娘


当然了,后来小七还是看到了自己最初想看的 《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我最喜欢的还是轻轻松松的短篇幽默。况且丁西林真的太妙了。给观众会心一笑的高级幽默感。那年暑假看戏,胖胖的导演班赞老师在剧场里晃来晃去,随观众一起退场后走到首都剧场门口,骑着他的小电驴在夏夜里回家了。”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看过正式演出的戏,也看过剧本朗读会的小七说:“演员和观众,有时候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剧院不仅要培养演员,还得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观众。”比起在别的剧院看过的戏,比如蜂巢剧场啦,国家大剧院啦,人大如论啦等等,小七的体验是,人艺两个剧场确实是演着最合自己口味的戏,同时观众们整体也是最认真看戏的。再加上免费的博物馆、信息量巨大的公益讲座、直接与演员互动的剧本朗读会、学生公益场话剧……人艺成功地锁住了小七这位观众。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之所以与话剧结缘,除了孔庆东老师的课程,小七还接连读了很多经典剧本。所以,是什么支撑这份喜爱呢?那些蹭过的课、看过的书,沉浸在戏中的每一次落泪和嘴角上扬,都让你在那个看似虚幻的世界中,获得了真实的感动。

在北京上学,对小七而言最独特的意义就是认识了话剧,有了一个很固定的爱好。她喜爱的歌手李健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用生活中的小恩小惠去消解负面情绪。小七舀起一小勺她最爱的土豆泥:“每次走在去剧院的路上,我就感觉,哪怕以后我不再狂热地想看戏了,路尽头的剧院也依然可以带来安慰。”大概话剧对于我们就是这样——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就像绵软可口的土豆泥,温柔地裹住你。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新的一年开始了,一切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同,遇上水逆的话心态还是很容易崩。不过当你面前坐着一位从未见面却好像久别重逢的朋友,感觉在雾霾的后面,还是透出了点点星光。

不知道屏幕对面的你,最近一次和朋友交心聊天是什么时候呢?

这位同学,你怎么总是这么晚?

木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