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直管控著孩子怎麼辦?

理想主義213719967



我來分享一下,這裡重點說的是管控。但願我們知道管控有好有壞,有積極的一面,有消極的一面。管控積極的一面表現在,父母能夠把心關注在孩子身上,管控的消極一面表現在,過度的管控孩子,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學習生活,孩子變成沒有自己的思想,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應對生活的能力就非常差。當然隨著孩子的長大,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就容易出現兩種情況。第1種情況就是叛逆,我完全反對父母。第2種情況孩子會出現內攻擊,就是我們常說的會出現各種神經症。

我對父母的建議是,一個人要學會相信孩子,很多父母都存在這樣的心理。我的孩子不管就會學壞,我的孩子不管學習就會下降,我的孩子不管,就會拖拉。當父母形成這樣的思想時,這樣的父母就更難放手,因為放手意味著孩子變壞。我只有把孩子緊緊攥在手裡,孩子才不會出問題。這樣的家庭都是父母累孩子也累,互相抱怨,所以越管教家庭的孩子,孩子長大後會離父母越遠,因為內心極度討厭,所以只有離開父母,自己才覺得自由,自己才能覺得透過氣來。

還有一種當父母管控過度對於那些比較軟弱的孩子,他們和父母的關係變成管控和依賴的關係,我們生活中看到很多大學畢業找不了工作,在家啃老的人。多數都是這種關係長大的孩子,互相嫌棄又互相依賴,誰也離不開誰。

人類很少思考,看過1000遍的故事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就不會有切膚之痛。直到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像昨天上海跳橋事件的母子,這一事件能警醒父母三天。最多一個星期,然後父母又會回到過去的老路,一個人很少跳出自己的思維模式,因為人們認可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因為這種思維模式是自己經歷過來的,無論好壞,他都習慣了。不習慣的東西他才不安全,儘管不習慣的東西可能是好,但對於父母來說是沒有安全感。

所以父母管控的背後是沒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人才去管控孩子,因為他們內心是焦慮和恐懼的,所以解決問題一定要解決自己背後的安全感的問題,解決背後的焦慮和恐懼,否則管控就不可能停止。

很多人說對管控的父母,你要跟他講道理,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孩子跟父母講道理,父母的道理一大堆,直到把你聽煩為止。有的時候,只有孩子急了發脾氣了,父母才會放手,可是之後父母還是我行我素。每一件事孩子都得去爭取,慢慢孩子內心就會比較累,與其這樣我就不說了。我諮詢中遇到很多這樣的孩子,我不能每次都和我爸我媽說,因為說完之後他們還是這個樣子,我已經說累了,說夠了。所以這樣的父母家的孩子,多數會出現自殘自虐等傾向,還會伴隨著各種神經症。

父母不放手,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我諮詢總說父母先做諮詢,父母先改變自己,否則很多父母內心還是孩子,自己內心還如此脆弱,不堪一擊。怎麼能給孩子看呢?所以還是父母先改變自己,做一個覺醒的父母。否則孩子大了還可以叛逆,孩子小的時候只能無能為力,然後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最後父母就是給孩子吃藥。即使有的父母知道自己出了問題,也很少願意改變自己,因為不知道怎麼改變自己,好像怎麼做都不對,所以能夠耐下心來做心理諮詢,或者說看書的父母才能改變自己的性格,最後才能幫助到自己幫助到孩子。


三清心理感悟



個人覺得,父母管控孩子,要兩方面看。其一,孩子有成長髮展的自然規律,也有追求自主、自由和自立的權力,如果父母一味在這些方面限制和嚴苛,就等於拿父母認為的去要求孩子,孩子沒辦法有自己的思想,這樣一定是不好的。其二,父母本身有監護責任,如果全然放任孩子,那是不負責任,在安全問題、健康問題、社會規範、道德等方面,父母仍然需要管和控孩子的。走上歧途的孩子通常有兩類:一類是心理有很多負面因素,源於父母給予的各種壓力;而另一類則是過於叛逆,沒有規矩和原則,自由放任慣了,尤其是留守兒童比較多。


所以,關於“父母一直管控孩子怎麼辦?” 我認為,有兩個關鍵點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1、哪些管控哪些不管?

<strong>

管控的部分:身體健康,自身安全,食品安全,習慣養成,道德品質,社會規範等。

不管控的部分:孩子感興趣的事,敏感期,成長關鍵期,孩子心理發展的需求等。


2、怎麼管控孩子願意聽?

很多時候,孩子也知道有些事情不可做,但為什麼是覺得父母管呢?主要還是父母在什麼事情上都管,而且嘮叨,強迫,造成孩子牴觸情緒特別強烈,甚至父母管的對的,孩子也不願意聽。所以,父母除了調整自己管的太多、沒有章法的問題外,其實是需要參加學習,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成長髮展、以及正面的溝通方式的。怎麼和孩子說,能夠幫助孩子更積極的去面對問題,對抗惰性,成就孩子,而不是像以往那樣,讓孩子有很多不爽在心理,於是有一種就想對抗、氣死你的衝動。建議父母有機會學習一下正面管教,會在溝通層面,與孩子有更多的融洽。其實孩子何嘗不希望自己與父母之間,像朋友、兄弟一樣的無話不談,可是經常的,他們是不敢說不敢談,因為還沒說完,就已經被父母臆斷了。


3、不管控的如何規避風險?

雖然的些是正常孩子成長規律,我們不需要管控,但也可注意適度。比如孩子沒學過自行車,看到別人會,就想學。父母如果完全放任,給你買了自行車自己學去吧,那孩子受挫的可能性很大,結果滿心的歡喜變成了氣餒,再也不騎了。技能沒練上,還讓雙方都覺得,孩子能力有限。這時候父母就需要界入,算不得管,但要有效引導。可是如果親子關係一直是衝突的,那麼父母即使是想引導,也很容易讓孩子一肚子氣,因為控制慾太強,或者標準太高,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所以事實上,還是溝通問題。


再比如,孩子對學習沒有太大興趣,或者有氣餒之心,不願意去學某一學科。這時候父母要是像以往,硬逼著學,那孩子更害怕學習了。本來一重壓力來自於學習就已經很讓人憋氣了,這時候沒有人安慰和支持,還又來一層壓力,誰都會喘不上氣想逃開。父母這時候的管,當然不能放任孩子不學就不學了,但是,父母要想辦法支持和幫助孩子度過他自己的難關,如果他是沒學明白,就幫他學明白建立自信心,如果是他沒興趣,就從其它角度來幫助他建立興趣。總之,強壓式的管控,完全不考慮孩子心理對愛、對支持鼓勵、對歸屬感價值感、對尊重、安全感的需求,就很容易把孩子推向負面的極端。


4、如果你是孩子,怎麼改變父母?

<strong>父母太強勢,經常令孩子無能為力。但並不是不可以改變的。人心都是情感所累積的。孩子們其實用情感直接表達,要比直接對抗,或者和父母爭辯、講道理,要更容易讓父母發現問題,併發生改變。比如,當作業壓力太大了,請不要直接說“我不想寫”,可以說“我們學校體育課今天跑了2000米,我想休息20分鐘,然後我就馬上寫作業“。注意:其一,要先說明自己的感受和情緒狀況,其二,如果是涉及到必須做的事情,一定要明確什麼時間做,少說”一會兒“,不然父母仍然容易緊張,擔心孩子不自律。其三,多做出一些能體現自己自律性的事情,增加父母信任。比如可以自己設置鬧鐘,並告訴父母自己打算按照鬧鈴來執行計劃,當然,門鈴響時, 一定要遵守承諾,這樣父母才會越來越放心。


當然溝通技巧還有很多,一口吃一個胖子不行。我們一步一步來,先從表達感受和明確時間開始,讓父母先有一個管控上的改變。再進行下一步吧。望採納。謝謝。


Ada正面管教因材施教


父母一直管控著孩子,該怎麼辦?

看題主的意思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講的!很明顯不滿意父母的管控了!

父母適當管控是沒問題的,如果一直管控就錯了!這是我的論點!

孩子小時候,需要行為的規範,思想和興趣的適當引導,適當的管控很有必要!比如貪玩,不認真完成作業,過分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等!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了,知識在覺醒,就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過分管控就會讓孩子失去自我,過分依賴,缺乏自信!

孩子成年了,還被父母管控就太過家長制了!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父母眼裡不夠優秀,不放心孩子所做所為,這樣的父母大多認為孩子不如自己,對孩子就不自覺地管控起來!的確,有許多孩子不如父母的,這是改變不了的,這與後天努力已經沒有關係了,還不如放飛自己的孩子,只要孩子開心,能自食其力就行!

還有就是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小寶貝!這樣的父母不是在愛孩子,是在毀孩子!孩子總是要融入社會的,在社會上是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疼愛你的孩子的!放飛,獨立,自立!才是最重要!

父母一直管控孩子,就與父母好好談談,因為每個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因為愛!

溝通,理解,不要冷戰和逆反!

希望大家共同討論!謝謝!


飛龍林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知道如何做一個好的父母。父母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從錯誤中吸取經驗。父母也有做錯的時候,比如把不當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比如因為其他的事情而把怒氣轉投到孩子身上,從而打罵、呵斥、冷言冷語等方式對待孩子。過後,父母會自責,這種自責就是轉變為做成一個好的父母的開始。

父母管控著孩子,是在跟孩子進行權力的鬥爭。在家庭生活中,這樣的父母認為他們做為家長,在家裡就有說一不二的權利,這種權利不允許孩子侵犯。一旦孩子有反抗的意識,父母就會認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就會用更惡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這樣做不僅僅讓自己陷入這種憤怒的情緒中,從而會因起孩子的反感,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當發生讓你條件反射的“壞事情”時,先在自己心裡默唸20下,唸完後,用理智去看待問題。孩子在這件事情中犯的錯誤很嚴重嗎?有沒有補救的可能?我發火之後會對整件事情有改善還是隻是因為我很生氣需要發洩自己的憤怒?如果我不發怒,孩子能從中學到什麼新東西嗎?

當然,很多父母不會一下子就完全自如的做到這些,那麼,哪怕是幾秒鐘的停頓,也是你一種進步的表現。從幾秒開始,時間慢慢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不僅是對自我的修煉,也是孩子從你身上學到的最直接的一種處理問題的方法。

跳出那個與孩子的權利之爭,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有時候你退一步,孩子也會學著退回去。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使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婦好


父母管控孩子要學會適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程度的管控。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關愛與管控是兩碼事。太過於嚴厲的管控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壓力。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的喜好,正確認識孩子的優點與不足。管控孩子的同時要學會理解孩子。管控首先處理好親子關係,其次掌握管控程度。過分的管控會適得其反,該讓孩子成長的時候就要學會放手,以一位好朋友身份去引導孩子,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客觀的心裡認知。


優秀哈哈姐


蝴蝶效應,墨菲定律,都已經有非常多的前車之鑑,最好的管控不是去管控,而是傾聽,把自己作為孩子的朋友,去交心去傾聽,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其次自己也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給孩子樹立榜樣以及三觀,潛移默化,孩子自然而然的自律自強自立。


蔣程進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啟蒙老師 !嚴師出高徒 ,想只能心裡想 !


重生\n


如果什麼都需要依靠父母。不能獨立。夠你就得乖乖的聽話。不然,你想咋樣?


樹葉157895981


掌控得越多失去的越多


楊不仔


五歲以前我以為我可以掌控孩子,五歲以後他不喜歡我了,要改變方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