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海一学生与母亲拌嘴过后跳桥轻生,你怎么看?

相安丽


首先要对此事表示深深的遗憾和无比的同情,也希望其他网友不要对妈妈进行任何德道层面的指责,毕竟,她作为母亲,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丧子之痛带来的悔恨和悲伤,想必会一直伴随着她,想想都会非常的伤感。


其次说简单说两点:

1、孩子在教育过程中,一定一定要注意培养他的挫折教育,不管是学业上的、生活上的,包括未来感情上的、婚姻上的、事业上的,人生旅途长路漫漫,各种挫折随时会扑到我们身上来,如果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稍微有点不顺心、解决不了的事情,就退缩、回避,甚至通过极端方式去逃避,实在不是一件很明智的方式;

2、我们做家长的,很多时候不能老是找孩子的原因,什么意思,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孩子跟其他小孩子发生争执,很多家长处于面子也好,处于本心也好,很喜欢先冲孩子发飙,不管对错,首先找自身的问题,这种做法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对的地方是可以让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对的地方就是容易让孩子感到受了委屈,“明明是对方的错,为什么要说我”——这种委屈在于,让他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继而对这个社会产生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


综上,应该反思的,还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


果郡王的理想国


我在想是在怎样的一种情绪下,一个花季少年纵身一跃将自己坠入深深的黑暗之中不复回来,留下了身后亲人痛苦的悔恨和自己短暂的的生命历程。每个人都有过十七八岁花季的年龄,那么美丽年级怎舍得让它就此戛然而止,虽然说什么花季啊什么青春啊终将都会逝去的,但至少拥有一个即便是最烂的花季也比没有强吧。诚然,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不顺利,有些人的十七岁,可能快乐得不要不要的,物质精神各种满足,有些人的十七岁却是愁云密布,连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不一定会得到满足,更别说精神上的关爱和理解,更甚至于有时候连至亲的人都会伤害我们,但我想说不管怎样度过,就是有再大的伤害,再大的误解,都不足以放弃生命,要知道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让每个人都对我们坚起大拇指,也不可能让见到我们的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对很多人无法掌控的事物,尽力就好,不必太在意结果,生命的这个过程中,有人会鼓励你,有人会帮助你当然也会有人打击你阻止你,找个梦想给自己,让它去对抗那些误解,那些迷茫,那些痛苦挣扎,既然这个过程躲不过甩不掉,那就面对它与它抗争对抗它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少年们,加油吧!


小另二


从这样的事件当中,让我们要更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从小教育的方向到底对不对,首先是德行,性格,行为等引导,让他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说点心理学的事儿


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蹭热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