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男孩跳桥自杀的悲惨痛心事件,背后有什么值得深刻反思的?

棉麻文艺范穿搭


在2019年4月17号晚上十点的时候,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高中生突然下车跳桥,一个年仅17岁的生命转瞬即逝。

然而高中生自杀的原因让人痛惜,那名高中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被叫了家长,妈妈去了学校然后带他回家,妈妈在路上不停地责骂,甚中途把车停在桥中间,课件当时妈妈也失去了理性,而少年忍受不了母亲的责骂,打开车门,跳下桥去。

新闻被报道后,很多网友认为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差,遇到一点挫折就作出如此过激的行为,也有人说家长从小娇惯孩子,导致了孩子现在的冲动。

逝者已去,追究对错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可想而知那位母亲的将来伴随一生的痛苦与自责。我们惋惜年轻生命的离去。更要警惕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可见不是同学间的小矛盾,不然学校也不会通知家长。这时候家长要做的一定不是责骂,我见过太多的家长听说自己的孩子打架了,见面后二话不说先打一顿,然后说“不管怎样,打架就是不对,这是让孩子长记性!”

然而那名17岁少年之所以会选择那么极端的方式,很明显是感觉自己受了委屈,就连自己认为最亲的母亲,也只有责骂而不是理解和沟通。

所以对的处理方式是什么?首先要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去引导他表达他讲述事件的经过,然后倾听他的看法,注意,这里不是回顾事件去判断谁对谁错,只是通过引导,让孩子将积压在心里的情绪表达出来,然后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妈妈都是爱你的,这样孩子会感觉到安全感,会认为世界还是有人与自己站在一起,而不是被这个世界孤立。

同时这位母亲在桥上停车就为了训斥儿子,可见当时这位母亲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的。人的脑前额叶负责控制人的情绪,每个人发育的都有所不同,所以有时候会本能的发脾气,而且在生理上是做不到理性的,根本控制不住。这时候怎么办呢?要建立一个情绪缓冲期,比如在回家之后,先疏导孩子的情绪,然后高速孩子:“我们两天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样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都有了一个冷静期,两个人都能冷静下来理性沟通,或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了。

有人说自杀是既懦弱又勇敢的一件事,这个孩子宁愿面对死亡,也不愿意面对学校与母亲的责骂,真是这样吗?这只是扭曲了的“懦弱”和“勇敢”。只是没有人告诉这个孩子生命的珍贵,孩子也没学会对生命的敬畏。

总之我们不要再责怪这个母亲,也不要再批斗这个孩子了。希望我们每个家长在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教会孩子“爱的能力”,知道如何爱别人,也知道怎样爱自己,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郑淑丽正面管教


我反复看了孩子跳桥的视频,特别心痛。我在培训机构工作过8年,接触过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学生,我想就我对孩子的了解写一些想法。

1.家长不应该在车上教育孩子

我平时开车都是聚精会神,深怕一不留神就出事。而视频中母亲停车,她应该在车上跟孩子起了争执,具体我们不知道,但是孩子肯定受了刺激,然后冲下车,义无反顾轻生了。也许孩子真的叛逆了,让妈妈很生气,但是无论如何,在车上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哪怕双方都不要说话,等到家再说。毕竟把车停桥上,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事。

2.被老师找家长要控制好脾气

因为跟大量的孩子接触,我发现不管成绩多差的孩子,只要我们跟他好好说话,他也会很可爱。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渴望自己优秀,被人爱,被理解。所以,如果家长被学校老师找,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向孩子了解清楚来龙去脉。把事情了解清楚了,如果确实是孩子做得不对,也要问清楚动机。孩子的行动肯定是有理由的,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干一件事。不过,就算教育也要和气一点哦。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3.平时跟孩子多沟通

孩子的青春期会叛逆其实非常正常,但是据我观察,平时跟孩子当朋友一样相处的家庭,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并不是很明显,不管性格还是成绩都说得过去。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在青春期跟自己对着干,家长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忙工作忽略了跟孩子的沟通?如果是,就要赶紧弥补哦。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每个人都是从孩子变成大人的,其实每个大人都可以尝试去理解孩子。孩子一出生就是白纸,变成什么样,大多数由环境决定。我看评论中有说现在孩子脆弱,也有说母亲不好,其实说太多都不能挽回这次的悲剧。只希望我们作为家长能多学习,多理解吧。


汐莳心情


17岁,我在17岁的时候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人在低落或者冲动的时候,都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如果让你真的去死,真的需要勇气,除非,压根就不知道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死了,我的父母怎么办?我的亲人怎么办?我的朋友怎么办?而这些,正是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就选择轻生的问题,他们根本不知道死带来的后果,只是被眼前的事和情所困住在自我的世界里!

第一,过分自我就是最大的问题,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自己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就不计后果。

第二,自我还会产生不忍让,不忍让就会激化矛盾,矛盾的加深就是带来恶性的后果。

第三,家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家长是否教过孩子,如何正确认识自我,该怎么对待父母。

孩子跳下去的那一刻,作为母亲亲眼看到,后悔当初不应该和孩子在车里争执,不应该责怪孩子的错误,但是还有什么意思,对和错在生命面前还有必要争执么?

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就简单几个做法,不论事大事小,保持心态冷静,不要让矛盾激化,在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不要把简单问题,让自己的无知,变成一个不可逆转的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