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完成300口山塘清淤

冷水江市完成300口山塘清淤

2018年到2020年,冷水江要完成900口山塘清淤任務。

紅網時刻4月19日訊(通訊員 黃武芝 李寧)4月16日,筆者在冷水江市鐸山、渣渡、金竹山等鄉鎮,看到一口口山塘清澈透亮,暢通無阻,潤澤良田;一座座塘堤堅固耐用。

民生為上,治水為要。2018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新農村,統籌治理山水林天湖草系統治理,開展河湖水系連通和農村河塘清淤整治。2018年至2019年,婁底市委、市政府連續兩年將“全面實施山塘清淤行動”列入關心群眾切身利益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山塘清淤成為農業所盼、農村所需、農民所求、事關民生和農村生態修復的頭等大事。

為切實做好這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民生實事,2018年11月8日,冷水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曾伯怡主持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冷水江市水功能區劃》和《冷水江市三年(2018一2020)山塘清淤行動工作方案》,明確提出2018年至2020年,要完成900口山塘清淤任務。在推進山塘清淤行動過程中,冷水江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村組實施、鄉鎮統籌、縣級負責、市級考核”的原則,按照“因地制宜、整村推進、建管並重、生態治理”的要求,全面實現“小水源、微田園”的目標。明確清淤任務後,冷水江市水利局迅速落實,層層推進,統籌謀劃山塘清淤各項工作。為統籌治理好山塘,冷水江市水利局在前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全市各鄉鎮的村中村邊(房前屋後)的山塘水庫進行造冊登記,並搶抓有利時機,投入資金300餘萬元,從2018年11月開始在禾青鎮、鐸山鎮、錫礦山街道等10個鄉鎮街道整鄉推進山塘清淤工作。為了推動山塘清淤工作,冷水江市委副書記陳創業、副市長伍龍光等領導多次深入渣渡、鐸山等地督查山塘清淤開展情況,明確要求加快進度,保質保量完成山塘清淤任務,達到塘容、水清、環境優美標準。

截至目前,冷水江市水利局已完成鐸山、渣渡、金竹山等10個鄉鎮`105個村居的山塘清淤擴容,累計清淤量達 21萬 立方米,新增蓄水 32 萬立方米,改善恢復灌溉面積 5700 多畝,不僅有效增強了農村山塘防汛抗旱能力,更美化了農村生態環境,為助推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冷水江已全面完成第一階段300口山塘清淤任務,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認可。

金竹山鎮資江村一位村民欣喜地告訴筆者:“經過清淤, 水塘的臭味消失了、 水質也變好了、 看著舒服多了。”

下一步,冷水江市水利局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整合項目資金,嚴格督查考核,深入推進冷水江市三年山塘清淤行動工作方案,繼續做好600口山塘清淤擴容任務,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水平上造福於民,助力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