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歐美同學會交大醫學院分會會長寧光:不斷進取捨我其誰

前不久,上海歐美同學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會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當選為首任會長。瑞金醫院門診5樓內分泌診治區,在以鮮豔的橙色為標誌色的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任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所長的寧光,一邊檢查工作,一邊用謙和、嚴謹、樸素的語言接受我們的採訪。

寧光院士長期致力於內分泌代謝病的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曾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遺傳性內分泌病的3類10種分類方法,並建立完善的診治方案,被譽為“追逐醫源的醫生”和“為遺傳性內分泌病編寫家譜的醫生”;在《Science》《JAMA》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四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以色列糖尿病聯盟終身成就獎”“美國內分泌醫師協會國際內分泌醫師獎”;組織制定多部臨床路徑與指南共識……

“這些只是過去的階段性總結。”寧光院士說。三十多年,有多少至高獎項和榮譽,被他束之高閣。在他看來,無論是循證醫學、轉化醫學、精準醫學,還是智慧醫療或大數據醫療,醫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始終是科學研究,即揭示生命本質的基礎醫學研究和解決人類健康問題的臨床研究。必須建立基礎與臨床研究相互對應的組織框架,以創新的思路不斷突破,從而開創醫學研究的新局面。

“我首先是個醫生。”這是寧光院士接受採訪時再三強調的一句話。然而,在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的同事們眼裡,他卻工夫了得。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蘇頲為回憶說,總查房時,寧主任經常能捉住一些特殊病例。有一次,有位腎上腺增生的患者收在病房,當時檢查後並沒有發現非常明顯的異常。由於患者年齡比較大,有高血壓,在基本檢查沒有發現特殊異常後,就準備讓患者出院隨訪了。寧主任聽取臨床彙報後,便跟患者聊上了,詢問有沒有孩子,有沒有結婚?當他得知患者沒有婚育時,馬上告訴我這個病人可能是一個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的患者。

“當時,我就懵了,我從來沒有從這方面診斷過。寧主任還笑著和我打了賭。”蘇頲為醫師說,其實,寧主任早就在思考腎上腺激素測定的問題了。最後,基因檢測提示,患者是一個21羥化酶缺陷的病人。

在從事臨床繁忙工作的同時,還能沉下心做研究並非易事,寧光院士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又是如何帶領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在國內乃至國際上享有盛譽的?他說:“我們需要全國內分泌學界去總結一些經驗,然後再把這些經驗昇華成理論,再把理論轉變成別人可接受的臨床實踐,這樣的話,中國的內分泌學科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寧光認為,隨著臨床規模的擴展,以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力和時間成本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重塑架構、提高效率是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必須要做的。他認為,首先需對團隊人員結構進行調整,形成研究型醫師——以臨床為主兼顧臨床研究;臨床型科學家——以研究為主兼顧臨床工作;基礎研究科學家——全身心從事科學研究。同時配以兼職的統計學家和技術人員,繼而以亞學科為單位,形成臨床和研究夥伴團隊,即以研究型醫師為領導的臨床型科學家、統計學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臨床研究小組,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寧光院士看來,要打造一門引領國內乃至世界水平的學科,傳承當然是不言而喻的,用他平實樸素的語言講就是:“以前老師對我是如此,我也如此對待團隊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